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绵7AB-3中成对兄妹不育株后代的不育率与相对应可育株自交后代的不育率相关分析表明:不育株的不育率随相对应可育株自交后代的不育率高低而变化,可育株不育率高者相对应的不育株的不育率也高,反之则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核雄性不育水稻为研究材料,对其育性表达特征和育性转换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核雄性不育水稻的花粉粒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均比较低,其育性表达随时间不同而异,且在花粉粒的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光温处理后的研究结果表明,99-2S表现出高温条件下雄配子部分可育而低温完全不育的特性,其比较好的繁殖温度是27℃左右.99-3S表现出低温条件下雄配子部分可育而高温完全不育的特性,其比较好的繁殖温度是25℃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周年分期播种、短日处理和人工气候箱试验,对水稻短光敏核不育系的生育特性和育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短光敏核不育系D38S具有一定的短日低温不育特性,它的育性主要受光照长短控制,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其育性对光温的反应表现为长日照诱导下可育;D38S在三亚从12月14日至3月27日有较长且稳定的不育期,适合进行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雌性不育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探明小麦雌性不育的遗传规律,以小麦雌性不育系fs与育性正常的小麦品种或种的杂交一代和二代为材料,对其雄性育性和雌性育性进行了两年的观察,其杂种一代和二代的雄性育性正常,雌性育性在一代正常,二代多数组合出现1 4或1 16的雌性不育株,初步认为小麦雌性不育依试验亲本选材的不同表现为一对或两对隐性基因的遗传,雌性不育的表达可能涉及到两对主效基因的参与并且受环境的修饰.  相似文献   

5.
籼型光敏不育组合(32001S/明恢63)育性QTL位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籼型光敏不育(PSMS)系遗传背景的复杂性是造成籼型光敏不育系育性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全基因组QTL扫描方法对一个籼型光敏不育组合(32001S/明恢63)的育性相关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在第2、3、7、9、11染色体上分别找到了与育性相关的QTL位点.QTL分析表明在(32001S/明恢63)组合不育性的表现牵涉多条染色体多个位点的作用,并且明恢63的基因型并不总是起育性恢复作用,这种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可能是导致该组合不育单株育性表现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96F044D、96F045D、96F057D不育株及正常可育株根系伤流量、单位面积角果皮生产力和经济性状。万群体中不育株率以及3个杂交组合与常规油菜H045作对照的临界不育株率。结果表明不育株与正常可育株根系伤流量、单位面积角果皮生产力差异不显著,经济性状差异显著。相同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不育株率差异不显著,3个杂交组合的不育株率显著小于临界不育株率,杂种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细胞学研究表明,花椰菜雄性不育途径复杂,表现为造孢细胞异常分裂、小孢子母细胞部分解体、四分体数目少、单核孢子不正常发育、绒毡层提前解体、花粉囊扭曲、输导组织发育不良;电镜研究表明,可育株的花粉粒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不育株花粉粒中除液泡外,细胞器少,线粒体部分解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花球期和单核后期不育株高于可育株,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前期相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除单核后期外,不育株均高于可育株;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四分体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都很高,以后下降,可育株的下降幅度大于不育株,具体氨基酸则又有其变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细胞学研究表明,花椰菜雄性不育途径复杂,表现为造孢细胞异常分裂、小孢子母细胞部分解体、四分体数目少、单核孢子不正常发育、绒毡层提前解体、花粉囊扭曲、输导组织发育不良;电镜研究表明,可育株的花粉粒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不育株花粉粒中除液泡外,细胞器少,线粒体部分解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花球期和单核后期不育株高于可育株,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前期相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除单核后期外,不育株均高于可育株;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四分体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都很高,以后下降,可育株的下降幅度大于不育株,具体氨基酸则又有其变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新发现的茄子雄性不育系05ms的育性转换机制和遗传机理,该研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05ms的雄性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表现为低温不育、高温可育,不育性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属温敏核雄性不育系.此类型雄性不育系在低温条件下不育性稳定,可以作为"两系"法制种的基础材料,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光敏与温敏核不育基因之间互作效应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不育期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是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利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广博S,广培S杂交,将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与安农S温敏不育基因重组在一起.进行了重组体的不育性和不育稳定性研究.安农S核不育基因使得重组型光敏不育系的不育性变得非常稳定,不同来源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互交杂种F2代光敏不育株率达70%以上,容易从中筛选到不育起点温度低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将光敏不育基因回交转移到广博S和广培S中,得到与广博S或广培S相似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光广博S,光广培S,其不育起点温度提高.用光广博S(或光广培S)为父本与广博S(或广培S)杂交产生了不育起点温度极低的温敏不育F1代;用广博S与其重组型温敏不育近等基因系光温广博S杂交,其F1代不育起点温度也很低.研究表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温敏不育基因重组,能够解决光敏不育系难获得和败育不彻底的问题;短日高温下,光敏不育性对温敏不育性表现上位作用;控制农垦58S不育类型不育起点温度表达的遗传因子与安农S不育类型的很可能不同,建立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的带有光敏不育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重组型光敏不育系或者重组型光温敏不育系),用其作为父本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杂交,其F1代可代替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重组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用两个基因来源不同的水稻核不育系,通过有性杂交在基因重组后代中,选择不育性表现与双亲不同的新类型核不育系。这类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受温度或光照单因子影响,而是由温敏和光敏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在不育异常低温天气不会影响性波动,只有在短日照和低温两个条件都满足要求时,控制花粉发育的启动才被启动,育性逐渐平稳地由不育转化为可育。在制种季节由于不育性受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起到了双保险作用,从而确保了制种的绝对安全,客且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是生产上需要的衫型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择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系41A与其恢复系配制的F1,F2,BC1和BC2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纱丛广41A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97A不等位。  相似文献   

13.
对82例生育男性(生育组)及136例不育男性(不育组)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精子形态分析和睾丸体积测量以了解生育与不育男性精液参数、精子形态和睾丸体积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显示:生育组精子活力、精子正常形态率和睾丸体积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5);精子正常形态率与睾丸体积、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时需结合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和睾丸体积一起评判.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对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苞的核酸、白蛋质、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是可育和不育株的核酸 (DNA、RNA)含量无明显差异,然而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可育株的蛋白质种类明显地多于不育株,而且,蛋白酶活性也显著地高于不育株,另外,不育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低于可育株,酶带条数有减少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是不育株高于可育株,同样酶带的条数也多于可育株。  相似文献   

15.
史小林  曹金燕  许晴  路欣  翁静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0):1081-1084
为探讨胚胎性腺(睾丸与卵巢)异体异位埋植后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将大鼠胚胎睾丸和卵巢分别移入摘除性腺的成年雄性和雌性大鼠颈部皮下和肾被膜下.埋植后分不同时间取出埋植物,常规染色观察埋植物在异体异位的生长发育.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埋植物的功能状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浓度.结果显示埋植的胚胎性腺在异体可生长发育至成年状,3-β羟甾脱氢酶、性激素与性激素受体在睾丸与卵巢的内分泌细胞中呈阳性反应,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在埋植后均有明显增加.由此证明胚胎性腺埋植到异体成年大鼠体内后可正常发育并具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92 40 3 0 - 1是一个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小麦 ,92 40 3 0- 1×父本 3号是它的一个杂交种 .本文报道了 92 40 3 0 - 1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生物学特性 ,以及 92 40 3 0- 1×父本 3号的杂种优势表现和主要制种技术 .92 40 3 0 - 1表现出短日低温不育、长日高温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为半冬性品系 ,株高适中 ,株叶型理想 ,综合抗性较好 ;不育播种期下开花期较长 ,内外颖张角高达 3 0 0 ,柱头生活力达 10天以上 ,具有理想的异交生物学特性 ,制种产量达 0 .2 43 7kg/m2 ;杂种 92 40 3 0 - 1×父本 3号产量达 0 .3 881kg/m2 ,比湘麦13号增产 14.0 5 % ,达 1%的极显著水平 ,杂种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3个来源于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反向温敏不育系R6S、N13S、Tb7S为材料,开展了反向温敏不育系不育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温敏不育系N13S的育性是细胞核内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Tb7S的育性是受隐性核基因控制的,F2代的育性分离比为9∶7,不育性状表现为2对基因的独立遗传;R6S的F2代育性分离比为37∶27,受细胞核内的3个隐性基因位点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而通过互补作用的独立遗传.为进一步分离、定位及克隆有关这些反向温敏不育基因及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反向温敏不育系奠定了良好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研究了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在可育季节里,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花粉可育率随光长的延长有提高的趋势;在不育季节里,10 h、12 h处理和对照组,育性没有发生转变,但15 h的处理,育性为可育。  相似文献   

19.
《广西科学》2001,8(3):203-203
据科学时报报道,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专家与阿根廷同行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长期接触化学杀虫剂对男子生育能力确有影响,他们建议人们慎用农药,重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据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专家吕克姆尔蒂涅介绍,这项研究是在阿根廷一个杀虫剂使用非常频繁的重要农业产区进行的.他们对该地区189个不育男子的精液进行了化验,结果发现,这些男子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和活力均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男子的激素分泌受到了严重干扰,与正常男性相比,长期生活在使用杀虫剂环境中的男性的雌二醇分泌增加,而对睾丸起重要刺激作用的促黄体生长素分泌却相对减少.这位专家说,睾丸是男子的重要生殖器官,也是人体对周围环境中化学有害物质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根据他们目前的研究推论,杀虫剂弥漫在空气中后,其有害物质首先直接作用于睾丸,从而导致受害者激素分泌失衡,并最终影响整个生殖系统,造成男子精液质量下降或不育.  相似文献   

20.
水稻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生化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以水稻三系及其杂种为主要材料所进行的育性问题的生化遗传分析结果。数据和电泳酶谱显示了:不育系花药生长素类物含量降低工作对照的可育材料的1/8或1/25。完全恢复的杂种,其含量恢复到1/2或3/4;不完全恢复的杂种只升高到对照的1/5。不育系花药生长素亏损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增高2~3倍相联系;电泳技术显示酶活力剧增是由于10多个同工酶斑被激活。育性恢复材料中,这些激活的酶斑减少,酶活力因而恢复到常规品种的水平。本文根据不育系花药中有色氨酸积累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剧增的事实,提出生长素代谢库概念,认为雄性不育的起因在于生长素代谢库输入减少输出巨增;育性恢复是由于代谢库输入与输出恢复了平衡。据此,讨论了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实质,探讨了不育基因、恢复基因等假说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