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洞库类目标是高价值识别目标,针对洞库类目标样本数据难以获得、样本内部数据相似度较高、人工设计识别特征方法局限性较大、普通深度网络需要海量数据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元学习和深度卷积网络的元-卷积网络(MCNN),并融合持续学习理论的洞库类目标识别方法(MCNN-LLS).首先结合深度卷积网络、元学习的理论建立元-卷积网络,该网络可利用旧知识指导新知识的训练,利用小样本数据即可训练得到识别能力较高的深度洞库模型;然后融合持续学习理论,建立持续学习系统(LLS),设计专家审核模型判别深度洞库模型的识别结果,并引入潜在任务、模型异步更新等方法,达到模型持续学习、持续更新的效果.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所需样本数量少,对洞库类目标识别准确率高,且识别能力可随识别过程中新数据的积累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AI)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期。推动这一轮AI 狂澜的是三大引擎,即深度学习(DL)、大数据和大规模并行计算,其中又以DL 为核心。本文回顾本轮“深度神经网络复兴”的基本情况,概要介绍常用的4 种深度模型,即:深度信念网络(DBN)、深度自编码网络(DAN)、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及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STM-RNN)。简要介绍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几个重要任务上的应用效果情况。为便于应用DL,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对深度学习带来的启示和变革做了一些开放式的评述,讨论了该领域的开放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旋风分离器压降计算模型在准确性和实用性上的不足,为更好地指导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压降进行了预测。选取了影响压降的7个几何参数,采用深度学习中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对旋风分离器压降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改进的狼群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IGWO)对DBN模型的初始化权重和偏置参数进行寻优,构建IGWO-DBN组合模型,同时与几种传统计算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GWO-DBN模型在计算精度上优于Shepherd-Lapple模型、Casal模型等传统计算模型,并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等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效率大幅提升,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可用于旋风分离器压降参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一种物联网中元策略学习传输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阶段式元学习(ML)神经网络构成元学习器,利用数据增强(DA)技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决策验证等多个模块被用于协作识别,能够有效地抵抗恶劣环境对信号造成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调制模式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标识别作为深度学习中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民用的各个方面,如人脸识别、行人重识别、车牌识别、车辆识别等;而在军事应用领域,由于军事目标数据集较少,但识别要求精度高实时性强,所以还在发展阶段。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军事目标识别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六种目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军事目标识别算法(包括Mask R-CNN、GAN与深度森林、DRFCN、E-MobileNet、SSD300、YOLO)及相关网络结构、改进方法与实际应用;最后对主流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同构的性质,以及任意有限域GF(p^m)(户为素数,m≥1)上无限长序列的周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求解无限长序列的周期与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已知无限长序列在Zc(c=p1^m1p2^m2…pn^mn)上的周期求Zr上的深度和已知在每个Zpi^mi(i=1,2,…,n)上的深度求在互上的最小周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具有单位元和零元的格内引入了大(小)元概念,研究了其基本性质;在序元的定义下,给出了在某种条件下,大(小)元的特征;最后探讨了大元与极小元(即原子)以及小元与极大元(即对偶原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已广泛用于脑部磁共振(MR)图像分析中,但脑部肿瘤MR图像样本不足会严重影响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提出基于多鉴别器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MD-CGAN)的样本生成方法 .利用所提出的MD-CGAN生成脑部肿瘤病理区域图像,将生成的脑部肿瘤病理区域图像覆盖脑部正常图像子区域,合成得到脑部肿瘤MR图像. MD-CG...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量预测是有效保障用户QoS措施之一。当前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网络算法预测中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拓扑信息。为此,提出了基于高阶图卷积自编码器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该流量预测模型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利用高阶图卷积网络(GCN)获取网络拓扑中的多跳邻域之间的流量相互影响关系,采用门控递归单元(GRU)获取网络的时间相关性信息,利用自编码模型来实现无监督学习和预测。在Abilene网络上采用真实数据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网络流量检测方面的MAPE值为41.56%,低于其它深度学习的方法,同时预测准确率方面也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须人工干预的深度学习已成为缺陷图像检测与分类的一种主流方法。文章针对室内墙壁缺陷缺检测中数据集大多是小样本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深度学习研究方法。首先,自制墙壁表面缺陷数据集(Wall surface defect dataset,WSDD)并对其进行数据标注,进而使用Faster RCNN和YOLOv5进行目标检测,两个模型的评价指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均高于0.517,表明本文采集的WSDD有效。然后,采用几种传统的数据增强方法(尺度调整、旋转和翻转)及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的方法来扩充原始数据集的数量。最后,将增强前后的数据集分别用四种经典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ResNet34、ResNet50、DenseNet121、VGG16)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数据增强后,四种模型的识别精度明显高于增强前,分别为98.86%、99.47%、99.06%和90.25%,证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增强和深度学习方法缓解了数据集小样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