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建筑     
《圣经》中有个通天塔的故事: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人们计划修一座高耸入云直达天庭的高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和团结。塔越建越高,惊动了上帝。上帝施展魔法,弄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们不能沟通,高塔无法继续建下去。就像通天塔故事里所讲的那样,当代的建筑师们一直在为增加大楼的高度而努力,他们对摩天大楼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2.
《圣经》中记载了一则人类造通天塔的故事、那是在地球洪水大劫之后,诺亚的子孙们繁衍了一代又一代,遍布地面、他们操着相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口音。在向东迁移的路途中到达了一片广袤的平原,于是居住下来。他们发明制砖技术,用砖作材料,拿石漆当灰泥,建造繁华的城市。他们为自己的业绩而骄傲,决定在巴比伦城中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天下弟兄的标记、因为语言相通,齐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很快节节升高、直入云霄。 此事惊动了上帝。上帝离开天国来到人间,看到那热火朝天的修塔现场,被深深地震慑了。他对身边的天使们说道,这些人语言一致、统一强大,如果真的建成了通天塔,以后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要制止人类的“狂妄”。于是,上帝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修塔的人们操起不同的语言,这样一来,塔上塔下的人们无法交流,很难统一思想,难免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圣经》故事中的通大塔虽然没能在巴比伦矗立起来,况且,人类是否真的修造过它,我们还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我们能够肯定地说:人类心中一直有个不报的愿望──何时能圆我轻舞飞扬、直上重霄九天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圣经》中有个通天塔的故事: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人们计划修一座高耸入云直达天庭的高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和团结。塔越建越高,惊动了上帝。上帝施展魔法,弄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们不能沟通,高塔无法继续建下去。  相似文献   

4.
数理语言学     
世界是一座通天塔①,三十亿人讲着数百种语言,这些语言对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来说都是听不懂的。然而一切语言有着某些基本的共同结构性质,正象原子内部的电子都有轨道,人都有两只眼睛和两只耳朵一样。数理语言学是一门正在美国和苏联兴起的新的学科,它试图分析这些基本的结构性质。它有希望被直接应用于语义学和计算机程序。最终它可能导致使用计算机作科学文献的信息处理和作语言翻译。  相似文献   

5.
一种消失了的文明,在玛雅人以前很久就制定了一种历法,从而改变了历史.今天,采用科学方法已侦破了这一秘密.三千年前,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狭窄的平原上,一位祭司在中美洲两座最高的火山的阴影下接受了太阳神的启示,从而确定了中美洲人类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交流基础和文化载体,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意义。语言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全世界大约有15万种语言,到中世纪就减少了一半左右,目前仅存约6 000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有超过1 000种语言正处于严重或极度濒危之中。一些科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正在加速语言灭绝,当前语言中的一半可能在未来50年内消失。而英语仍将是科技、教育和外交领域的通用语言,尽管也有专  相似文献   

7.
<正>爱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也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它包含着巨大的正能量,让我们身心饱满充盈地去迎接种种挫折。如果我们失去了爱,那么再如何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只会是一座座寂静的死城。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爱,只是缺乏爱的勇气。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  相似文献   

8.
蒙太古(R.Montague)语义学也称蒙太古语法,是一种应用现代逻辑方法,形式化地处理自然语言语义的理论.起始于本世纪60年代前后蒙太古的工作,目前发展迅速,已吸引了国际学术界众多学者、名流,从现代逻辑学、现代语言学、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计算机科学诸方面,对它进行了拓展性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目前被誉为"可以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媲美的","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并列的","最为引人注目的理论";是在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是解决人类最为难以驾驳的、深不可测的语义问题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语言能力是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类语言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可以用有限的元素生成出无数的语句,用来表达思想、情感,传承人类文明.但人类是如何获得和学习语言的问题至今未解.Science杂志在2005年提出了125个需要探索的科学问题,"为什么存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Why are there critical periods for language learning?)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重点阐述控制或调节语言学习关键期运作的因素,以及影响关键期内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 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1983年2月,伊拉克出动飞机炸毁了伊朗数座油井.这可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人们很快就不会再去提它了.然而,被炸坏的油井每天都将大量的石油倾人海中,使沿海一带出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原油毯子”.那里的珊瑚、海蛇和一切生物都因此遭殃,其中,一种名叫儒艮的动物也成批成批地死掉了.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的语言是怎样起源的?悦耳动听的鸟语或许为科学家提供了线索,有助于他们破解这个有关生命进化的最大奥秘之一。在大自然中,只有六类物种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复杂的发声能力,这就是:鸣禽、蜂雀、鹦鹉、鲸类动物、蝙蝠和人类。其中,人类的语言能力比其他所有动物——包括人类近亲的一些灵长类动物——都先进得多。不过,研究认为,孟加拉雀也具有非凡的"语言"能力,它们的鸣唱拥有一些简单的句法结构,它们能够创造性地将一些音调进行变化组合,形成复杂的曲调,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讲坛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座繁荣的城市,就是那座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城。那些被漫漫黄沙掩盖的曾经灿烂的文明,是不是让你魂牵梦萦?2014年12月20日,"科学梦大讲堂"2014年最后一场讲座以"探寻丝绸之路"为主题,请到了著名地理学家夏训诚老师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秘书长王维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们与楼兰古城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3.
大象消失很可能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兴起. 大象是直立人的重要食物,占直立人肉食总量的50%.考古显示,大约40万年前大象的消失,这改变了直立人的食物结构,最终导致现代人类的出现. 和其他灵长类相比,人类从植物纤维中摄取能量,并将蛋白质转化为身体所需能量的本领一般.  相似文献   

14.
濒临消失的语言往往蕴藏着独特的知识内涵,它们的快速消失,让语言学家大感忧虑,自由作家依柏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对此做了深入报道.  相似文献   

15.
周临舒  蒋存梅  杨玉芳 《科学通报》2012,(Z2):2674-2685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杰出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语言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神经认知系统,独立于其他复杂的认知能力.然而,最近的研究,尤其是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在句法加工的各个方面存在大量重叠.本文简述了音乐和语言的句法理论,总结了近年来领域间句法形式、句法认知机制以及句法和意义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已有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与语言相似,音乐的加工机制涉及大范围的脑区,探索音乐和语言的句法联系将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人类的认知脑功能.同时,研究成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语言能力发展和语言障碍临床治疗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德斌  许新胜 《自然杂志》2005,27(5):278-282
语言是人类的精华所在,有关人类语言的复杂性研究需要若干学科的交叉合作.本文旨在从语言演化、语言学习和获取等方面介绍语言的复杂性,并简单介绍一些著名学者从进化动力学的观点应用动力系统方法研究这些复杂问题所得到的一系列重要结果.最后对一些问题给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邢松  周蜜  刘武 《科学通报》2009,54(19):2902-2911
采用形态观察和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周口店直立人, 以及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欧洲更新世人类、现代中国人下颌前臼齿(P3, 72枚; P4, 69枚)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人类下前臼齿齿冠咬合面形态结构及轮廓形状具有明显的演化变化. 南方古猿下前臼齿齿冠轮廓不对称, 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 P3咬合面前凹开裂, 跟座较大; P4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 出现 “H” 型齿沟. 这些特征在后期化石人类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但呈减弱趋势. 现代人P3和P4齿冠轮廓基本对称; 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已经消失或微弱; 跟座缩小. 本研究发现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保留了许多早期人类的原始特征, 包括齿冠舌侧不对称、明显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等. 此外, 周口店直立人P3和P4齿冠形态存在明显的内部变异, 主要包括程度不同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轮廓对称性、齿尖区相对于外轮廓的分布位置和跟座的大小比例. 与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相比, 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齿冠形态及轮廓形状与淅川标本以及印度尼西亚的S-1相类似, 而与S-6差别较大. 分析显示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与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有相似的特征, 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更大.  相似文献   

18.
<正>新发现的证据,正在推翻之前有关格陵兰岛早期定居者怎样生活以及他们为何突然消失的观点。格陵兰岛最南端附近,在一个维京人称为赫瓦勒塞的峡湾中绿草茵茵的山坡上,有一座在哥伦布扬帆到达美洲之前由维京人定居者建造的教堂的废墟。维京人是诺尔斯人的一支,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  相似文献   

19.
正遗传学研究和考古学发现均显示人类有400万年以上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有我们祖先这一支延续存活下来,而许多我们祖先的兄弟姐妹则消失在遥远的过去。零星的化石和破碎的DNA,为我们勾勒这部扑朔迷离的人类历史画卷提供了珍贵的笔墨。20世纪90年代,尼安德特人DNA提取成功,使这支曾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西部的古人类再次成为古人类学和考古学关注的焦点。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并非是完全消失了的古人类,他们对非  相似文献   

20.
假如确有地外文明存在的话,我们怎样与他们取得联系呢?各个领域的专家提出过不少方案.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不外两种:一是监听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二是向地外文明发送无线电信号.地球人类在这两方面都已做过尝试.1960年和1972年实施了监听邻近两颗恒星无线电信号的"奥兹玛"计划;1974年向武仙座拍发了一份简短电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