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与农业的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相联系,并以成都平原双流县农业产业化实践为例,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及农业发展的较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现实状况和农业产业化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认为,乡镇企业布局要适度集中,通过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和小商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高层次小城镇,提高现有小城镇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转换城市机制,完善城市经济结构,用市场法则取代行政原则,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118-118
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地制约着我市农民的增收、影响着农村的稳定。本文论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引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宏观经济环境、农民自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户籍制度、"留守老人"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本论》的相关知识,数据和折线图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再以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必须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运用推拉理论、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及刘易斯理论研究分析,得出剩余劳动力形成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四川省的现状及其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分析现阶段产生这一状况的制约因素.最后得出怎样加快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的前提,良性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要的外推力。基于中国的现实,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稳定推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匹配。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大。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介绍及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由于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问题、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问题转制约了皖西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加快皖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拓展农业就业空间;二是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扩大本地就业;三是加快城镇建设;四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六是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河北省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提出了"五元经济结构"的假设,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兼业型转移”是现阶段的一种过渡模式,“专业型转移”才是长远的目标模式。在考虑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时,重点应放在农村,通过农业的发展,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乡镇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潍坊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与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的6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潍坊市内部各县市区之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发现转移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深入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应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与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来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粮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这对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随着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的深化,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在不断变化,而剩余价值生产的变化又决定着劳资关系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有其体制根源,如人为地限制某些职业的竞争人数,使愿意者不能加入;增加某些职业的竞争,使其超过自然限度;限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因此,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在此过程中,应有所“为”,国家必须进行一系列现实的制度性安排:取消户口歧视,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就业歧视;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8.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武陵山区农业劳动力剩余及转移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为、有效、有限转移的基本思路,即转变转移观念、创造转移条件、健全转移机制、优化转移主体、调整转移流向、改善转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