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雪银 《甘肃科技》2022,(15):115-117
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AECG)在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AECG、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并调查患者对2种检查方法实用性、准确性、可重复性的认知情况。24 hAECG对心律失常检出率96.88%明显较常规ECG的70.83%高(P<0.05);24 hAECG对短阵房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室早二+三联律、房早二+三联律及房室阻滞的检出率明显较常规ECG高(P均<0.05),而对房颤、短阵室速、窦房阻滞的检出率和比较差异不明显(P均>0.05);96例患者对24 hAECG诊断准确性的认知评分明显较常规ECG高(P<0.05),而对其实用性、可重复性的认知评分与常规ECG比较差异不明显(P均>0.05)。24 hAECG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优于常规ECG,可对患者心律变化做出更充分地反映,进而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度,并可为患者病情判断及后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肿瘤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频发室性早搏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围手术期肿瘤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3 d及1个月后,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 d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显著有效者23例(38.3%),有效者31例(51.7%),无效者6例(10%),总有效率90%;治疗1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显著有效60例(100%).结论:胺碘酮用于围手术期肿瘤患者频发室早合并室速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适用于围手术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评价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2.5±17.3岁.其中频发室早5例,室速5例,采用激动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相结合来确定起源点.4例心律失常位于右室流出道,5例位于左室中后间隔区,1例左室流出道室早位于左冠窦内.1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即刻成功率100%.随访期间(2~30个月)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律失常复发.  相似文献   

5.
对比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3例。对照组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其临床疗效高于普罗帕酮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浓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复灌1h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观察不同血糖水平(高血糖、低血糖)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复灌30min后Ⅱ导联心电图(ECG)QRS波、ST、心率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糖组、低血糖组大鼠心梗面积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ECG ST段明显抬高,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能明显缩小大鼠心梗面积、抑制ECG ST段抬高,并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高血糖及低血糖均可加重MIR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11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112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最为多见,并常合并有心电图ST-T改变为特征的心肌缺血。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心律失常早期发现方面有独特优势,为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心脏心律失常数据集的心电图(ECG)数据往往存在各心律失常类型下样本数量不平衡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即改进的基于核的差重建的加权k-近邻分类器(modified kernel difference-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 MKDF-WKNN),通过引入修正因子对含样本数较多的类别进行权值抑制,对含样本数较少的类别进行权值的加大,并使用UCI心脏心律失常数据集对ECG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和其他一些基于KNN的算法如KNN,DS-WKNN,DF-WKNN和KDF-WKNN相比,对于不平衡的心律失常数据集的分类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等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年间2245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Pu的检出率为20.6%.男女之比为2.6:1,其中汉族检出率为19.1%,傣族检出率为30.1%,景颇族检出率为32.3%.十二指汤溃疡(Du)占75.5%,胃溃疡(Gu)占19.8%,两者之比为3.8:1.结论:Pu检出率景颇族高于汉族,Du多于Gu,Pu好发于气温易变的春秋季节,好发部位Du以球部前壁与大弯多;Gu以胃角与胃窦为多;Pu高峰年龄为30~5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免费孕前检查妇女的健康状况,为本地区育龄女性孕前保健提供依据,探讨孕前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4 466例在我院参加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检查结果,运用SAS 9.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女性疾病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35岁及以上疾病检出率为51.53%,最小年龄段(20~24岁)异常率依然高达31.73%.在不同疾病检测中,前3位疾病为生殖系统疾病(9.85%)、TSH异常(5.69%)、肌酐异常(4.75%),疾病总检出率为34.71%.生殖系统疾病和TSH异常分别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何年龄段的备孕女性均应行孕前检查,重庆地区女性行孕前保健时应重视以上3种疾病的检查;加强宣教力度、提高孕前检查的参检率,健康问题早发现早诊治,能有效减少不良妊娠和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门冬氨酸闰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01~2007-01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68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分析.结果: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缺乏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出现左胸导联S-T段压低或冠状T波及V1-3导联QS波者19例(27.9%);21例患者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11例(52.3%)有发作性心肌缺血改变;X线胸片左心室增大12例及双室扩大6例均伴有主动脉迂曲、延长、钙化(26.5%);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运动幅度减弱26例(38.2%).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阻塞.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复杂,不能套用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必须结合病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胸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心脏直视手术后进入ICU复苏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0月在我院开展的心脏直视手术58例转入ICU复苏,年龄最小3岁,最大58岁,体重14-90kg,男性48%。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43例,瓣膜置换术后14例,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例。结果:58例术后复苏成功55例,安全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生存率94.82%。1例死于缓慢型心律失常,1例死于突发心跳骤停,1例死于胸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病死率5.18%。结论:心脏病病人术后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需密切监护,及时处理。若监护不力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人行心电监护 ,分析所见的心律失常。结果 :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9例发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2 6例 ,室上性心律失常 10例 ,房室传导阻滞 5例。结论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前壁心肌梗死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 ,下壁心肌梗死以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为多。  相似文献   

15.
静脉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42例合井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3~5mg/kg,10min注入,继之以1.0~1.5rag/min维持静脉点滴,以后依病情渐减。静脉应用同时加用口服600-1200mg/24h。第1次负荷量后,若心律失常控制不理想,可每隔15~30min再给1.5~3.0mg/kg的追加负荷量,以VT、VF消失为有效。结果总有效率85.7%。对持续性VT终止率25%。静脉用药早期对PR、QTc间期、QRS波时限无影响。静脉用药期间,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后恢复;1例出现一过性Ⅱ度房室阻滞;8例出现静脉炎。结论静脉胺碘酮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24h 1000~1500mg为较合适的初始静脉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图(QTVI)和组织追踪图(TT)的特点,探讨QTVI和TT用于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应用QTVI技术和TT技术分析左室壁心尖长轴、心尖两腔、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瓣环水平长轴方向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获取各取样点收缩期峰值速度(Vs)、朝向心尖方向的最大位移(Dm)、射血时间(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水平的Vs、Dm、ET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RT及ICT较正常人显著延长.结论:QTVI技术可定量直观的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正确的诊断疾病及判断病情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能量合剂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观察其对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室收缩末径(LVEDd)的影响。方法将DCM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能量合剂。所有患者治疗17 d后检测HRV、EF值、LVEDd值。结果治疗后两组HRV均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F值均升高,LVEDd值均降低,其中治疗组EF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LVEDd降低差值优于对照组。结论能量合剂辅助治疗能提高DCM患者HRV,显著改善其射血分数及心脏大小,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NⅧcHD)患者在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方法39例NMICHD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和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分A、B、C、D4组,与30例健康志愿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B、C组的SDNN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D组的SDNN、SDNNindex、rMSSD、PNN5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或B组较C或D组的SDNN、SDNNindex、rMSSI)、PNN50皆豆著降低(P〈0.05);A与B组之间,C与D组之间的SDNNindex、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观察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中,SDNN是反映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受损最敏感的指标。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较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更易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可能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黄连素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过早搏动89例为研究对象,黄连素用量为0.3~0.6g,每日4次,30天为一疗程。每天检测心电图,且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室性早搏有效率为71.4%,房性早搏有效率为87.5%,房室连接区早搏有效率为81.3%,总有效率为78.7%。室上性早搏有效率高于室性早搏。且该药副作用小,可较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