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理解和认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了解和认识现代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概述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它的哲学指归。  相似文献   

2.
自从索绪尔 ( 1916)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语言符号具有非任意性 (象似性 ) ,即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笔者认为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比任意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自从索绪尔(1916)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语言符号具有非任意性(象似性),即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笔者认为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比任意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马荣 《科技信息》2011,(31):158-158,177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象似性只能是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而不可能代替任意性。  相似文献   

5.
梁瑞娜 《科技信息》2007,(15):99-10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贯穿索绪尔语言符号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符号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因此,多少年来对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研究者们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本文简要评介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仅是占支配地位的交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被感知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反射出入的感知和观念。认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增进了对语言符号本质,语言符号理论的反思。本文从认知角度回顾了语言符号的发展史;展示了语言符号的认识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体现了语言符号研究成果。本文在看到前入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目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符号的新认识一象似性及其特点、类型、及语用体现进行诠释;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原型理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辨证的,两者看似相对,实则相辅,它们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辨证关系的认识,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本文基于对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论研究,从中英日三种语言拟声词的对比及其它音义关系出发,论证语言符号存在着多方面的理据性,并分析语言符号任意性表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赵春彦 《科技信息》2007,(3):122-123
引言语言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一直以来是哲学界、语言学界、符号学界等领域争论的话题,唯名论和唯实论、自然论和规约论以及现在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的对立就是这个问题的不同表现。面对这个问题索绪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的整个理论就是建立在任意性原则的基础上的,并把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这一原则在20世纪占据了统治的地位,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任意性原则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尤其是随着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又渐渐地走…  相似文献   

10.
张苒  王文圣 《科技信息》2007,(23):143-144
语言是一种符号。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之间没有逻辑关联。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统一。从意义和声音的关系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绝对的; 而从句子或段落层面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相对的。绝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潜在的创造力, 而相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系统性。一方面, 索绪尔用"绝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他使用"相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规约性。  相似文献   

11.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着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任意性的含义、任意性与可论证性关系的论述,指出争议所在,并试图揭示这一理论的内涵,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排除了语言的非有机组成部分———声音和文字后,从语言的本质上做出的论述。语言符号中的"能指"符号,即音响形象,是一种既非声音,也非文字的非物质的心理印迹,任意性原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关系的描述,它是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而"象似性"是对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之间关系的描述,它普遍存在于语法层。因此,从此意义上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象似性既不是对任意性的挑战,也不是对任意性的有力补充,二者各自存在,互为独立。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依旧是语言学颇具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概念的理解模糊及术语混淆,是造成否定任意性的主要原因。本文立足于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定义,论证了任意性的合理性,驳斥了通常从拟声词和复杂符号的角度对任意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整个语言符号理论的基础,是根本性原则。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这一原则一经提出就在整个语言学界引起剧烈反响,有赞同的声音,也有批判的声音,还有中间派。直到今天,任意性原则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围绕语言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展开分析或举例论证,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否存在,以及它与象似性的矛盾关系如何界定,本文从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二者都是可以论证的,同时存在,互相补充,而并非非此即彼的。  相似文献   

16.
论语言符号的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符号性是语言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语言的符号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拟就语言的符号性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当前的研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象似性应替代任意性成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本文认为:象似性和任意性应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在回顾国内外争论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理据性的统一体、理据性也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语言学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尝试提出以下观点:理据性是语言的根本原则和首要原则,任意性是建立在理据性基础之上的,是语言的第二原则;理据性和任意性都反映了语言的主观性、创造性和客观性;理据性和任意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产生、发展和进化。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性的问题,众多语言学家进行了长时间讨论。本文从语言现象本身的分析出发,将语言符号区分为不同的层级,有的层级任意性占主导,有的层级理据性占主导,任意性和理据性都只能解释语言符号部分层级的音义关系。从根本上说,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