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萨满神歌是萨满们祭祀时演唱的歌。从内容上看,满族萨满神歌可分为家祭神歌和野祭神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满语神歌、满汉双语神歌和满音汉记神歌;从文学角度来看,萨满神歌应该是满族最早的民歌形式之一。研究满族萨满神歌,不仅可以促进萨满文化研究,而且可以为诗歌起源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神歌是满族萨满文化研究的时象。新发现的吉林乌拉满洲舒舒瓜尔佳哈拉满文神歌《倭车库特勒京》将成为满族萨满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解读其名称和抄写形成时间,分析其内容和资料价值,与现有神歌进行比较研究,时于促进萨满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满族语言、历史、民俗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汉军萨满祭祀是在清代八旗制度的基础上,满、汉文化互相影响和融合,形成的一种不同于满族萨满祭祀和汉族民香的独特的祭祀活动。陈汉军旗的萨满神谕作为陈汉军旗萨满祭祀神歌、仪式的基本载体,和满族萨满神谕、民香香卷相比,亦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萨满神话与萨满教的关系,分析了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与信仰,认为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祭祀活动带有萨满教多神崇拜特征.  相似文献   

5.
满族原来信奉的蒴教育有野萨满、家萨满、宫廷萨满之说。辨析这下,野萨 巫的实质;家萨主要是主持家神祭祀。宫廷萨满则是皇族从爱新觉罗家的家萨满演化而来的,具有国家萨的象征,并依照汉族的祭祖祭神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满族人信仰萨满文化的历史悠久,至今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文化的传统。萨满是萨满文化中的主角,萨满的产生与萨满文化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萨满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九台石姓(石克忒力氏)家族是典型的满族萨满世家,其萨满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据该家族神本子记载已传承八代。传承方式主要通过"神抓"和"族选"两种方式,并有"学乌云"与"落乌云"的萨满仪式。石姓家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萨满祭祀仪式、神歌。石姓家族及其萨满为满族的萨满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萨满神服是许多北方民族神话得以保存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神话再现了先民丰富的想象与思维形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收藏的满族萨满骨服,以其丰富的神话内涵向我们展示了远古时代深邃而形象的萨满文化。  相似文献   

8.
自秦汉以来,五岳列在祀典,为国家祭祀之重要神祇;五岳也是道教的名山灵地,有着自己的祭祀体系。两类祭祀系统最初各行其是,至唐时司马承祯力图将五岳真君列为五岳正真之神,但并未能取代传统国家祭祀之五岳神祇。直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在东京开封设立五岳观,以五岳之神为奉祀主体,其与五岳所在地国家祭祀的五岳之神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道教五岳神与以儒教为基础的国家祭祀五岳神首次二位一体,融会于一身,完成了道教与儒教五岳神的首次真正完整融合。  相似文献   

9.
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古老传统,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祭祀,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祭祀首先是被先民视为维护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有时候甚至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祭祀文化。本文以陈汉军旗萨满祭祀为个案研究,通过考察其祭祀的表现方式以及祭祀的具体情况对其祭祀形式与类别进行了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10.
老郎神考论     
随着昆剧在明中后期的兴盛,昆剧艺人像其他行业那样,开始进行其行业神的祭祀。关于昆剧艺人祭祀的祖师,有唐明皇、二郎神、翼宿星君、后唐庄宗等多种表述。综合来看,昆剧艺人的祭祀活动受到了官方的影响,昆剧艺人祭祀的老郎神演变成为唐明皇和翼宿星君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戴士权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07-1409
萨满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的精华,历史久远,底蕴厚重。中国北方地区是萨满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深入分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保护及传承萨满文化,对打造萨满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萨满文化是原始先民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之下,探索、认识、利用自然以及寻求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为增强自身生存的信心和增加适应自然的能力而创造出来的世界观,它是人类文明发轫的一个重要标志。萨满文化的内涵与积淀的层面相当丰富,几乎囊括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作为践行原始萨满文化世界观的核心,萨满在古代社会的职责和社会作用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试就萨满的职责和社会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萨满文化是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中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形态。萨满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一直比较深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取向发挥着能动作用,成为塑造东北民间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而满族信奉萨满教由来已久,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本文试从萨满文化写起,对满族歌舞的形成、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国内外对萨满文化的研究,透视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萨满文化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跨越性和共享性的经济特征,以期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萨满文化蕴涵着北方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积淀着先民的探索自然坚强的心理意识,融会了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从原始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萨满文化遗存无疑是北方远古社会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再现着原始文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6.
以《尼山萨满》为例,利用语料库的技术手段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构建了一个满族典籍的平行语料库系统原型,重点研究了该平行语料库的语料对齐方法,分别研究了两种段落对齐方法和三种句子对齐方法,并对各个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价,最终选出最适合该平行语料库的对齐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最终选取的对齐方法满足构建满族典籍平行语料库的需求,从而为其他同类型的少数民族语料库构建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满族萨满神话是先民创造的反映自然、社会及自身发展演变的口碑文学,体现了先民质朴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早期文化的融合体以及民族文明的源头。由于满族及其先民独特的境遇,神话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宗教,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完备的自然宗教形态形成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蒙古族进入奴隶社会后,萨满教亦从自然宗教向主神教过渡,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萨满教也步入了兴盛的顶峰时期。萨满教宇宙观包括宇宙形成或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天地万物的解读等内容。探讨分析萨满教宇宙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当代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