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ARM和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建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方法.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建立的完整步骤和方法,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脚本文件,实现只需要一条命令就可以自动完成基于arm和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对 PASCAL 语言实现分块编译的方法,并讨论了有关问题。要点是首先把过程说明和函数说明处理作编译单位。然后压缩去源程序中无需语法检查的编译单位,从而对压缩过的源程序进行编译。这样,用户能把注意力集中于正待语法检查的少数编译单位,并节省计算机机时。这种分块编译思想适用于基于分程序结构的其它非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支持模块程序设计策略,也支持逐步精化设计策略,可以作为软件研制的手段而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技术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性能优良、源码公开且被广泛应用的免费操作系统,由于其体积小、可裁减、运行速度高、良好的网络性能等优点,使之成为广泛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ARM嵌入式处理器是目前应用在嵌入式系统领域中,占有率最高的处理器。ARM9系列微处理器在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方面提供最佳的性能,其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OS等多种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ARM9系列微处理器主要应用于无线设备、仪器仪表、安全系统、机顶盒、高端打印机、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随着Linux2.6内核的发布,Linux向现有主流的RTOS提供商在嵌入式系统市场(例如VxWorks和WinCE)提出了巨大挑战,Linux具有许多新特性,将成为更优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本文着重介绍arm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以及Linux2.6.16.52内核编译。  相似文献   

4.
编译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译既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即语言艺术的再创作。通过对编译实践的探讨不难看出,编译其实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的艺术美已经超过了语言本身的范畴。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规律,不断练习,不断总结,逐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才能积极有效地提高编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优秀的网络操作系统,linux在网络服务器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保证其网络安全是许多网络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为保证服务器的正常使用,我们进行系统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6.
编译工具是进行软件系统开发和测试的强大工具。现有的编译工具复杂、庞大并且为数不多,诸如Vtune之类的程序剖面分析工具更是昂贵,但是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跟踪评估等工作在很多方面十分有用,因此,以现有编译器为主体进行编译器扩展来现相应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LCC是一款广为使用的ANSIC编译器,由于自身的简单和使用高效特点,由它出发通过修改、定制,构造其他特殊目的的编译器相关工具就变得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7.
论编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翻译中一种独特的处理方式,编译可以用凝练的语言和比较小的篇幅介绍原作鸿篇巨著的中心内容,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译介大量材料的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实用性强。这些特性使得编译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设计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对多串口编程的技术,实现基于tty的核心设计,可作为实现串口终端设备集中管理、实时数据采集的服务器主板应用。其特点是可以采用ARM平台,但完全兼容X86平台,用户原来在X86平台下编写linux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的程序只需做一次重新编译即可实现移植,达到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实时通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设计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对多串口编程的技术,实现基于 tty的核心设计,可作为实现串口终端设备集中管理、实时数据采集的服务器主板应用.其特点是可以采用 ARM 平台,但完全兼容 X86平台,用户原来在 X86平台下编写 linux 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的程序只需做一次重新编译即可实现移植,达到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多串口驱动实时通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KI技术实现通讯传输的安全,主要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服务,同时磁盘远程备份提供了操作系统的磁盘数据恢复能力。文章结合两者的优点,根据linux的设计思想,在通用linux操作系统上提出了基于PKI技术的文件备份系统。  相似文献   

11.
周雁  陈盈  刘芳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Z1):67-69
文章对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实验做了一些探讨,阐述了编译原理的实质。认为该门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迭代式优化编译是针对当前复杂体系结构提出的一种有效的优化编译方法,当前不同的研究小组已经针对不同优化空间开发了各种迭代式优化编译方法,以求加速迭代过程,提高优化效率.他们大多数集中研究如何在给定的优化转换空间中更快地找到好的点.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加速迭代过程的方法.它的思路是在一次测试运行中测试多个而非一个点,使得迭代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C++源程序编译的过程,探讨了类模板编译存在的问题,井给出了类模板编译的两种方法,即包含编译和分离编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实现通信协议间的转换 ,将编译方法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引入通信协议转换中 ,提出一种通用的转换思想 ,即以分层方式和建表方式来实现不同通信帧的转换 ,是解决通信协议转换这一难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张萌 《山东科学》2009,22(6):75-78
在计算机领域,iSCSI存储系统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深入分析Intel的IQ80321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arm的交叉编译平台,提出了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的解决方案。它的提出为嵌入式环境下iSCSI启动端原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9):95-96,62
功能主义者的翻译观-"目的论"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境中,根据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产生目的语环境中的文本。外宣注重的恰恰是受众的反馈、宣传的目的和效果。适当的调整原文,通过编译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译、合并、调整、甚至改写,以目的语读者的角度调整原文信息量,能够改善译文的质量,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从而达到外宣的效果,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编译原理教学改革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众多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内容陈旧,难以跟上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根据作者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贯穿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强调"语言也是求解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阐述了这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了该课程的实验环节。  相似文献   

18.
数控系统加工程序的编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由于传统NC程序结构不完善,很多加工程序非常庞大,降低了数控系统的编译效率,所以需要研究一种高效的编译方法.该文介绍的方法在传统NC程序的基础上增添了跳转、分支和循环结构,有效地简化了加工程序;对于某些巨量加工程序则进行合理分块,每次调一个程序块到常规内存并映射到扩展内存,然后对扩展内存中的程序块解释执行.该方法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好,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它还能够支持并行编译.  相似文献   

19.
阎娟 《科技信息》2007,(31):208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而实验又是学好编译原理课程的重要环节,设计一组与理论内容相适宜的课程实验是整体上提高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文章阐述了课程实验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组适宜的实验内容,并对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结构小巧、价格低廉且极低功耗的微处理器构成的各种嵌入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地也涌现出了一些商用化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著名的有Vxworks,pSos和WinCE等,但其高昂的价格、封闭的源代码以及产品版税等限制了普及和广泛应用.μClinux操作系统以其低廉价格、开放的源代码、广泛的处理器支持,并且功能强大、易于移植而正在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