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脉冲响应函数、DA效应函数、正外部性供给等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实证分析多种绿色融资工具对于企业节能减排业务的影响、绿色融资工具的投入与绩效等问题.通过研究绿色信贷、绿色PPP模式融资、绿色基金等融资工具影响节能减排绩效机制,进一步构建了不同融资模式下的企业节能减排效用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缺点评价与整体稳健性分析.建立多融资模式下的企业节能减排效用评估模型,旨在借此模型有效识别企业资金的利用情况,标准化评估融资资金对于节能减排产生的效用.最后根据我国企业为节能减排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政府的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衡量水泥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的标尺.建立水泥企业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支撑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体系以及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便于对水泥工业节能减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综合评价,揭示出企业节能减排的总体水平及每一个环节的节能减排水平,发现水泥工业节能减排中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国家和各地区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节能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在政府规定企业节能配额和采取补贴政策下,探讨用能企业节能方案选择的问题.给定补贴情景下,分别建立自己投资节能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和外包节能的斯坦伯格模型,采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确定最优节能量和效益分享比例,并对比分析不同补贴情景下用能公司节能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考虑政府补贴后用能公司会改变原来的节能方式,倾向于选择外包节能,有利于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碳交易背景下,针对企业单一的减排方式,提出了能源费用托管型合作模式的外包减排,并对两种减排方式 进行对比分析。 构建自主减排与外包减排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交叉价格弹性、碳交易价格及减排投资系数 对两种减排方式下企业利润和碳减排量的影响,进一步细化影响选择减排方式的因素,采用算例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 性。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哪种减排方式,企业碳减排量和利润与交叉价格弹性系数成正向变动关系;碳交易价格增长, 会调动制造商减排积极性,产品的碳减排量增加,而对利润产生负效应;减排投资系数的增大,对企业减排起到负向阻 碍作用;节能服务公司与制造商自主减排投资系数比影响供应链选择减排方式,当减排投资系数比小于阈值时,企业 应选择能源费用托管型合作模式的外包减排,同时决策因素的变动会影响其选择减排方式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探索高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完成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基于陕西省统计年鉴,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包含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换、资源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4模块的陕西省LEAP模型。在对陕西省未来人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政策情景下未来陕西省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做出了预测,完成了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陕西省的能源消耗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在所建立的节能减排综合情景下,2030年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耗量与基准情景相比可望降低20.35%,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降低27.29%;从节能减排技术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从用能部门来看,工业、交通及发电部门贡献水平最高。总体来说,陕西省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节能减排目标下的企业应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视角,通过对Q市120家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分析节能减排指标对企业的影响,了解被调查企业对节能减排的主观态度和客观执行情况,探索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重点考察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影响因素,例如企业规模、所有制、市场、企业原有环境绩效、上市情况等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阶段性评估,提出在企业层面落实和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并为长期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微观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推断变差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地区企业竞争背景下地方政府最优节能减排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对于"节能"问题,当分属不同地区同类产品企业竞争的推断变差由小到大时,地方政府的最优政策由征收税费向补贴过渡.对于几类特殊的竞争类型,Bertrand价格竞争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对全社会的节能产生负的激励,而Cournot、Stacklberg竞争甚至价格联盟中,地方最优政策与全社会福利改进或节能要求相吻合.对于"减排"问题,即使不考虑污染的负外部性,地方政府宽松的排放标准产生的策略性效果,也会有利于增加本地福利和企业利润水平,同时会偏离全社会最优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人们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响应度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城市居民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响应度(包括知晓度、支持度、行为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居民对节能减排政策响应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节能减排政策的知晓度水平不高,但支持度较高,只有小部分人不支持影响其生活档次的政策措施,城市居民节能减排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节约用水、及时关电脑、双面打印等方面;环境意识是影响城市居民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响应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背景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并不很显著.基于本研究结果,本文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城市居民的节能减排政策响应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由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企业最优定价与减排决策,并分析碳税税率、碳排放限额对产品碳减排率及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针对不同碳排放类型企业应实施差异化混合碳政策:对于高减排投资效率清洁型制造商和高减排投资效率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加强碳政策约束能激励制造商减排且不会提高产品价格;对于低减排投资效率清洁型制造商,加强碳政策约束能提高碳减排率但也会提高产品价格,此时政府可对消费者提供适当补贴;对于低减排投资效率中间型制造商和污染型制造商,加强碳政策约束会降低产品碳减排率,且企业会将碳支出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对此政府可提供适当碳减排技术研发补贴以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节能减排,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节能减排的攻坚战中,从中央到地方都纷纷出台有关政策,采取诸多措施节能减排,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节能减排,重点在城市和大企业,难点在"三农",特别像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更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监管中的腐败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对监管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政府的目的是实现社会总收益的最大,而企业的目的是实现本企业的利润最大,由于目标的不一致,企业为追求利润会选择违法经营或高风险经营,从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存在行贿受贿的可能,政府为了防止监督中的腐败行为要制订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文中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条件,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得出了防范腐败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国内外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改造了代理人效率工资中的部分假设,增加了基于信任的“制度化收益”及“匹配收益”两个影响因素,完善了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三阶段信任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家族企业信任关系具有外部性,信任制度的合理设计并有效运用是保障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Conflicting results from previous research rel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vestments and firm performance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investment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 of the firm is introduced as a research tool to examine how IT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ffect firm performance. A theoretical rationale model is th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IT capability is assumed to be an important moderator variable rather than a mediator variable linking IT investments to firm performance, while the time period, the firm size, and the industry type, all recognized as factors influencing performance, are treated as control variables. The model and hypotheses are verified by sample data from leading IT firms in China. The data confirm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IT capability.  相似文献   

14.
双寡头纵向产品差异化市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一个具有非线性需求函数的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研究双寡头市场的演化稳定策略.考虑市场分别存在生产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的2家企业进行的两阶段博弈问题,企业在第1阶段选择策略变量(价格或产量),在第2阶段确定价格的高低或产量的大小. 通过博弈分析,证明了Cournot均衡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制者动态系统,运用演化博弈方法讨论系统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得到了产量策略构成惟一演化稳定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利益的权威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必定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由此便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最终会导致公共政策执行的失灵。因而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不同博弈主体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企业集团化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将博弈论应用于企业集团组建的全过程的观点;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分析了集团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建立了3种博弈模型即吸纳成员企业的重复谈判博弈模型、整合阶段的博弈模型和收益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能为企业联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将劳动力市场看成企业、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SA)、工人三者进行博奕,给出企业和外部劳动力供应机构ELSA的最优劳动力合同。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契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研究了选择何种投资工具和报酬制度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使风险企业家努力工作的前提下,在债权、普通股、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股等投资工具中,何种工具对风险投资家而言最优,通过对模型的数量分析发现,最优投资工具依赖于好的结果是否大于原始投资额2倍而起作用。当上述条件满足时,选择可转债或或转换优先股都是最优的投资工具,反之,以债权形式对风险企业投资成为最优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市场需求服从Wiener过程的开关式EOQ模型的最优存货策略问题。通过分析销售利润的构成因素,建立了企业的平均期望效益模型,运用随机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该效益的具体函数式,并进一步得出了最优控制策略及相应的最大效益,最后针对具体的市场参数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贸易保护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却贯穿整个国际贸易历史。从博弈理论角度,构建两国同时选择的静态博弈模型、重复博弈模型和两国有先后选择顺序的动态博弈模型,对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政策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解释贸易保护政策之所以盛行的内在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政策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