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在36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获得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他认为我们将在2024年前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行星。马奇斯的预测立基于最近取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4.
一名名为维克多·肖尔的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在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上发出警告说:一颗名叫2004MN4的小行星可能于2035年撞击地球,将生命从这颗行星上彻底消灭。维克多说,目前许多天文学专家都将2004MN4小行星视做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科学家最初预言这颗直径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左右撞上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科学家们发现在大约39光年外存在一个温度适宜,但质量稍大于地球的所谓"超级地球",它围绕一颗质量比太阳稍小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4倍,但质量是地球的7倍,这一特点暗示其可能由岩石构成,并且有着很大的金属内核。这个超级地球编号LHS1140b可能是天文学家们搜寻地外生命最佳的候选目的地之一。取得这项发现的国际研究组  相似文献   

6.
<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从小就被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里,但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们指出,月球和木星、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为此,他们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将月球重新定义为行星。月球做了那么多年的地球卫星后真的要升级?科学家要求重新定义行星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冥王星“新视野”号探测任务主要研究员阿兰·斯特恩及其5名同事撰写了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1年11月24日报道。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000多颗天外行星,哪些行星上可能具有外星生命。堪称是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为了寻找“宜居行星”和可能的外星生命,一组国际科学家已经发明设计出了两套评估指数——“地球相似指数”和“行星宜居指数”,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些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另一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行星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10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相似文献   

9.
那些神秘讯号来自这颗行星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电影《星际穿越》中的末日变成现实,那么哪里才是人类的宜居地?或许现在不用担心了,因为英国的科学家们在不久前确认超级地球“格利泽581d”的存在,它也许能成为人类潜在的太空移民基地.据报道,天文学家几年前发现一颗距离地球约20光年、环境如地球一样符合孕育生命条件的行星“格利泽581d”,为科学界搜索“宇宙生命”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温暖的阳光便被视为地球生命繁衍生息的一个关键要素,但而今天文学家表示没有恒星光照的流浪行星仍有可能存在生命。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色彩,但这些行星可能为科学家提供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的机会。法国波尔多天体物理学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雷蒙德对生命如何在流浪行星上形成进行了研究。雷蒙德表示,一个自由飘浮版的地球如果想孕育出生命(至少与我们类似的生命),就需要存在液态水,而行星需要保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有关宇宙中生命的观点,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人类是宇宙中生命发展的特例。例如,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厄恩斯特·迈尔认为,无论宇宙中有多少亿颗行星,产生生命的几率都极小;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布朗在《罕见的地球》一书中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使有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行星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和其他行星撞击后形成的,但是对地球和月球岩石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月球在化学性质上为何跟地球如此相似呢?对月球岩石成分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成分,这个分析可能会助于解开月球形成之谜。以前的假设认为,在地球刚刚形成时被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从侧面撞击。这颗撞碎的行星由此形成的大部分残骸和部分来自地球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地球的圆盘,这个圆盘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很多证据都支持这个假设,当时形成的月球温度很高,使轻元素和水沸腾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我们的宇宙财富似乎又增加了一些,因为近期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领导一项研究发现,在一颗近距离"巨蟹55"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主要由钻石组成的超级行星——巨蟹座55e,这颗距离地球仅有40光年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两倍,质量则约为地球的8倍,其三分之一可能由纯粹的钻石组成,因而被归入"超级地球"的行列。2011年时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巨蟹座55E"从恒星的面前经过,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LPL)的一支独立科学家小组,预测到一颗海王星大小的神秘行星环绕太阳运行,其质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潜伏在冥王星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约是冥王星与太阳轨道距离的25倍。该区域充满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这颗假设行星被称为"第9行星",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这颗天体可能是太阳系第10行星。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以来,科学家们连续发现了不少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截止去年底,这样的"系外行星"已被找到了不下30余颗.人们不禁要问,在浩瀚的银河中究竟有多少行星呢?我们的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吗?它的产生是一个奇迹吗?要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太阳系是一个典型的行星系统,是解释系外行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火星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人类最感兴趣的行星,它的环境曾经与地球非常相似.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2012年8月6日以有惊无险的复杂过程登陆火星,之后一直在火星表面忠实地进行着探测工作.如今,它正在向地球发回越来越多的探测信息,人类也正在为它在火星上做出的每一个发现而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9,(7):70-71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人类天文学观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遥远的年代。当时的天文学家们以神秘的方式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台,这些古老的天文台显然考虑了星座和行星等天文知识,并巧妙地表明它们与地球每年绕日飞行存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至少还藏着两颗迄今为止人类未知的行星.根据测算,这些行星的存在或能为外海王星天体一些奇怪的轨道扰动提供解释.理论认为,存在于海王星轨道外很远处的这些天体,应该是以随机的方式分布.  相似文献   

20.
<正>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宜居世界和地外文明。但是,为什么地球人类一直未能看到或联系上地外生命呢?对于著名的"费米悖论"所提出的这个谜团,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或许是地球气候变化阻止了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的联系。"费米悖论"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恩里克一费米提出。该理论认为,地外文明存在于宇宙之中,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