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物是怎样到达胃部的?当我们用牙齿将食物嚼烂后,舌头就会把食物推到嘴的后部,随后食物到达去往胃部的通道——食管。在那里,充当气管盖子的会厌软骨已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阻止食物因为走错路而进人肺部。于是,这些黏稠的食物便会缓缓地流进我们的胃里,整个过程要花9~13秒。接下来,胃部就能通过消化作用,将食物变成可以进入血液的化学物质,给身体提供能量了。  相似文献   

2.
请问你是人吗?“废话,我当然是人啦!”你自信满满地回答。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科学家发现新生婴儿的体表和肠道内几乎都是无菌的。可是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各种细菌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安家。不出几个月,可爱的小baby就会变成“细菌人”。怎么听着这么可怕,那他会不会被细菌吃掉?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日渐激烈,如果人们不 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容易产生身心疲劳感,即人们常说的“活得累”。 心理学家认为,疲倦是人体对外界压力的自然反应,是健康状态已处在警戒 线的信号,机体已经用红灯在警告我们了。例如,情绪紧张焦虑可导致出汗、心悸、 呼吸急促等现象;情感打击会使人感到沮设;劳心的工作会使人感到精疲力竭。这 些不良情绪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能量过度耗损,以至使 人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科学探索》2014,(4):F0002-F0002
科学很简单,只需开动脑筋,活动手指,就能让我们身边的东西发生十分奇妙的反应。现在,就让我们擦亮眼睛,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5.
仑文 《创新科技》2005,(10):14-17
我们可以事先武断甚至走极端地把道德定义成:道德的行为就是不能给你带来眼前好处的行为。比如,有人落水,你为救他而献身,或与一个抢了别人东西的歹徒搏斗受了伤,这时,我们很难说你是自利的,就是说在你的理性考虑中,你很难考虑到如果活下来,你的英雄称号会在你的效用函数中占多大的地位。这是我们就极端而言的,用以反驳另一种观点: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谈道德,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从经济学阵营中来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往往强调要道德干什么,有市场经济就够了,市场经济会在竞争中自然产生出道德机制、道德规范来。应该说,我在许多方面与他们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甚至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数学家,但都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已经知道了绝大多数人的交流仅限于第一层——交流双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只是简单地互致问候而已;到达第二层的交流与第一层有所不同,开始交换彼此所知的信息了;而第三层交流与第二层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因为交流双方开始冒险了,他们在冒险交换彼此的思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人评判、指责我们的思想。当我们的思想常常被某些人评判后,今后或者我们就会对这样的一些人"敬而远之"或者实在无奈之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  相似文献   

8.
张恒 《科技智囊》2003,(12):51-51
企业上ERP就面临风险,就意味着把以前的管理模式推倒重来。我们的主张就是用户和软件厂商双向靠拢。靠拢也是有比例的:20%向用户靠拢,80%向和佳靠拢。希望企业能摒弃管理中原始的模式,特别是靠人来决策的管理模式。我们并不要求企业实施ERP一次到位,可以采取分步实施,尽量降低风险。同时我们也采取台阶化的原理,太先进的管理模式让企业一次迈到位也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10,(5):90-91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班或放学回家,脱去外套,急于去洗手,可刚触摸到水龙头,就听到“啪”的一声,一阵刺痛感把手“推”了回来;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与人相见常要礼节性地握握手,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扎般刺痛,手会不由自主地往回缩,不免闹点小小尴尬。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1,(4):20-21
布拉弗兰岛位于波罗的海中,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小岛,传说带走岛上的石头便会给人带来厄运。不少带走岛上石头的人,最终又将石头送还到岛上。2004年5月13日,就有一人把几百公斤被风和海水抛光的石块运到瑞典的奥斯卡山市市政厅门前,同时还附带了一封信:“这些石头是我们从布拉弗兰岛运来装饰我们的新房子的,但几年过去了,它们却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悲伤和不幸……请帮助我们把它们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08,(4):54-59
从笔记本电脑到汽车,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电器产品都用到了稀有金属。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持续增加,导致价格不断上升。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听到担心稀有金属枯竭的声音。但是,虽然叫做“稀有金属”,资源未必就一定稀少,因此,目前还不必担心稀有金属枯竭。针对不少人对稀有金属的误解,本文全面介绍了稀有金属的定义、用途以及现存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技》2012,(5):34-35
在采访浙江省农副产品生化制造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过程中,我们最深切的体会之一是团队成员创新思想发生的“生化”反应。这一反应的成果就是团队提炼出并贯穿始终的“灯塔”理念。团队领头人浙江科技学院毛建卫教授告诉记者,团队的理念源于“海上灯塔”。如果理念、文化和创新成果是团队前进的一座灯塔,那么,我们就用团队的合作(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自己)与团队的力量(像茫茫黑夜里如果十八个成员都聚在一起就会像一盏巨大的明灯)去点亮灯塔。我们就此理解为,通过团队的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点亮科技创新的“灯塔”。  相似文献   

13.
现在空调机已普及到每家每户,因而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人只要一进空调房,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人体内本来就已安装了一台"空调机",所以无论是冰天雪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我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37℃左右。如果体温不恒定,我们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便会无法正常进行,人就会生病,甚至丧失生命。那么,我们体内的这台"空调机"是如何运作  相似文献   

14.
每当要参加重要的考试或新换工作时,有人会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胃部不适,甚至会患胃溃疡。为什么没有直接损伤胃的组织,只是因为精神压力就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的身体在面对精神压力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反应,这种反应是面对紧急事态为保护自身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但是,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处于焦虑、精神紧张等状态的时间过长,这种身体的自然反应就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育观念学说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也使我们基础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感到困惑与茫然——传统教学的精华要不要继承?新课程幌子下的一些浮夸、浮躁之风以及形式主义是否可以取缔?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一课一得。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只要我们细细留心就会发现“真情与关爱”就在我们身边。在家有父母的关爱;在校有老师同学的关爱;在社会有叔叔、阿姨的关爱;那么如何把这种“关爱与真情”牢记心中又能更好地写进作文里呢?  相似文献   

17.
barbara 《世界博览》2013,(21):84-84
天文台一早放话,表示天兔是60年来本港第二最强台风,威力仅次于1979年的荷贝——当年这个台风令12人死亡,800人无家可归。 香港人总盼望大风。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就可以有一天的假期了;然而很多大型台风都在晚间登陆.翌早减弱,令大家少了一天突如其来的假期。不过能减少对大众的影响,倒是好事。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调侃有种“李氏力场”保护香港——放假会股票停市,各行各业的生产力亦会降低,于是网上流传我们的首富李嘉诚研发出“力场”来挡住台风来袭。当然这都是说笑的,如果人力真能控制天气,天灾就不会为人类带来伤亡了。就像上月底出现的“怪兽台风”夭兔,可以挡得住的话,不止纾缓了机场几日的大混乱.亦能救同廿一条人命了。  相似文献   

18.
《华东科技》2011,(8):74-74
问:为何有些气味令人生厌? 答:气味会引发强烈的反应.而每个人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天竺葵的气味,其他人则只要想到它就觉得恶心、但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已发现,有些东西普遍令人生厌,这些东西包括腐肉和人体排泄物等许多气味难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由于工作、读书、考试等压力容易造成失眠、头痛等症状。据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脑疲劳的状态下,人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等心智活动难以正常发挥的恶性反应。同时,长期脑疲劳,还会出现失眠、踺忘、抑郁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由此可见,脑疲劳会严重地影响到人的智力潜能的正常开发。过度的脑疲劳,还会导致心脑血管及精神疾病,严重地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我们中国人曾长期受穷。虽然我们有“人穷志不短”的格言,但无法改变“穷就会落后,而落后就会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有骨气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积贫积弱的面貌而奋斗、牺牲,从英雄、伟人、领袖到我们这些平平常常的中国人无不如此,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