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各项防雷工程设计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在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之前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能够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也是当前雷击灾害评估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文针对前期勘察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科学开展雷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杏容  陈思敏 《科技资讯》2011,(5):64-64,66
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有效进行雷击灾害防护的一个重要前提,已在全国各省市较为广泛的开展.本文简要阐述了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和依据,并讨论了评估标准中涉及的基本参数、数据,探讨了风险评估的程序开发与应用,指出目前风险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建立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雷击风险评估队伍,有利于风险评估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支秉毅  林念萍  陈晟 《科技资讯》2011,(20):160-160
雷击风险评估是现今防雷管理的新要求、防雷工作的新增长点。本文先立足于风险评估的基本想法,从理论上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进行了探索,然后分析了开展此工作的目的、分类和作用,积极探索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途径及对策,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此项业务的快速开展。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两年一直从事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在实践中,体会了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所取得的成效,也发现一些制约着雷击风险评估发展的因素,现主要从雷击风险评估资质(格)管理、模式、报告书、资料来源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5.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和现状评估三种.通过对基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以浙江天晨胶业雷击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为例,提出要根据社会需求,强化雷击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要加强上级相关部门对基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陈统明 《广东科技》2012,21(15):206+188-206,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愈加的认识到雷击防护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雷击风险评估也成为现阶段雷电防护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据常年从事雷击风险评估的工作,在获得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影响雷击风险评估的因素,因此简洁的阐述了雷击风险评估的定义,基本思路以及其根据,并且对雷电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做出了分析,并指出目前的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苏柏成 《广东科技》2013,(10):169-170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工程的重要设计依据,关系到防雷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的防雷技术标准,分析了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期勘查工作,并且指出了其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赵继锋 《科技信息》2011,(5):274-274
雷电灾害也是一种风险,防治雷电灾害就是要降低或消除雷灾风险,对易遭雷击的建筑进行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合理的防护措施。因而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评估方法多是对单个建筑物或其电子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是局部(单项)的雷击风险评估,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是需要进行区域性的系统风险评估。本题目是对以前(主要是IEC62305-2)评估标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环境因素对区域性的雷击风险评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环境因素对区域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各地防雷陆续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作为刚起步并迅速发展的一项新的防雷业务,通过实际工作,发现在对建设项目采集土壤电阻率信息、选取线路保护措施Kp、位置因子Cd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雷击风险评估的前期工作,该文对现场勘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建筑物内电子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风险因子,介绍了对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进行风险评估分级的步骤。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风险评估分级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中海石油玉窖LNG卫星站在揭阳市玉窖镇落成。LNG卫星站一般是特指天然气液化站,作为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适应性强、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受中海石油揭阳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委托,我所承担了该站建设前期的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本文特就该站的实际情况,浅谈应如何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风险评估的定义,给出了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得出了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等级,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点,指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递进性的过程.其中致灾体识别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关键环节,易损性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风险区划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宋平松  刘伟 《广东科技》2012,21(13):96-97
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很多,绝缘架空线还可能引起雷击断线事故,线路防雷一直是电力系统防雷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通过分析雷击导线原理,探讨了现阶段的防雷措施,同时对雷击故障线路进行了故障定位。通过故障定位不仅可减少巡线人员负担,及时隔离故障发生区段,尽快恢复费故障区段供电,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综合经济损失,因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是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雷电灾害风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为燃气行业防雷减灾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以德清-嘉兴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南郊站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分析其雷击环境、工艺流程、服务设施等特性,简化评估模型,进而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现有防雷措施下,站场工艺区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值远大于风险容许值RT=1×10-5,雷击风险主要是由雷电直接击中工艺区和雷击相连服务设施产生危险火花放电而触发火灾或爆炸造成的物理损害风险分量RB和RV所引起的。由此提出高效的防雷完善措施,将人身伤亡损失风险控制在可承受风险值以内。  相似文献   

18.
笔者依据GB/T21714.2-2008有关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现场调研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这套方法对其他钻井平台、油气生产平台、FPSO等海上油气设施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雷电灾害防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数据、结论可以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制定雷电灾害防护的防护设计与方案,与此同时节约成本,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雷击灾害风险中,损害和损失类型的分析,得出各类因子如何影响雷击灾害风险值,从而有针对性的降低风险因子,提高雷电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高校勤工助学的重要场所。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对贫困学生和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并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