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我国的有机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林业采伐及加工剩余物、育林剩余物、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有机垃圾)及可用于生物质原料植物生产的边际性土地(包括宜垦和宜林的荒地、现有的能源林地与农地)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与分析,分别提出了它们的资源量及可经济收集量。按2007年生物质产出现状与潜力,中国生物质资源的年产能为9.32亿tce,其中有机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分别占41.1 %和58.9 %;预测2030年生物质原料资源的年产能为11.71亿tce,其中有机废弃物与边际性土地分别占48.3 %和51.7 %。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保障为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秸秆资源、农林剩余物,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等,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综述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主要生物能源产品及其转化技术,介绍了我国对各种生物质能源产品从目前到2050年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且从政策、技术、环保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物燃料:于草、渣滓样样有用 生物燃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主要指薪柴、农林作物、农作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的生物燃料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每年消耗矿能的20倍。  相似文献   

4.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压块燃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农林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压块燃料是一种新颖的能源,可起到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林废弃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很强的开发潜能,可望用于回收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农林废弃物能够在重金属去除方面提供参考,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农林废弃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农林废弃物作为吸附剂的吸附机理、有效结构、影响因素,并对后期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农林固体有机废弃物是很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质地松散,压缩可使分子间致密紧凑,节约空间,便于储运和加工利用.因此,有关农林固体有机废弃物压缩成型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简要介绍了农林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类型及压缩成型研究现状,对压缩成型原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使用比较广泛的3种成型工艺即常温压缩成型、热压成型、炭化成型分别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类型压缩成型设备的差异,总结发现有关农林固体有机废弃物收集、成型前处理、压缩成型、后续深加工以及应用专属性评价等全过程管理与技术体系还不完善的地方,展望了今后压缩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几千年来的农业是以生物质的作物果实和畜禽肉蛋奶为生产对象的,而占生物量60%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只是“农业废弃物”。现代生物质转化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及所有可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并再获大幅增值。这是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中保护环境,并生产种类繁多的绿色产品。因此,农业在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应将“非粮生物质”纳入农业生产系统,由“半生物质农业”或“部分生物质农业”发展到“全生物质农业”或“全生物质利用农业”。  相似文献   

9.
日前,浙江省首个以农林废弃物为燃料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发电厂锅炉在龙游点火。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厂是省内第一座(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发电厂,是浙江省生物质能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0.
几种生物质材料的保温节能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实测了锯末、谷糠、花生壳等几种农林加工"废弃物"以及保温砂浆颗粒的导热系数,比较了几种生物质材料、复合保温材料与石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等热工特性,讨论了生物质材料用于中国农村建筑保温隔热的方法及节能减排潜力.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农村建筑保温节能中因地制宜使用生物质材料,效益显著,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华东科技》2010,(7):42-43
进入21世纪,为了推动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王涛院士通过对"全国主要生物质液体燃料木本植物资源的普查、研究与开发",筛选出可以作为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的主要木本能源植物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农林生物质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为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化提供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大约在21世纪后期将面临常规油气资源枯竭的问题。在经历了生物质(以薪柴为主)、煤和石油三代能源之后,不得不转向寻求可供利用的第四代能源。这不仅要在技术和蕴藏量上能够满足人类  相似文献   

13.
<正>《林产化学与工业》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共同主办,为全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学术类期刊。报道范围是可再生的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加工与利用,包括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天然活性成分和制浆造纸等,主要包括松脂化学、生物质能源化学、生物质炭材料、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胶黏剂化学、森林植物资源提取物化学利用、环境保护工程、木材制浆造纸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和林产化学工程设备研究设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3年和2017年在陕西农村地区开展的两期纵向田野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劳动力转移视角下农户生活用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农户生活用能以液化气和电力为主,而陕西农户则以煤炭、电力、薪柴和秸秆为主;劳动力转移中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是促进农户生活用能从生物质能源向商品能源转变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转移人数及转移负担人口则是主要抑制因素,社会人口-经济特征、能源可获得性及区位特征诸因素均构成农户生活用能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户选择不同生活用能结构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揭示了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用能结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陕西地区从传统生物质能源向清洁商品能源转变受农户社会人口-经济特征、能源可获得性及区位特征诸因素的差异影响不容忽视;农户科学用能教育及引导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科技界声音     
现在,生物质能源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传统概念将生物质能源归属于能源工业,忽略原料生产和收集的特点及复杂性。这种落后的观念最可怕。事实上,如果将每年可用于能源的4亿吨作物秸秆用起来,发电量可相当于2个三峡电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石元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4]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地区经济贫困、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质能源过量消费成为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对贵州省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实地调查显示,户均生活能源消费量4072.239kgce,人均消费1018.060kgce,农户对薪柴的依赖程度高,部分村寨耗薪量占人均能耗的80%以上;煤炭作为辅助能源,其消费量也达1656.42kg。在喀斯特特殊环境背景下,大量的生物质能和煤的消耗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村寨空气污染,加重了农户经济负担。在今后能源建设中应积极推广省柴节能灶具、开发替代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李威 《广东科技》2013,(9):57-58
马隆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科技部"生物质能源专项规划"专家组组长,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  相似文献   

18.
 新近发展的生物质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在安全处置废弃物的同时,可实现生物质分离、分质和分值化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环保、循环处理生物质废弃物上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成为新型绿色工程技术。通过发展和完善适于不同类型废弃物的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系统,一个以生物质基的新能源、新肥料和新材料为关键产品的新兴生物质产业呼之欲出。基于天然有机质的结构-功能关系、颗粒有机质的团聚体强化作用和生物质炭材料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等3大原理,生物质产业提供了改良土壤、化肥替代和环境治理的新型农业资源,而服务于未来绿色农业发展。中国废弃物生物质产业可达到3亿t生物质炭材料规模,其发展需要新的生物质科技与工程学科的支撑,需要工程技术的研发创新和相关标准制定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辽阳地区农村新能源的资源现状、开发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秸秆薪柴和畜禽粪便作为辽阳地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将成为未来农村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原料。目前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清洁能源供应不足,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建设资金不足,资金注入渠道狭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必须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制订发展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技术保障和服务体系,确保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路 《天津科技》2007,34(2):12-13
1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农村的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生物质能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高品位能源,可替代各种常规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是我国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