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靖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211-21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语言运用魅力四射,书中的妙语连珠令读者拍案叫绝。通过对《围城》的分析发现,小说中无锡方言的使用是一大特色,作者在语法的运用上对西洋语法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小说自始至终都穿插着讽刺的喜剧情调,手法别具一格。书中讲述的是一些非常严肃的内容,但是钱先生却偏要用幽默、辛辣、机智的文风来表现严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开拓了汉语的运用边界。  相似文献   

2.
王娟 《科技信息》2008,(15):188-188
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它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活用词语用、文言文词语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二、运用活用词语进行讽刺;三、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讽刺小说讽刺范围明确而狭窄,而《围城》的讽刺之光则无所不在,可以说是不放过任何人、事、物,构成了丰富博大的讽刺世界。同时,《围城》集讽刺作家所采用的各种技法于一身,讽刺技法丰富多彩,不仅与幽默、喜剧合流,还运用锐利、俏皮的语言,道出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哲理,呈现出机智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围城》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是其审美品格的重要载体,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无处不在的讽刺笔触是值得读者仔细玩味的作品的魅力所在,是《围城》在审美品格方面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的《围城》以其诙谐的艺术风格和幽默的语言特色著称于世,其中新颖奇特的隐喻更是这部小说拥有重大吸引力的原因。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理论,从陌生化的角度研究《围城》隐喻的翻译。指出隐喻陌生化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学者、作家双肩挑的钱钟书1945~1946年所作长篇小说《围城》,刻画了一大批曾在欧美云游镀金的真假洋博士,以及一些浪迹于高等学府的新儒生等,主要通过婚姻人生之城的攻城与突围反映生命的孤独失望与无奈.这部作品之所以享誉海内外,令人钟情着迷,除其精心拍摄了历史画面外,主要的恐怕便是其遍体洋溢的幽默风度.幽默是对人生的一种趣味性理解观照,它是作者作品通过描述的奇巧寓意或事物本身的奇巧寓意引起受众的会心微笑.奇巧幽默是浅层次的,它借调侃使创作有趣,寓意幽默是深层次的,它借讽刺使创作有趣又有力.《围城》里既有那种请您一  相似文献   

7.
《围城》作为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个语言艺术的高峰,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广泛地加以了研究,这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本文从成语的省用、成语的换用、成语的常用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围城》在成语运用方面所达到别出新截、妙趣横生、意味百出的效果,从而进一步透视出《围城》璀粲的语音所表现出的讽刺、幽默、风趣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围城》是一部具有杰出艺术成就的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享誉颇多,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力图从理想、爱情、家庭、处世、人格等角度去分析《围城》里知识分子灵魂的堕落,从而探求他们身上的劣根性及其根源,这也许正是《围城》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说《围城》人物对话中出现的称呼语的定量定性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纳、析解出了《围城》中称呼语的不同的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围城》称呼语应用的基本规律。由于语境的作用,存在着常规称呼语与偏离称呼语这一互为转化的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新鲜奇特,喻体反常”、“讽刺幽默,一箭多雕”、“兼用夸张,小题大作”、“变化引伸,博采多喻”四个方面论述了《围城》中比喻修辞方法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1.
“赵氏小品”深受全国男女老少的喜欢,历年都是春晚的一大看点。主要原因在于其幽默风趣、生动诙谐、活泼形象、别具一格的语言。本文以2011年春晚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的台词为素材,根据文体学偏离理论,从语言、逻辑思维和话语交际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其台词中语言偏离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广为大众所熟知,这本小说不论是从整体结构安排还是语言的选用上来说,其闪光点在于幽默讽刺语言恰到好处的使用。它贯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以英国中产阶级的爱情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各种人物,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腻的文笔,良好的文字功底。  相似文献   

13.
《围城》是一座迷人的“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这样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与杰出的幽默讽刺艺术的作品实在是不多见的.《围城》用以造成喜剧效果的主要途径有修辞、逻辑、漫画三个方面.比喻和比拟,是小说中使用最广泛,最有特色的修辞手法。作者用它们来“乱点鸳鸯谱”,把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容貌”、“气质”,根本不“般配”的事物“撮合”在一起,以其思维的机智或事物的反差造成幽默。如以官吏商人换外汇来类比学国文的人要留学的虚荣心理;以政治家的大话喻某些女人的眼睛;以国民党冠冕堂皇的欺世之语喻人物举动;…  相似文献   

14.
汉英语言对比,尤其是两种语言中修辞现象的对比,是汉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围城》中原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夸张等方法,使小说意译突出具有美感,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围城》的英译本中的翻译,对汉英修辞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思的小说《路的尽头》中,以虚构文本运用讽刺、幽默的手法揭示了50年代美国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悲观绝望、颓废情调,暴露了这个病态社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作为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杨绛的《洗澡》自出版以来就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被看作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姊妹篇。的确、这两部小说,《围城》描写抗战期间的知识分子,《洗澡》叙述解放初期的知识价了,题材既相一致,手法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充满学者机智的讽刺,柔腻细致的内心描写。然而《洗澡》毕竟不同于《围城人首先是作者那恬淡的态度,冷静的白描手法。胸中有机智,但并不随意发挥,笔下有褒贬,但并不恣意渲染。浓淡相宜,错落确致。其次是对于书中的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很鲜明的。尤其是对几个主人公,可以说是相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描写校园生活的学者小说,《小世界》被誉为西方的《围城》。它通过文本的指涉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夸张讽刺的笔法打造出一个学术界的"荒原",再现了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充分展示了在学术名利场中劳心者们的虚伪和世俗。  相似文献   

18.
《围诚》是一部具有杰出艺术成就的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享誉颇多,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力图从理想、爱情、家庭、处世、人格等角度去分析《围诚》里知识分子灵魂的堕落,从而探求他们身上的劣根性及其根源,这也许正是《围城》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围城》为语料,对作品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用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使用过程中体现了对语言使用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语码转换不同的语用功能,例如:填补词汇空缺或语义差异使交际更加方便,避免社会尴尬,作为幽默、讽刺、强调、排除听话人、引用等策略满足交际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围城》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笔锋犀利,语言清新,具有强烈的针砭时弊的色彩,而最有特色的则是小说中出色的比喻手法。本文以大量的生动具体的典型例砭,对《围城》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专题论述,并希望通过对小说中比喻修辞格的分析,使大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