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我们常常提到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的。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则是社会、文化、体制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人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期待。比如过去常说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外女内,这些都是不同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强化的东西。男子就该扮演主导的角色,在家里是决策者,在社会上更多行使权力,而女性通常被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就业中体现性别平等,保障女性充分就业,防止女性地位受到损害,政府有关部门应将社会性别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造成女性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于不同的性别有着固有角色期待和定位;在社会性别的角色分工上,私人领域和公众领域被截然分开;亲属权利义务关系的牵绊也会影响女性就业;社会文化对性别形象进行控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为了追求各自的美国梦,嘉莉和赫斯渥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路。通过对小说中这两位主人公的比较,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他们命运之根源。主人公美国梦的破灭源于他们无穷尽的欲望。人们的行为是社会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施加于人类的结果。人的本性和环境已经决定了他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个人只是被动的实施者。社会塑造了生活方式的模型,通过模仿他人,个人期待获得来自上层社会的认可。人们盲目地遵循社会的隐性规则,而这种规则又凸显了人们不同层次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性别角色,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水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本研究对《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在中国文化背景和体育运动情景中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年限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性别角色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且性别角色优化在不同性别与训练年限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性别概念引入到我国,引起很大反响。社会性别理论将人的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加以区别,强调性别的社会建构性,认为社会对两性角色和行为的期待往往是对两性生物性别规定的延伸,人们现在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我国有关性别的立法现状以及有关女性权利保障的国际条约、国际标准使我们看到了认真研究性别与法律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这项研究目前迫切需要在法律规范文本和法律运作过程两个方面系统展开。  相似文献   

6.
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是生物性的,遗传性的。而在人类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则是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言语行为等方面描述了某些自然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现象,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两种主要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即不同性别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二是传统文化因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既有助于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又对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9,(4):90-94
探索性别角色(男性化、女性化)对大学生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五所学校478名大四学生(男201人,女277人)的性别角色偏好、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结果:(1)男性化、女性化、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在男、女性别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168,t=1.347,t=1.522,t=1.555,ps>0.05);(2)女性化、社会能力对生涯适应力的直接影响显著(β=0.24,β=0.57,ps<0.05),而性别、男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β=-0.09,β=-0.11,ps>0.05);(3)男性化对社会能力的直接影响显著(β=0.49,p<0.05),性别、女性化对社会能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β=-0.08,β=0.25,ps>0.05);(4)社会能力在男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女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5)性别在女性化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显著(β=0.226,p<0.05),而在社会能力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144,p>0.05)。结论:研究证实了女性化、社会能力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直接影响,以及社会能力在性别角色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是性别角色,而不是性别;但女性化特质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即相比男性学生,女性学生的女性化特质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成娟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219-220
“角色”一词本源于戏剧电影术语。在社会学研究中,人们将其定义为三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社会角色的体现。其次,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最后,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具体到教师的角色,指教师特有的行为、教师的身份与社会地位和社会对教师的期待。社会的发展不断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变。一、传统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9.
《对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经典案例,也是其唯一一例儿童精神分析。在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确认并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即完成性别认同。这种意识在幼年早期就开始发展。本文通过对小汉斯“阉割情结”及其对待父亲的态度的分析,试探讨父亲在父子关系中对儿童形成性别认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浅析了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权力义务和行为模式。实验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角色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和不同的层次,师生双方在每个阶段以及不同层次里的权力义务不尽相同。正确理解角色。认真履行各自的权力义务,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搞好和深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传媒生态中,两性的文化权力是不对称的,男权中心意识仍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广告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基于商业需求,必然要迎合传统的审美习惯,以大众熟悉的价值为前提来构建性别角色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广告也在改变着这种传统性别角色的规定性,赋予女性更为积极的内涵.女性形象是广告表现的核心元素,现代广告通过对女性形象美的展示,将逐步引导女性朝着社会话语权力中心靠近,一种互为审美主体和客体的新型性别关系正在形成.要正确地运用情色符号,必须探索广告创意表现的新思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教师角色失衡的原因及其协调徐维群社会是由互相联系的不同地位、身份的人组成的网络,而每个人都在每个地位上扮演各种角色。角色是指与一定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它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教师角色是历史悠久的职业角色,是以培养人为专门职业的角色。对于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3.
李二龙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88-1291
受生理差异、性格差异、性别角色、语言观、职业期待、教师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影响,报考外语专业的男生人数逐年减少,高师外语教育性别比例失衡日趋严重。这不仅导致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性别失衡,还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学生性格的培养。因此,探索有效的策略阻止这种趋势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介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表达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种种期待,以及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想象和叙述。性别陈规下的女性类型主要有贤妻良母、职业女性和作为娱乐消费形象出现的女性,表现出性别不平等的角色定型现象。这种媒介所建构的女性单一形象对女性意识的提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加强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反省,是消除电视媒介中的性别歧视、改变传统角色定型,推进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袁萍  王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26-227
人类创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传统的关于人类行为模式的分析是很正确的。但我认为这只是某种程度上的正确,还不足以指导我们更加接近行为模式产生的本质原因,也不能带给我们对问题的新的理解和处理方法。传统意义上认为行为模式与环境有关,提出环境直接影响人的观点。我并不否认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们无一不是忽略了环境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维系为人类种群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大多数场合将直接影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微观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有两种:(1)由便利性而产生的行为模式;(2)由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行为模式我主要讨论后者。在大多数的公共场合下,后者对人类行为模式的产生有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社会关系"比较微妙,是一种个体本能的对同类的判断力,是人类长久以来适应群居这种生存方式的进化结果。这种群体层面的行为模式总是有个体层面的原因,我的目的是找出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的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现代非理性主义对非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研究上各自存在的误区,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从根本上克服它们的偏弊,本文从唯物史观角度对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非理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性别平等的社会化进程,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化目标之一,与社会制度方面的因素相比,社会观念方面的因素对性别平等社会化过程所起的作用更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儒家文化的影响则是一种历时的形态。在当代中国女性对自我角色新的定位中,离不开对儒家文化的选择与改造,吸收有价值的内涵,摒弃其糟粕。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为"严父慈母"型,父亲是家庭教育的绝对权威,而母亲只是配角。但是,自20世纪五四运动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俨然成为主要角色,而父亲的作用则渐趋弱化。新型模式必将塑造出不同于传统的民族性格和建设人才。但是,由于主导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在自发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一现象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我们采取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深入的古今比较方法,认真考察中国家庭教育模式转型的原因和意义,从而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转型,既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因素亦不容忽视。新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作用,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既要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又要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汉性别歧视语言的对比分析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 ,导致性别语言的存在。而性别的差异又在地位 ,权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 ,在语言中表现出性别歧视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至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社会角色一般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与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在社会文化总体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记者、教师、学生、父亲、女儿等等,为了成功地扮演每一角色,就必须深刻地领悟每一角色的内涵,否则就会出现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社会角色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