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桥面铺装存在的主要病害及其重要性,鉴于目前桥梁桥面铺装的施工多采用一次性铺设的施工方法,而对桥面铺装在不同施工顺序下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却比较缺乏,作者通过选取不同跨径,不同跨数的桥梁对桥面铺装层的施工顺序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对铺装层上缘应力变化进行对比,得出桥面铺装层的不同施工顺序对铺装层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合理的铺装层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2.
钢桥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高温是造成钢桥桥面铺装早期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掌握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分布规律,便能选择适合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特点的铺装材料,从而能够推迟早期破坏的发生。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以傅立叶传热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资料,运用有限元手段,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场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分布规律。研究后发现,钢桥面铺装层内温度场变化与路面温度场变化并不相同,较路面温度变化更为剧烈,温度条件更为苛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道路温度场理论并不完全适合钢桥桥面铺装层,在进行钢桥桥面铺装层设计时,不能按照当前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简单地按照路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钢桥桥面铺装设计中,更应注意高温问题。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力学计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桥面铺装是桥面行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桥面铺装的受力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沥青路面,沿用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较准确地揭示桥面铺装的真实受力状态。文章将桥面系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作为统一的力学计算体系,研究了桥面铺装体系的力学特性和分布变化规律,为桥面铺装层体系设计和选材提供理论依据,达到改善铺装层受力和延长铺装层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炳红 《科技信息》2009,(5):319-320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在总结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施工操作,对桥面铺装层养护中出现的病害,养护单位如何更新现有的桥面铺装,怎样预防桥面铺装层的损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迅猛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大跨桥梁已很普遍,但桥面铺装层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对桥面铺装层一般很少有专门的设计。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铺装层破损问题也愈加普遍。这不仅影响了桥面的美观,妨碍了正常交通,更易造成交通事故,桥面铺装层的损坏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病害。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破坏形式和原因,提出对桥面铺装层破损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桥面铺装的力学分析及病害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桥面铺装的破坏是高等级公路桥梁最为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如何提高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成了桥梁工程中重要的课题。针对实际情况,文章分别对桥面铺装层和粘结层进行力学分析,探明桥面铺装层和粘结层破坏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预防破坏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筑红 《科技信息》2009,(18):287-288
文章针对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损坏现象,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结构损坏的原因,提出了桥面铺装的结构功能要求。同时,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分析出防止桥面铺装层损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这一世界性难题,以傅立叶传热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运用有限元手段,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场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气候条件下,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最高温度远高于道路,并且钢桥桥面铺装层的高温作用时间长,温度波动大,正负梯度转化快,不同深度处最高温度的温度滞后现象不明显;钢桥桥面铺装层内的温度场变化较路面更为剧烈,温度条件更为苛刻.因此,在钢桥桥面铺装设计中,铺装层的高温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交通事业蓬勃发展,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往往被疏忽,本文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破损的机理,提出桥面铺装层修补及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环境温度下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弹性模量和厚度变化对铺装体系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层的厚度对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受力影响不显著,粘结层的弹性模量对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对于防水粘结层材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和线弹性断裂力学,简化了桥面铺装层及桥面板体系的力学模型,建立了修正的剪滞控制方程组.将模型裂缝区及远场的应力、位移条件合理转换为所建立计算模式的求解边界条件,进而得到了桥面铺装层和桥面板各子层的位移分布函数.运用能量法则,考虑温度效应对桥面铺装层的影响,得到了桥面铺装层破坏应力的解析解.运用该计算模式对某桥桥面铺装层的破坏进行了仿真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桥面铺装结构在交通荷载和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复杂的层间受力状态,探究层间受力与各因素的响应关系,定量计算不同工况对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权重,最终得到基于实际工况下桥面铺装层层间工作状态,达到指导桥面铺装层间的设计、施工及检测目的。以北方寒冷地区的典型桥面铺装结构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引入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的有限元软件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分布特征。选取桥面铺装层在实际工作中层间剪应力影响因素中的桥面铺装层厚度、模量、桥梁纵坡、桥梁圆曲线半径、气温、超载6个主要实际工况,以最不利荷载位置为计算点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铺装层层间力学行为。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层次-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工况条件对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引入桥面层间组合工况评价指数I,建立基于实际工作环境下桥面铺装层层间组合工况分级标准,评价其层间工作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和桥面板层间承受很大应力,桥面铺装层层间最不利荷载位置位于力学计算模型(1.0δ,1.5δ,0.11m)处(δ为轮胎当量半径);6种实际工况对层间影响程度差异明显,温度对层间剪应力影响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6.56%,铺装层模量的影响最小,仅为5.53%;组合工况分级共分3个等级,将评价指数I在0~50划分为1级,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较差,层间剪应力代表值为0.26 MPa;3级时评价指数I为80~100,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力学近似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粘弹性损伤模型的能量转换方法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应力场、应变场及损伤场分布状况进行研究.依据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体系复合结构的应力场、应变场和损伤场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规律以及疲劳裂缝的形成机理,推导出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疲劳性能方程和车辆轴载换算公式.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所建立的疲劳性能方程以及轴载换算公式对钢桥面铺装层使用寿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实体工程,针对混凝土梁式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模型,并通过对不同位置铺装层应力的分析,确定铺装层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分析此处铺装层体系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确定控制铺装层破坏的力学指标,为桥面铺装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钢桥面铺装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特别是一些特殊桥梁,对桥面铺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分析了大纵坡、小半径钢桥面铺装的施工特点和使用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解决方案.ERS钢桥面铺装主要由环氧黏结碎石层(EBCL)防水抗滑黏结层、树脂沥青混凝土(RA05)整体化层和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表面功能层组成,各层功能明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ERS钢桥面铺装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施工和易性.该方案在杭州湾大桥海中平台匝道桥成功应用,解决了大纵坡、小半径钢桥面铺装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郑国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5):672-674
文章首先针对桥面铺装层的受力机理作出简单的分析,然后就刚性桥面铺装层,分别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计算分析,得出它们各自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刚性桥面铺装层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位于桥面板与沥青混合料铺装层之间的粘结层与防水层对于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与寿命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常用桥面铺装粘结层与防水层所用材料的优缺点,认为热喷SBS改性沥青与石屑所形成的粘层防水层能够很好地满足桥面铺装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混凝土桥型桥面铺装在实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系统的力学分析,确定不同桥型的临界荷位.从抗剪角度提出进行铺装结构设计时可采用的力学控制指标、桥面铺装层混合料抗剪参数标准以及桥面铺装设计流程,并给出桥面铺装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或建议.基于此,从铺装层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角度提出了七种桥面铺装层结构或材料组合方案,并在申嘉湖高速公路四个混凝土桥梁上铺筑试验段.从目前观测结果看,所有方案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桥面不平度的车辆动载对铺装层应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梁在车辆随机动载作用下,桥面不平整度对铺装层控制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具有典型性的双自由度1/4车辆模型,考虑车轮的随机动载作用,建立车—桥—铺装层耦合振动的实体模型,研究了铺装层不平整度以及车速变化时,铺装层控制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铺装层的应力极值响应相比于跨中节点的应力时程响应,不仅可以反映车辆荷载的随机性,还能够抓住结构最不利响应;同一不平整度下,铺装层内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响应曲线峰值的放大系数非常接近;当桥面平顺性一般及较差时,铺装层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相比于桥面绝对平顺时增大了1倍多。通过对桥面铺装平整度进行测量和评估,可一定程度上把握铺装各项控制应力的变化情况,可较为直观和方便的实现对铺装层的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20.
张巅  舒坦 《科技资讯》2010,(19):117-117
文章首先桥梁铺装层的现状,分析了桥面铺装层常见病害及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