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莉 《科技信息》2009,(7):244-244,325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就英汉构词的一下几种形式进行比较:合成、派生、缩略等。从而找出英汉构词的相似之处,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出掌握英语词汇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贾俊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2):40-41,76
表示各种颜色的词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表示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地不断得到丰富,其意义也从原来表示某种单纯的颜色而派生出许多新的意义,从而使得人类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的异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英汉语言中的重叠词作了比较,并就其构成、词性和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总结,最后举例说明英汉语重叠词对译时应尽量一一对应,以保持语言的原有韵味。  相似文献   

4.
5.
周霞  郭金秀 《科技资讯》2010,(4):220-220
本文从隐喻文化认知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英汉隐喻文化认知的异同,对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汉习语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所蕴含和表现的文化意义。习语又是反映文化的典型,通过对中外习语的比较来了解中外文化的内涵和异同,以达到更好理解、使用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韩琴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2):75-76,78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被动语态存在英汉两种语言之中。它们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也存在着相同的方面。搞清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异同,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准确地进行语法分析和英汉互译。本篇着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媛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65-66,78
颜色是世间万物的基本属性之一。一般说来,各种颜色皆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着热情和活力,绿色象征着和平与生命力,白色象征着纯洁,蓝色象征着广阔,紫色象征着富贵,而黑色则象征着黑暗。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上也存在着意义上的异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语言本身的因素,指的是英汉语言的词义特点不同,英语词义较灵活,而汉语词义较固定。其二是语言外的因素,主要是指包括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等在内的文化因素。本文将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上的异同归纳如下:一、red(…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是表达意的重要手段;汉语是声调语言,不同单音节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字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声调、语调的异同,论证英语语音研究、教学中“以调带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语序是单词或句子成分在句中的排列顺序.语序的变化会引起词组结构的变化并对语义产生直接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言,语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拟就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进行较分析,并就其翻译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中英文古典诗歌作为语料对诗歌中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数据统计,发现中英文衔接手段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从古典诗歌这一新的视角比较中英文使用衔接手段的差异,探索不同语言的典型语义逻辑组织结构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2.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理论。该理论中的"创"字彰显了许的"创译"观。他运用"三化"法,巧用创造性翻译,凸显译者主体性,让读者"乐之",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接受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3.
意象在中英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然而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中英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意象的创造、运用及表现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意象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的鉴赏诗歌,不断提高审美水准。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累积,为各国语言的精华。中英两国人民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共同感受,所以两种化也有不少重合处,趴有相似的生活体会、相似的世界观和相似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英谚事也体现出很在差异,造成化上的隔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具体教学中,应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的人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应采用比较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趣味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处理文学文本是计算语言学领域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该文结合点态互信息量与频率阈值,自动发现中国古诗词汇.基于构建的诗歌词典,利用启发式的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对中国古诗作分词处理.采用主题模型对分词后的诗歌文本进行统计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题演变和诗人群体风格网络的探索性分析.基于全唐诗语料的实验结果表明:主题模型可以给出具有较好解释力的中国古诗统计模型,验证已有的文学史研究,并在传统的文本细读的研究范式之外,对中国诗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的宏观刻画、描述与阐释.  相似文献   

17.
动物谚语生动形象,有较强的寓意功能。本文旨在比较汉英动物谚语的异同,并简要探讨了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学即人学,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了人的许多烦恼-疑问、幽怨、遗恨、愁绪、眼泪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和无奈。本文以古典诗词为载体,反映了古人勇敢地与烦恼进行抗争,积极地寻求解脱之路,最终得以解脱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春怨》三个英译本的分析,探寻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信息的缺失和增补,指出由于中英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信息在“音、形、意”三方面的改变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的再现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关键所在。然而意象的再现不等同于意象的一一对应,通过格式塔意象再造能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整体意象,从而达到意美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