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瓶梅词话》中的被字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论述了《金瓶梅词话》中被字句中“被”的意义 ,认为书中“被”的意义是单一的 ,并没有表原因的意义 ,分析了被字句中的谓语构成情况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认为当时的被字句对动词的要求无论是性质上还是功能上都不是很严格 ,并且认为被字句与补语关系趋向于越来越紧密 ,各类补语的出现是被字句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被”字句在近代汉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字句发展到近代时出现了较之前代不同的变异,特别是在句子主要动词的构成上、句子结构成分的组合上以及形成新的句子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分析总结“被”字句在运用中出现的这些新趋势和特点,可以看出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被字句“被 V 成 NP”,有其特殊的句法表现行为和内在的结构复杂性。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为研究视野揭示,这类被字句中出现“成”的动因是:“成”是一个轻动词,它的嵌入是为了给后面的宾语指派格,但由于在语义上被冲淡,没有能力指派论旨角色,宾语是从由主动词和“成”组成的复合谓语中得到论旨角色的指派,语义上表示“成为”的意思,对“NP 被 (NP) V 成/为/作 NP”这类被字句具有普遍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察一些用于好义的“被”’字句.总结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的动词、动词的宾语、介词“被”的宾语及被字句的语言环境的一些特点,还探讨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变换为“把”字句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7.
剔除被字实义的情况,穷尽研究、分析<水浒传>被字句施动者、宾语的类别、补语的情况、被动词带助词、孤独动词、带状语、否定词在被动句中的位置等九项句法特征.指出<水浒传>被字句使用的复杂化特点、在近代汉语里运用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9.
朱洁雅  梁正宇 《科技信息》2012,(24):201-202
近年来,在各类媒体上出现了诸如"被就业"、"被自愿"、"被和谐"等的新兴"被字句"。此类被字句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结构,采用"受事者+被+不及物动词"为主的结构。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该类"被字句"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并且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事物的本质。语言是文化生活的反映,这一类新兴的"被字句"是在权威压制、利益驱使和业绩、政绩等的威逼下产生的,表达了弱势群体对强权政治的讽刺,对自身遭遇的无奈控诉和对权利、正义、公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汉语历时层面上,“把”字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两种:“把”字前与“把字”后;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上,“把”字句中的否定词有前置趋势,通常都放在“把”字之前。这是由于“把”字句否定词前置式和后置式相互竞争的结果。从语义上看,否定词作为一个情态成分它是句子层面的状语,其语义是和整个句子相关的,和谓语动词的关系远没有“把”字介引的介宾结构紧密,尽管否定词和“把”字介宾结构一样在句中作状语,但由于和谓语动词的关系亲疏不同,反映在句法位置上,就不像后者那样和动词靠得如此紧密。从认知上看,当否定词进入“把”字句时,就意味着受力者没有受到力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得从施力点开始否定,应将“把”也纳入否定词的辖域,表现在句法上就是要处于否定词之后。从语句信息传递准确与快速的交互关系来看,否定词前置的“把”字句有着后置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语序排列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模式,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上古汉语部分被动句是有形式标记的,标记主要有两种:一是浊辅音声母,二是去声。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仅限于自主和非自主相匹配的动词。介词“于”引介施事者在上古汉语中并非是被动句充要条件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2.
藏语的古今演变十分复杂,其中包括动词语法化。语法化只有具备语义相宜性和合适的句法环境才能发生。敦煌藏文里的语法化包括三个静态动词和一个动作动词的语法化。三个静态动词语法化为施动持续体标记和状态持续体标记,一个动作动词语法化为受动持续体标记和结果体标记。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科技英语论文表述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被动语态句子中动作动词的属性,介绍了科技英语论文中几种常见的,易错的被动词态结构的正确表达形式,还为编辑在文字加工中如何恰当使用不同的语态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孝感话的“把”字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产经部,属楚语区。孝感话与普通话较接近,但他存在一些差异,如“把”,在孝感话里用法广泛,可用为动词,介词,作介词用于工具语,处置式,被动向,与普通话与有很大的不同,在普通话中有不同的对应形式。这些用法同出一源,孝感话“把”的特点,显示了“把”在地域上的共域上的共时差异,反映了语言历史演变的轨迹,研究孝感话“把”的用法,有助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其后至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文体结构一直以"四段式"为基础。然而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又决定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经义文体结构在两宋的发展,达到了"冗长繁复可厌"的程度,故而元人对其结构进行了由繁到简的"改造",明代初次开科取士,因沿袭元制,故其经义文体结构依然属于元代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时代,从汉魏至唐宋、元明清,国家逐步建立了著作机构,名称不断演变,功能和职掌变化不大。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出版管理机构,又是图书编纂、搜访、校勘机构。国家著作机构的长期存在,和清末《大清著作权律》制定颁行之际借用古代的著作概念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形容询,动词一般不能与程度副词结合使用,只有心理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等少数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主要的语法特征。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程度副词修饰心理动词的情况相当复杂。与先秦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修饰心理动词的程度副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都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与元杂剧创作的繁盛相比较,元代没有相称的戏曲理论,因而人们在研究元代戏曲时,多注重作家作品,而忽视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事实上,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虽然零散,但只有披沙捡金,就会发现,元人已从关于戏曲文体流变的研究入手,开始了中国戏曲史的初步建构,这一贡献,具有戏曲的早期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大陆法律法规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情态动词的分布及其分布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发现基本情态动词shall,may,must,should,will和can出现的频数较多,因为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人们的义务和权利,权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对其管辖的人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