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群友 《广东科技》2010,19(16):73-73
全文探讨GPS RTK技术在电力测量中的作业模式,针对GPS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RTK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内容根据笔者从事电力线路测量的经验及长期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期望给予同行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线路道岔护轨调整片使用过多,且护轨垫板台板鸭嘴搭接轨面较短,造成线路护轨及护基轨不稳定,给线路的正常行车造成安全隐患;本研究通过长期的线路道岔调查、分析,总结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以线路道岔实例为参考进行说明,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计算,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梁向东 《广东科技》2013,(20):43-44
随着电力配网技术的发展,一些常见的故障,如由自然灾害、外力破坏、树木等引起的配网故障,对配网线路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这些故障给予相关的防范措施,将故障的发生机率降低,从而提高配网线路的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10kV配网技术中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分析各自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灾害、外力破坏、树木等导致的常见故障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力线路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GPS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作业流程和实施步骤,并探讨了RTK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琛 《科技资讯》2009,(28):78-78
本文以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RTK技术在电力线路相关的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及控制测量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全文是电力线路工程测量中相关关键技术的凝练和浓缩,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电力线路的相关测量实践。  相似文献   

6.
RTK在工程测量中可作控制测量、地震放线、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等.RTK的作业模式主要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本文从电力线路测量、电力线路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三个方面来说明电力线路测量中的RTK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世明 《广东科技》2013,(14):54-55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电力线路分布日益广泛,其中线路设计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电力线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每个地区因为环境不同,线路设计也有所不同,所以要加强电力线路设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电力系统变得格外重要,为了适应更大面积的电力需求,我国对电力线路实施了多方面的改造计划.但由于技术条件有限,我国电力线路改造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电力线路危险点、危险源等实施有效的控制,提高整体电力的运作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220?kV电力线路改造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璇 《广东科技》2010,19(24):122-124
为提高线路检测效率,实现线路的自动化管理。本文阐述了电力线路巡检技术的传统方法,结合实际电力线路巡检工作,对GPS定位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GPS技术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以实现线路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输电就像是"电力高速路",具有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覆盖范围广、损耗低、占地少的显著优势。在施工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跨越各种已建的输电线路及公路、河流等在所难免。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介绍了跨越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以±800kV溪浙线N0122-N0138架线区段中的N126-N127跨越为例,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线路交叉跨越施工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韦晓明  李永栈 《广东科技》2012,21(19):52-53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正是为了保障电网稳定性、安全性的第2道、第3道防线。从系统结构、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某市级电网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现状,总结其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其他拥有类似网架结构的地区电网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用于城市电力电缆设计的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电力管道的特殊要求,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敷设电力管道工程设计的步骤,阐述了工程勘察所包含的内容和主要技术要求,分析了水平定向钻进轨迹的二维数学模型,归纳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并简要介绍了管道荷载计算和管材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栽杉保阔育林法(A)10年生林分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进程,并与传统育林法(B)的林分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0年生林分的平均年生长量指标均达到“速生丰产林”的标准,但B大于A。A基本形成人工与天然的针阔混交林;在幼龄阶段胸径生长A慢于B,林分进入壮龄后A逐渐赶上和超过B,林分在壮龄末期(9年生)以拍胸径连年生长量均下降,但A比B下降幅度小;树高受育林方法的影响较小。经预测,A的林分总蓄积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旅游的农民培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种植生态经济林、发展观光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技术与示范一生态农业旅游必需有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根据试验区和试验辐射区的经验,探讨了农民培训的必要性,提出了农民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及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在不同领域的各种产品都在使用变频技术,变频技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IPM智能功率模块是集驱动电路、欠压、短路、过热等保护电路于一体,结构简单、损耗小、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变频技术的核心模块。IPM智能功率模块的不仅使系统的设计时间缩短而且还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使系统的硬件电路变得简单,缩小系统的尺寸。但IPM内部不含防干扰信号的隔离电路和浪涌吸收电路,为了使智能功率模块IPM能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设计IPM的外围驱动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李岩 《科技导报(北京)》2022,40(15):104-112
极端天气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电缆状态的在线监测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监测线缆温度和应变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应用到电力灾变检测中的可行性,结合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在现场运行的BOTDR系统对实际OPGW线缆的监测情况,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验证了利用BOTDR技术的测试装置对OPGW线路及周边环境实时监测的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满足电路线廊环境灾变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小型无人直升机作为动力设备,既有一般直升机的灵活操控性,又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无人操作,安全风险小、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得到广泛应用。在输电线路工程实际运用中解决了河流封航、进度、安全、环境破坏的关系,降低了施工费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深部突出矿井在瓦斯治理与循环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利用及热害治理方面的发展现状。以首山一矿为例,提出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发电-集中制冷-热害治理的闭环系统构架,以实现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研究了首山模式下大采高单一低透突出煤层“一面多巷”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了分源网络化瓦斯立体抽采技术与动态调控技术,实现了瓦斯治理与抽采的高效协作;分析了瓦斯发电设备与制冷设备联合运行过程,实现了深井热害的有效治理。建立了首山一矿发电并网示范工程与矿井降温示范工程,实现了瓦斯资源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统一,形成了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模式,可为国内类似矿井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白花菜子四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白花菜子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菜子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氢氧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来评价白花菜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四种白花菜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CAEE)甲醇提取物(CME)石油醚提取物(CPEE)二氯甲烷提取物(CCE);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MECAEECPEECCE。白花菜子提取物各种方法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MECAEECPEECCE,与总多酚含量顺序一致。结果表明白花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白花菜子甲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且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作抗氧化药物或食品添加剂,因此有必要对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体内抗氧化活性和机理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降低煤矿粉尘浓度的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矿粉尘的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出多种效果显著的降低矿井粉尘浓度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