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山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举办的科学哲学论坛(又称“自然辩证法系列学术讨论会”)在国内仍鲜为人知,然而它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十四次学术报告会,国内知名学者李醒民、柳树滋等先生,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柯西切夫教授、英国阿伯丁大学文学院院长R.Cameron教授、美国Loyola Marymount 大学哲学系T.Shanahan博士都在这个论坛上作了精彩的讲演,围绕科学革革、科学理论评价、科学目标和科学进步、归纳逻辑、实验推理、因果性、周易与系统论、科学实在论、可控制性、统计实在性、可能世界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哲学在中国大致有三条路径:一是从“格物致知”到“经世致用”的路径;二是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的路径;三是从“科玄之战”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路径。从这三条路径入手,我们不仅能够探索和揭示科学文化哲学在中国的深厚传统和鲜活主题,而且还可以阐述和描绘科学文化哲学在中国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范岱年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34-37,49,126,127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库恩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学哲学界传播、研究、探讨的历史.最后,作者指出了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学习库恩、超越库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重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作为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并在我国科学哲学界最具典型性和权威性的国家级核心期刊之一,其生态哲学的载文状况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我们对其自创刊20年来关于生态哲学相关文章的载文状况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以此从某个侧面回顾并展示我国科学哲学界对生态哲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关注度,从而更深层把握生态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形态的研究进展状况、有效启示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记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9月4日至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与会代表共81人,提交论文约40篇,资料5篇。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代表分别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前,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同时也迎来包括中国科学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春天”。踏着“春天的脚步”,《自然辩证法通讯》应运而生、乘势而行,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促进思想解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创刊之初即成为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引领与标杆,浓缩了中国科学哲学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世界哲学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当国人刚从独断的睡梦中苏醒过来,得知有个“分析的时代”而肃然起敬时,实际上此时分析哲学已风光不再,步入了“后分析”时期。相反,曾被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嘲笑过的一些流派却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以至于当前一些总结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史的著作,要将本世纪的哲学发展归结为“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曾济身于分析学派的罗蒂甚至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哲学都是对海德格尔的各种回答,就象19世纪的哲学可以看作是对黑格尔的回答一样。在一个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的哲学竟然被看成是曾有过…  相似文献   

8.
序  曲天高云淡 ,绿野莽莽。八月的内蒙草原 ,恬静旷远 ,景色醉人。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盟委宣传部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山西大学哲学系主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哲学系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 ,武汉大学哲学系 ,浙江大学哲学系 ,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欧亚科…  相似文献   

9.
皮尔士的科学哲学──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也是从基础主义到反基础主义的发展,是可误论不断加强的过程。而早在逻辑实证主义之前,美国科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就比较充分地论述了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的科学知识理论。虽然皮尔士仍然把真理看做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绝对正确的知道,但他认为没有任何基础保证我们现有的信念是真理,我们的一切信念都可以受到批判或反驳。皮尔士彻底批判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基础主义,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知识理论经过20世纪的发展,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和整个认识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皮尔士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也是从基础主义到反基础主义的发展,是可误论不断加强的过程。而上在逻辑实证主义之前,美国科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就比较充分地论述了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的科学知识理论。虽然皮尔干仍然把真理,我们的一切信念都可以受到批判或反驳。皮尔士彻底批判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基础主义,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知识理论经过20世纪的发展,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和整个  相似文献   

11.
本阐述了蒯因在科学哲学上的主要观点;(1)坚持观察证据和理论二间的区别,反对模糊甚至取消这种区别的相对主义倾向。(2)强调理论检验和评估中的整体主义因素。(3)在坚持工具论的同时,坚持科学实在论;工具论和实在论统一于他的自然主义。(4)认为通过科学方法论检验的只是有根据的信念,它可能是真理也可能不是真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在古希腊产生时,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现象,并以强烈语言意识为支柱。柏拉图称科学知识是“说出来的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是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知识的载体,并由这种认识出发,把对希腊语的研究从语言学路线(探究语言的语法)转入逻辑的研究,其成果即形式逻辑被明确地认为是产生科学知识的工具。这导致形成一种从语言角度对科学作哲学探究的传统。及至20世纪,语言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主体和中心,而它主要是以科学作为哲学分析对象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歌德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源于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世界,是对自然的亲身理解,对不可知的生命过程的参与。科学具有个体性。近代主流科学完全排除人的因素,以人造的仪器和概念强制自然,片面使用人的理性能力,把科学等同于数学。科学必须使用与自然一致的方法,在作为原型理智的直觉的基础上把握自然的原型现象,使用具有诗性的象征语言描述自然的生命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费耶阿本德的师承谈起,简略地介绍了他对科学哲学中基本问题的看法,他对经验传统和理性传统的历史分析,以及他批判那种超越时代的理性主义方法论,主张一种具体内容不断变化的历史传统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工程,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对话,并试图对二者关系做一梳理和探讨.文中当代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就技术哲学是与工程哲学的关系而言,尚无必要把二者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领域.文中强调了技术(工程)不同于科学的特质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意向或价值因素.工程中使用的是人工制品,工程哲学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取决于有关的定义.从理论的意义上看,工程哲学已经预设了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6.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提出了许多新颖甚至有些耸人听闻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并非费耶阿本德的凭空创造,西方文明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构成了费耶阿本德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前导。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本身亦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五、六十年代,费耶阿本德关心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科学哲学家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踪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解释与评价;二是对已有科学成就作理论分析和历史总结。如果从哲学意义上的预见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哲学的发展状况,或许可以使中国科学哲学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当前及以后面临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2):109-109
李醒民、张志林主编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2006年1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批书共有五本,它们是成素梅:《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量子测量的解释语境与实在论》、万小龙:《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张增一:《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现实社会中的科学划界》、钱长炎:《在物理学与哲学之间———赫兹的物理学成就及物理思想》、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书前有李醒民、张志林撰写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新序———“科学哲学的论域、沿革和未来”。《中国科学哲学论丛》在1990年代由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进化论是科学史上少数具有跨学科思想辐射力的伟大学说。本文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生物学哲学的背景下考察其在拓展我们的科学现和深化我们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解方面所提供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从概念上来说分属于事实与观念,科学史是事实的搜集,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知。二者的融合与互动,造就了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科学的归纳推理总不止是单纯的搜集事实,不仅要把事实收集在一起,而且要以新观点审视它们。同时还要引入一种新的精神因素,为了进行归纳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素质和训练。当代每一学科科学史发展与学科规律认识正在促进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与互动以及科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