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今天,即由“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它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的越来越密切。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与否,实践性教学成为衡量其重要指标之一。动画专业由于其拳身的特殊性质.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需准确识变、及时调整、灵活应变。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提高财经类人才的适用性,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岗、赛、证做标准引领,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相关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多样性招录标准、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模式和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等,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四重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融合产学合作委员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课程建设上实行“岗、课、证”融合;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以学校、行业(企业)为核心,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吸引社会参与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应通过“四重融合”,使学生获得从业资格、掌握立业技能、具备成业素质、具有就业创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2):6-8,15
创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就业教育的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应深入理解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激励创业的氛围,争取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有效实施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事业难寻合适人才现象并存。如何使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是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调查分析,结合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特点,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采用边改革、边完善、边总结的方式,审时度势,不断完善自我。“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打造“动手+动口+跨行业”优势和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凯  刘旭 《科技信息》2011,(36):454-454
高职院校正经历着由学院式向工学结合模式转变的转型期,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出问题,只有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工程师负责制项目教学是其中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毕业人数骤增,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社会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刘洁 《科技信息》2009,(29):140-140,144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使得我国人才培养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自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自主创业对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素质要求,同时,国家和高校应该增设创业指导课程,建立创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开展,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筹码,大部分高校也把“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放到了重要位置。而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基于此,结合高校实际,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就业市场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由“量”向“质”的方向转变,企业和社会对日语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对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是高校日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试探索应用性日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的不断发展和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即使是需求较高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不乐观,因此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身体育”是适应当前推广终身教育理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的重点在于强调被“增强体质”、“技术教育”思想所忽视的体育精神、能力、习惯、意识、兴趣的持续培养,学校体育应谊成为终身体育新的战略重点.学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也就是说未来从学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转变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了关键.虽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逐渐形成以学生为探究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之间认定和转换的问题,提高学生竞争力,促进教学管理改革,结合“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参照国内外相关院校在学分认证和转换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岗课赛证”学分认定和转换的模式.探索学历课程、课岗课程、课赛课程和课证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策略,以“岗课赛证”学分体系融合和优化“双师型”师资培养为保障措施,实现高职教育“岗课赛证”学分认定与转换.  相似文献   

17.
高等体育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已进入正常的“双向选择”轨道,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如何在市场的需求与高校教育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本着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的原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高校的角度找出存在问题,参考相关资料,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磊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3):156-159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偏低、职业精神淡漠、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区体育已成为社体专业办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社体专业教育模式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途径,推动体育观念和实践的转变,培养“智圆行方,德高技粹”的社会体育人才,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共识,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创新出一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