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2月17日,“阿拉伯之春”的第一场战争一一利比亚战争即将迎来两刷年纪念日。在战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利比亚已开始政权重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利比亚依然危机重重,国家建设举步维艰。战后利比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唐恬波 《世界知识》2014,(13):46-47
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剧情背后,是利比亚蹒跚乃至几近崩溃的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3.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1,(18):16-18
卡扎菲时代事实上已结束,新政府虽未成立,但“全国过渡委员会”俨然是当家人的做派。对中国人而言,此刻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在后卡扎菲时代确保中国企业的利益。近一两个月来,“全国过渡委员会”的许多人发表了有关利比亚战后重建的诸多讲话.这些话语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4.
致力于改革的利比亚向世界敞开了大门,随着利比亚国家大力投资房屋与基础设施建设,很多中国建筑公司进驻利比亚,签下了巨额的承包合同。本文从利比亚房建项目的设计角度,综述了EPC项目的特殊设计要求以及规划、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现场服务阶段的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5.
8月13日,美、英和利比亚三方在伦敦达成协议,利比亚放弃恐怖主义,并对1988年洛克比空难负责,对270名遇难者家属支付总额27亿美元的高额赔偿金。15日,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临时代办致信安理会,宣称利比亚将承担其官员制造空难行为的责任,并表明了其谴责恐怖主义的立场。英国据此于18日向安理会提交一项解除对利比亚制裁的决议草案。美国表示它将不会反对。这是否表明利比亚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洛克比空难事件到此结束了吗?王厚立(中国前驻利比亚大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利比亚之所以愿为270名遇难者家属提供每人…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0,(11):12-12
5月12日,一架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至利比亚的黎波里机场的利比亚泛非航空公司客机,在的黎波里机场附近坠毁,机上共有93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仅有一名荷兰籍男孩幸存。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证实,失事客机上没有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7.
殷罡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1,(19):42-44
8月下旬,利比亚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被迫出逃。9月1日,法国与英国在巴黎主持国际会议商讨利比亚战后重建问题。9月16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同意“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称“过渡委”)作为利比亚住联合国的合法代表。两天后,“过渡委”不得不宣布,因未能就组建新政府达成最终的一致,组建临时政府的计划被迫推迟。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初,乍得民族团结过渡政府主席古库尼应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邀请,访问了利比亚。6日,利比亚通讯社发表一项联合公报,宣称利比亚同乍得两国“决定合并成一个国家”;公报强调,根据两国在1980年6月15日签订的一项“共同防务条约”,利比亚将向乍得派遣军队,“帮助维护乍得的安全与和平”以及重建乍得军队;两国的共同边界即将向两国人民开放。乍得事态这一新发展,在非洲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苏丹、埃及、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加蓬、尼日尔、马里等国都表示强烈反对。1月14日,在非洲统一组织本届执行主席、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利比亚的政治重建过程似乎有加速之势。2015年12月17日,在联合国和西方的强力斡旋下,利比亚东、西部议会代表和其他独立人士在摩洛哥签署《利比亚政治协议》,宣布将成立统一政府,以结束自2014年以来该国"两个议会、两个政府"的局面。根据协议,总统委员会于1月20日提名了由32人组成的内阁。可五天后,东部议会以压倒多数否决了该提名,理由是其成员过多,且资质不足、难以服众,要求总统委员会修改  相似文献   

10.
三大途径帮中国在利企业索赔中国在利比亚投资的企业共有75家,随着局势的恶化,这些企业价值数百亿的合同项目均已停工。中资企业从利比亚安全撤出后,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11,(11):12-12
近日,英国利比亚问题专家、利比亚前武装分子贝努特曼称,埃及前特种部队军官赛义夫·阿德尔已被选中出任“基地”组织临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吴冰冰 《世界知识》2008,(20):52-53
从宿敌到朋友,利比亚艰难完成“身份”转换; “利比亚模式”成功与否,还要看政治、经济变革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3.
薄旭 《世界知识》2011,(7):47-52
北京时间3月5日23时15分,中国政府协调派出的上海航空公司包机FM608航班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从马耳他接回最后一批我从利比亚撤出人员149人。至此,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并已全部回国。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人员陆海空大撤离历时12天(2月22日至3月5日)宣告完成。此前的1月31日至2月3日,中国政府协调几家航空公司,先后派出八架飞机,从埃及共接回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1848人。  相似文献   

14.
王晋  李怡彬 《世界知识》2023,(18):36-37
<正>8月27日,以色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在意大利外长塔亚尼的主持下,以色列外长科恩与利比亚外长曼古什在罗马举行会晤。以色列和利比亚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外长在历史上首次举行会晤。这似乎预示着两国关系会出现新的突破,但却很快出现反转: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反对同以色列发展双边关系,迫于压力,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德贝巴宣布,暂停外长曼古什的职务,并对其进行“行政调查”。利比亚与以色列外交接触“高开低走”,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13,(12):14-17
在直接指挥了自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利比亚和日本撤离我公民行动的现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看来,1979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标志着我们国家在发展对外领事关系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领事从此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1,(14):9-9
法国国防部长隆盖7月5日毒示,鉴于利比亚反对派已经能够自主组织其自卫力量,法国向利比亚反对派空投武器的行动已经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埃及、苏丹和突尼斯等国接壤。它位于地中海航路中间,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和美国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利比亚国土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伊拉克),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1,(23):12-12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赫尔曼·凯恩近日因无法清晰回答有关利比亚的基本问题遭人诟病,11月18日他做出解释时再次出错,认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也是利比亚新政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向群 《世界知识》2011,(11):31-31
利比亚出现动荡后,中国政府动用全力撤出了在利比亚的35000多人。其后,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利比亚居民和滞留在利比亚的外国人深受影响,尤其是从3月19日欧美联军开始对利军事干预之后。  相似文献   

20.
首富与总统     
《世界博览》2012,(3):22
正201 2年称得上是全球大选年,在西方国家的选举大战中,金钱至关重要。民主离不开金钱,因为如果没有钱,多数民主行动只能胎死腹中,无法付诸实施。在这样的逻辑下,无论是奉行"特色民主"的俄罗斯,抑或刚从强人政治中脱身的埃及、利比亚、也门,还是政治娱乐不分家的意大利与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