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羽含 《科技信息》2011,(35):325-325
1我国旅游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旅游院校整体规模发展迅速.单体院校发展缓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数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我国仅有215所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旅游专业在校生总数是49022人,平均在校生为228人:1995年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数为622所.旅游专业在校生总共139260人.平均在校生为224人:2008年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是1775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地区差异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引进地区国际旅游收入与我国大陆平均值比率变化指数,借以判断1997—2002年我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省区层次相对差异的变动情况。国际旅游收入地区间竞争结果表现为四大类型:正向差距扩大、正向差距缩小、反向差距扩大和反向差距缩小。在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上,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梯度是客观存在的。北京和上海两大创汇基地的地位相对下降。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四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大陆国际旅游增长的热点地区,并且将国际旅游收入的重心拉向东南方向。此文可为我国大陆各地区国际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开拓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业合理布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部重于西部,城市重于乡村,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格局体系是中国旅游业布局的基本特征,未来合理布局方向和;战略要点是:(1)旅游业重心东进西移:东进沿海地带既要突出各景区特色,更应加强景区间的联系与协调;西移地带的开发建设应面向国际市场,突出重点,逐步开发。(2)发展大城市短途旅游;更新旅游形式;开放建设城乡边缘地带。(3)促进旅游区域性协作:加速边境地区旅游景点开辟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内陆边境地区与邻近地区,国家的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区内部旅游形式的协作;减少地方部门行政干预,加强企业自主权,促进行政边缘地带旅游协作,加强纬向旅游线路的建设和西引,东连,促进东,西,中区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国际旅游发展状况的价值判断及国际旅游发展政策的讨论应在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旅游发展是比旅游业发展远丰富得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发展的目的是增进与旅游相关的人的自由、权利、幸福,促进社会的开放、民主、繁荣。从中国旅游发展的进程看,旅游发展政策主要应是社会政策而不应是产业政策。未来国际旅游政策在入境旅游方面应主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出境旅游方面则要完善制度,适当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回顾水利旅游的发展历程,为水利旅游的后续发展总结经验。从供给方面,探讨了水利旅游供给的代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供给类型和发展趋势;从需求方面,探讨了水利旅游需求的表现——水利旅游人次的发展趋势和季节特征,以27个水利旅游地的旅游人次分析年度发展趋势,以南京JNH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例分析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水库型和河湖型水利旅游供给充足,增长较快;水利旅游地旅游人次增长显著,但季节性波动明显。最后提出水利旅游供给适度均衡化发展和调节水利旅游需求季节性平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在这里讨论的题目是关于中国旅游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 我想说的是,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国家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⒈ 宣传:中国需要多语种的旅游宣传册、网站及在国际杂志上频繁展示。如果你们想要国外市场介入中国,首先需要国外旅游者产生访问中国的愿望。中国在杂志上,电视节目中展示得更多,中国就会收到更多的市场需求。要有勇气邀请国外的媒体进行调查旅游,要有勇气以新的形象推广中国。在你们幅员辽阔的国家,有许多我们在国外看不到的地方和景点。中国是世界中的世界。不要害怕使用多元化的形象来推广中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具价值的旅游客源国.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并没有影响澳大利亚国际旅游业的增长,尤其是中国游客人数不断攀升,体现了澳大利亚成功的跨文化国际旅游营销策略.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澳大利亚对华国际旅游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全面而深入客源国市场调查、贴合中国国情的旅游营销策略、高质量的诚信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大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物理学中耦合理论构建旅游供需系统耦合协调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探究省域尺度下旅游供需水平与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8-2018年山西省旅游供需系统整体上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相关特征;(2)2008-2018年旅游供给与需求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平稳增长,具体发展阶段表现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中级协调五个耦合协调等级阶段,鲜明反映出省域尺度下山西旅游供需由无序性失调转变为有序性协调的总体现状;(3)旅游核心供给子系统与旅游环境子系统二者优先快速发展,旅游服务变化小且相对稳定、旅游交通子系统呈稳定滞后状态凸显.  相似文献   

9.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10.
图表     
《世界博览》2014,(21):10-11
1287亿美元9819万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 9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达到128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入境游的害流就少得多了。1368美元/人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人们消费更是高达1 368美元,约等于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消费额的3倍。中国人出境消费惊人《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境内外用于购物支出比例约占57.8%如今,国人出境购物,不仅买奢侈品,日用品、快消品也是主要购买对象。其中既因为境内、境外价格落差,也因海外购物可享受退税,同时因中国银联在海外布点很多,极大地便利了国人出境刷卡消费。  相似文献   

11.
夏波 《科技信息》2012,(29):184+196-184,196
作为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的完美结合,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我国邮轮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提出我国邮轮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等5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行为是作为旅游主体的人的审美活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和行为取向.独联体各国、欧美及日韩历来是新疆的主要客源国,入疆国际游客旅游行为的选择由于受到中西方旅游审美模式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文章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下国际旅游行为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新疆国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国际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WTO的机遇与挑战,章在分析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资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了新疆国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定位了国际旅游在新疆旅游业乃至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疆以特种旅游资源、旅游整合优势等开发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23-24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南京东郊国宾馆召开。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8-2012年甘肃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数据,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总体增长态势较好,大多数部门产业结构低于全国水平,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优势不明显,各部门之间竞争力水平差距大.因此,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角度提出调整和优化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接待人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了四川国际旅游目标市场客源国为日本、泰国、美国和新加坡.在分析目标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国际旅游目标市场稳定和发展的措施:扩大目标市场的范围,提高市场的稳定性;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分享境内客源,增强四川国际旅游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需求,开发目标市场客源层.  相似文献   

18.
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对2001~2009年辽宁省旅游教育与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检验,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辽宁省旅游教育的GM(1,1)预测模型.通过对辽宁省旅游专业人数的模拟预测,得出了辽宁省旅游专业人员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将达到94 247人的结论.提出了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旅游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适度增加旅游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对旅游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20.
张路 《科技资讯》2006,(21):179-179
近年来,温州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422.47万人,旅游总收入128.69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8.04%。温州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用公共管理学的SWOT分析工具,分析温州旅游业的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