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要阐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及其发展趋势,并就工业机器人在MPS自动化生产线上做了研究及应用,运用RT-TOLLBox2对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及仿真模拟,缩短现场调试时间,提高了机器人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工业机器人按照预定的轨迹完成了抓取任务.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通过更改程序来改变其工作内容和方式,如更改工作轨迹和动作位置等,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化.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是季节性强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是发展方向.由于作业对象的特殊性,其结构和控制都比一般工业机器人要求更高.文章介绍了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对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工业机器人与测量机器人对接,工业机器人带动测量机器人在整个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给出了工业机器人带动测量机器人联动测量的结构图和工业机器人空问误差的检测与补偿的流程图,为研究工业机器人末端误差测量提供新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结构、驱动层面介绍了重载工业机器人的类型,综述了国内外重载工业机器人在搬运码垛、机械加工、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现状.针对其体积大、质量大、能耗大等问题,从稳定性、可靠性的角度提出重载工业机器人在结构和控制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重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提出重载工业机器人研究水平需进一步向高效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纵横》2001,(4):42-4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部分转制,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为主发起人投资组建的高技术公司。公司主要发展方向是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重点发挥沈阳自动化所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人才及规模优势,重点发展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的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系统,致力于加速实现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 新松公司是国家 “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科技部命名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英飞  罗爱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12-2918,3031
本文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应用趋势,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经验及近几年的动态,指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探讨了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及策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正为工业自动化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满足复杂分拣环境下作业要求的问题,设计基于视觉的并联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以Delta并联机器人、CMOS相机为硬件基础,运用固定阈值和轮廓提取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求解出所观察目标的空间位姿,通过Hu矩匹配法对工件进行识别匹配,提高并联机器人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智能性.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对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工业机器人与测量机器人对接,工业机器人带动测量机器人在整个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给出了工业机器人带动测量机器人联动测量的结构图和工业机器人空间误差的检测与补偿的流程图,为研究工业机器人末端误差测量提供新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琳 《海峡科学》2021,(1):95-97
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机器人和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工作站.该系统涵盖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智能传感、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系统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自动化、智能化教学和实训的...  相似文献   

10.
1 项目背景 大厦、会议场馆、体育馆、剧场、机场和客机等封闭场所由于其内部环境复杂、可视空间有限、隐藏躲避方便等原因,是目前反恐救灾中作业难度较大的地方. 针对这类封闭环境内的反恐救灾作业要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荣教授所在的项目组,提出了多机器人立体化反恐救灾系统的概念,并于2008年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开始研究. 刘荣介绍,目前的机器人,包括爬壁机器人、地面移动机器人、空中飞行机器人等研制的关键,是其指挥控制问题. 为此,项目对多机器人立体化反恐救灾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制了壁面爬行、地面移动、空中飞行小型机器人样机,以及多机器人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1.
赵璞 《石河子科技》2023,(4):20-21+19
工业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工业机器人上,能够对其原来的功能进行拓展,提升其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的程度,为生产作业提供动力,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着重对工业机器人在产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工业机器人在产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器人作业单元内设备的布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布局方法.引入了工程师的经验和知识描述布局过程中的作业单元空间及机器人运动学约束,减小了优化空间,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基于压铸作业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已与商业化的机器人编程与仿真软件相结合,表现出了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技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术手段,它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文明生产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大工业革命曾使人沦落为机器的奴隶,而机器人的诞生和广泛推广应用又重新使人类恢复了尊严。目前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主要的自动化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家电、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完成焊接、装配、搬运、加工、喷涂、码垛等复杂作业。日本、北…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焊接机器人焊接功能产权化,采用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控制器--KeMotion机器人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器人在控制器平台上的焊接功能集成应用,包括焊接系统的控制总线结构、硬件构成以及应用指令模式,实现一种基于新型控制器平台的工业焊接机器人焊接系统方案。在此平台上实现了机器人焊接功能开发,并通过实际焊接作业过程验证了焊接功能开发方案的有效性以及系统的可行性,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图形信息与机器人轨迹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机器人在复杂路径作业时的离线编程,提出了用仿真结果提取机器人运动方程逆解的方法。首先以AutoCAD平台提取作业路径各控制点信息,运用ADAMS平台对机器人进行运动仿真。然后通过仿真结果导出机器人各关节的转角函数,并利用关节转角函数产生机器人的控制程序。最后用MOTOMAN-UP6机器人和相关软件完成了机器人切割作业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的观点和方法适用于目前各种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  相似文献   

16.
综合了Raibert和Craig提出的机器人位置/力的Hybrid Control及Yoshikawa提出的机器人动态混合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针对作业环境及其力学扰动难以辨识及机构振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人装配作业的PI自学习混合控制方法,并根据此方法实现了三自由度机器人的圆柱二维插入作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机器人的销孔装配作业并抑制或缓冲机构的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01,(11):41-41
工业机器人(通用及专用)一般指用于机械制造业中代替人完成具有大批量、高质量要求的工作,如汽车、摩托车、舰船制造,某些家电产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化工等行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点焊、弧焊、喷漆、切割、电子装配及物流系统的搬运、包装、码垛等作业的机器人。 1.概况 日本占世界实际装备机器人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有关日本的统计数字中包括了各种工业机器人,但是它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殴盟及美国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1%及14%,各为17.6万台和9.3万台,而我国仅为3000台。 1990年…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遥操作多机器人系统的作业目的,介绍了竞争型MOMR与协作型MOMR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竞争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理想的测试平台一种基于Internet的C/S模式的足球机器人遥操作实验系统,描述了系统开发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如系统组成、体系结构、服务器端控制系统结构和遥操作客户端的关键技术等,给出了Internet性能测试实验实例.通过国际遥操作足球机器人比赛,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实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自动钻铆技术突破了飞机装配质量和灵活性瓶颈,在装配效率和成本上有巨大优势,已成为飞机数字化、柔性化装配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机器人钻铆系统大多以6自由度工业串联机器人为平台,此类机器人具有结构弱刚性的固有缺点,在钻铆作业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紧力和制孔力等载荷时,机器人末端和执行器会发生一定的变形甚至颤振,严重影响钻铆精度和质量。该文以钻铆机器人为对象建立机器人静刚度模型,设计关节刚度辨识实验获取了机器人关节刚度值,进一步结合刚度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内刚度性能分布特征,根据实际作业工况,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机器人进行位姿优化,从而增强了机器人刚度性能,对于保证系统作业稳定性和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D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搬运系统,3D相机和机器人进行标定后对堆放在工业机器人旁边待加工的托盘上的工件精确定位,通过以太网传送工件三维空间位置信息给机械手,工控机根据该坐标数据调整机械手的相对位置后把工件准确的搬送到生产线上进行机加工。该系统已成功应于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