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德军 《科技信息》2011,(25):412-412,416
本文根据九寨沟县香石梁滑坡的滑坡变形特征以及滑体、滑带土的物质组成,采用现场调查及室内岩土试验资料分析,选取典型剖面,结合反演分析及工程类比等资料对滑坡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最终计算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稳定系数接近临界值,有整体下滑的趋势。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红层软岩分布广泛,其出露总面积约46×104km2,占国土面积的近5%。但由于红层软岩成岩程度差、岩体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弱、水敏感性强,在各种地质营力的作用下,岩体完整性易被破坏,岩层层面结构强度易被软化形成滑动面,进而形成红层软岩顺层滑坡。论文以明珠花园9号楼东侧滑坡为例,详细研究了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其稳定状态。研究认为明珠花园9号楼滑坡在自重和地震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雨水是滑坡形成的最重要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积石峡水电站坝后Ⅰ号滑坡在微地貌、坡体物质和坡体结构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平面分区性和剖面分层性.多种极限平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当前该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不同区和不同层的稳定状态不同。根据该水电站的工程特点和泄洪方案,估算了泄洪雾雨的作用范围.用FEM方法计算了雾雨入渗条件下该滑坡体内的渗流场特征,进而采用多种极限平衡方法评价雾雨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并就雾雨强度和上升高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滑坡处于稳定状态,但未来泄洪雾雨条件下雾雨使稳定性下降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不同高程位置和不同层对雾雨的强度和上升高度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雅安境内某国道滑坡为例,在探明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采用折线滑动法(传递系数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和地震力作用下,滑坡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条件下为不稳定状态,即滑移状态,并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安宁区凤凰山上洼子滑坡是近期首次发生在新生界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且在人类工程活动下直接诱发的特大型滑坡.在野外调查勘察、钻孔及室内土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对上洼子滑坡的形成条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上洼子滑坡体是一处典型的黄土泥岩切层滑坡,属推移式牵引混合滑坡;上洼子滑坡体在天然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状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加速度为0.2 g时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失稳下滑.通过对滑坡发生条件的研究,以期对西部其他此类地层条件下的工程活动,特别是北环路建设过程中其他地段的开挖及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某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一个滑坡多发区,滑坡的发生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介绍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工程地质概况,分析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监测变形特征.运用Geo-Slope软件,考虑该滑坡的实际受力和三峡水库库水位的变动,对不同工况下的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该滑坡在工况2条件下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其他工况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有可能发生整体失稳,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茨哈峡水电站Ⅳ滑坡位于下坝址左岸,给下坝址的选择及工程布置带来严重影响.通过阐述滑坡区地质背景及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在对滑带土参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滑坡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其他条件下处于极限稳定或失稳状态,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摩擦系数,其次是内聚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较全面地论述了所研究的滑坡体的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通过定量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综合判定滑坡体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不利状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依托,对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降雨入渗和灌溉是滑坡最主要的滑动原因.对地震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采用了强度折减法和简化毕肖普法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采取工程加固措施整治前,在地震作用下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进行整治,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排水和抗滑桩的整治方案,并计算得出在地震作用下整治后的滑坡安全稳定系数大于设计值.研究结论可为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 要:文章根据形成古滑坡体的地质依据及其地质特征,对该滑坡体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在本身自重作用下逐渐弯曲—拉裂而形成的结论,并获取了计算滑坡稳定性的模型;同时对滑坡体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该滑坡体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处于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贵州省印江县罗场中学滑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有利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条件,大气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该滑坡分为已滑动和潜在滑动两部分,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潜在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及剩余下滑推力。分析表明,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或暂时稳定状态,在暴雨情况下处于欠稳定或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处于不稳定或局部稳定状态。根据保护对象和滑坡的特点,建议采取分区分段治理,治理方案包含截流排水、抗滑支挡、削坡锚固及爆破卸荷等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以定量的方法较准确地评价受极震影响后滑坡的稳定性,以汶川县威州镇沙沙地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试验、反演分析及工程类比取得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定量分析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再利用Geo-slope静力和动力有限元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验证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计算的正确性。由2种方法同时得出最危险滑面的稳定性系数在天然状态下均>1.15,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均为1.00~1.05,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状态下均为1.05~1.15,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宁市张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充分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极限平衡法和Midas/GT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机理、发展过程和剪出口位置,定量评价了该滑坡在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三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并将两种方法计算的稳定系数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和Midas/GTS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张家湾滑坡共发生四期分级滑动,形成三级阶梯状平台,并发育四处剪出口,上中下三处剪出口趋势明显.张家湾滑坡目前处于整体稳定状态.其中,第一期滑坡处于稳定状态;第二期滑坡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第三期和第四期滑体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而第四期正处于滑动期.张家湾滑坡总体发展变化趋势为整体上已从滑动阶段发展为压密-稳定阶段,在降雨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恶化,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因此有必要进行加固防护.  相似文献   

14.
以大型堆积层滑坡侵蚀-帕隆藏布滑坡侵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帕隆藏布滑坡侵蚀的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征后建立了地质模型,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反演计算等方法,选取了有限元计算的滑床、滑坡侵蚀体、滑带土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帕隆藏布滑坡侵蚀滑坡面上产生了主应力、剪应力的集中、分异现象,说明帕隆藏布滑坡侵蚀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有暴雨、地震和洪水等触发因素,还会导致其再次滑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牵引式中型中层滑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地调查,对其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堆积体的复活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综合判定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持续暴雨等不利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抗滑桩+地表截排水+专项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对该复活体进行治理,同时为同类堆积体复活机制的分析和工程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锐鹏  张宁晓  魏中凯 《河南科学》2022,(11):1802-1810
为准确评价黄土滑坡的稳定性,以张沟滑坡为工程背景,先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利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目前的稳定性系数,并以其划分滑坡目前的稳定状态;再基于滑坡变形数据,构建了顾及变形数据混沌特征识别的变形预测模型,并利用变形预测结果来判断滑坡稳定性的发展特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张沟滑坡具有显著变形迹象,现状稳定性相对较差,稳定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部差异,在不利工况条件下,多处于不稳定状态,失稳风险较大;同时,滑坡后续增加速率相对略大,且无显著收敛趋势,因此,张沟滑坡稳定性将会进一步降低.通过上述研究,为黄土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类似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土滑坡在中国西北地区广泛发育,隐蔽性深、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是其典型的特点,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制约着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开展滑坡稳定性评价对于黄土脆弱区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防灾减灾规划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以苦水镇大路村1社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调查、钻探、浅井勘探等多种手段,查明滑坡的形态、发育、变形等基本特征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稳定性状态,并圈定其危险区域。结果显示,大路村1社滑坡存在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两种状态,其中在自重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但当在自重和地震叠加、自重和暴雨饱和叠加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失稳下滑。滑坡一旦失稳,其覆盖范围将介于0.004~0.007 km2,这可能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危害程度较大。研究结果丰富了新时期黄土滑坡灾害形成机理,为永登县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山区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而滑坡体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发生的蠕动变形将严重威胁到桥梁的结构安全和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以安徽省某高速公路桥墩处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的研究手段,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条件以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滑坡理论计算分析,论证了该滑坡的稳定性。根据滑坡的特点,提出"支挡防护+防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固后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加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对类似滑坡工程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兰草滑坡地质环境及滑坡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区地质背景条件,滑坡规模、性质、成因机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得出兰草滑坡在暴雨、地震等状态下稳定性极差,在自然条件处于暂时稳定状态的结论;该结论可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古滑坡复活的工程地质要素分析,建立古滑坡复活成因机制评价基本思路。以甘肃罗峪沟古滑坡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手段,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罗裕沟古滑坡的成因机制,其孕灾模式如下:坡体前缘开挖,形成高陡临空面→后缘拉应力集中,加剧裂隙节理扩张→强降雨水入渗,导致土体自重速增→触发古滑坡失稳。同时,利用雪橇模型对古滑坡的动力学特征进行计算,滑体的运动速度最大达到11. 56 m/s。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计算得到其在自重+地表荷载和自重+地表荷载+暴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位移图、应力应变等灾害特征,这些研究可为西北地区类似古滑坡的防灾减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