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天然草地资源退化严重,对其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但传统的天然草地管理由于缺乏一个空间数据和图象数据结合的技术平台而受到制约。本研究以兵团农七师131团草地资源野外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该团天然草地资源进行数字化工作,将天然草地资源分布、利用现状、环境条件、生产力状况等属性数据和矢量化后的电子地图(1:50000)连接起来,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可以实现该团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管理过程当中的数据输入、查询以及后续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市特区拥有天然草地地3253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0%,占全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是我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生态天南地北的恶化,特区天然草地沙化退货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畜草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摹建设滞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市天然草场改良补播和人工草地面积的逐年增加。草地管理和种草地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天然草地土壤性状特征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通辽市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天然草地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并归纳出通辽市天然草地土壤性状特征:(1)天然草地土壤质地偏砂,土壤结构多为无结构或小粒状结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都较低,土壤容重偏大,田间持水量较低;(2)天然草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显著缺乏且有下降趋势,致使生物产量下降;(3)天然草地盐渍化加重,处于荒芜状态;(4)天然草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衡.针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局面,提出了整治对策:(1)退耕还林还牧,实行乔、灌、草结合,以林固沙护草,以草保林养牧,培肥风沙土;(2)采取玉米秸秆造夹层种稻及引种耐盐碱的优良牧草品种和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3)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改革种植制度,实行草田轮作,控制水土流失;(4)扩大林地,改良草地,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疆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草原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毁草开垦,乱挖药草,牲蓄增加,过渡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原因,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结果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抗灾能力退弱。因此,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改变靠天养蓄地现状,实现草业现代化,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相似文献   

6.
天然草地的组成类型及退化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生态的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白银地区天然草地资源组成、草地类型结构以及退化草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时期草地植物生态型、生产力的构成变化规律.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从初期到后期,高位芽植物最先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和优势种密度急剧下降,群落盖度、生物量比、鲜草产量与可食草产量百分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出了天然草地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草地退化指 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指标整合的角度出发,构造出能同时表征草地退化面积信息与草地退化等级信息的草地退化指数,并运用地面调查、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测算了锡林浩特市草地退化指数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展草地资源不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更好地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促进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年、2016年两期遥感影像,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源,借助于ArcGIS软件,从草地资源类型动态变化度、地学信息图谱的角度探讨草地资源不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县4种草地资源类型中,山地草甸类占比较大,2009—2016年期间山地草甸类草地资源面积增加最多,为13 636.34 hm2;从草地资源各类型动态变化度来看,全县暖性灌草丛类动态变化度最大,为6.20%;从各乡镇来看,热性灌草丛类动态变化度较大的乡镇为田坝乡(17.71%)和大井镇(16.06%);暖性灌草丛类动态变化度较大的乡镇为田坝乡(21.21%)和大井镇(11.46%);山地草甸类动态变化度较大的乡镇为田坝乡(23.51%)和纸厂乡(15.08%);高寒草甸类仅分布在大海乡和待补镇,二者动态变化度均不大。从草地资源各类型增势图谱和减势图谱来看,4种草地资源类型在2009—2016年期间既有增加,也有减少。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三江源称多、玛多、玉树、曲麻莱、治多、杂多、囊谦、达日等县部分地区为草地变化研究区,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8年两个时期TM影像,结合实地测量盖度、地面光谱信息以及GP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植被盖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将两期影像进行比较,监测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将模型预测的植被盖度与2008年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与精度验证,相关性达到0.84,平均精度为80.18%。用光谱分解分析法得到的盖度分布结果与本文结果做精度验证,精度为77.46%。分析研究结果,较符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草地保护区建设规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两个时期三江源部分县的草地监测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部分地区草地是退化的,但也有部分地区草地正在恢复。研究区0.16%严重退化,11.40%中度退化,31.89%轻度退化,56.55%处于不同程度的草地恢复中。草地恢复区与轻度退化区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起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阿吾斯奇牧场天然草地资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能够反映天然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的8项因素指标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兵团阿吾斯奇牧场的天然草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天然草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相对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指标,应用相对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地区的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讨相对关联度分析运用于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黑土滩"退化草地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分类标准,选用中巴卫星、陆地卫星TM、SPOT卫星等遥感图像数据及其影像特征作为信息源、以GPS数据作为空间精确定位手段、以GIS技术作为空间分析、对三江源区的“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基本情况遥感调查,获得基础数据为专题图提取并制作三江源区的“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不同等级分区、分布范围、面积等相应的图像,为完成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的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植物高度的异质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人工草地进行受控放牧实验,定量研究了草地主要植物的高度异质性受奶牛放牧率的影响,以及高度异质性的季节动态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以黑麦草等禾草占优势的人工草地上,每次放牧前后草地植物的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从草地植被总体看,放牧使草地植物高度的异质性提高;2)草地植物的高度异质性特征与家畜的放牧率密切相关,高放牧率条件下,由于奶牛对植物的采食选择性的降低,黑麦草与白三叶的高度异质性较低,相反在低放牧率条件下,它们的高度异质性较高;3)草地植物高度的异质性存在着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对任何一种植物,高度异质性在生长季中期达到最高,生长初期全都大于生长后期。本实验有关植物高度异质性的分析对于草地与放牧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即通过控制或调整草地高度异质性易变区对应的放牧率,可能实现对草地的均衡与最大利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统筹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者提出并阐述了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将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划分为七大发生区,以边境防控、虫源地防控和通道防控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区域生态防控对策.研究将为制定云南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中国新近入侵且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害虫.云南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的首站,也是草地贪夜蛾由西南边陲深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虫源地.草地贪夜蛾监测是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的关键前提.该研究从构建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的指导思想,应予监测的主要信息,监测区域规划,重点监测区与类型,监测体系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建设方略,提出了由省、地(市)植保部门与玉米种植户共同组成,形成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监测组织模式的构想.本研究为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定西科技》2006,(3):F0003-F0003
目前,由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2006年度试点县(区)项目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全国共确定了134个试点县(区),甘肃省有5个县(区),定西市安定区列入其中,这是我市继2005年临洮县列入该计划试点县(区)之后的又一个试点县(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合成了综合草地等级指数(grassland degree index,GDI),计算了青藏高原2000-2015年草地质量变化的程度和速率,综合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5年,青藏高原Ⅰ级(优质)草地区和Ⅳ级(劣质)草地区的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Ⅰ级草地区中约28.11%变为Ⅱ级;Ⅱ级草地区转化为Ⅰ级和Ⅲ级的比例分别为18.19%和21.53%;Ⅲ级草地区约有28.54%转变为Ⅳ级.由此可见,2000-2015年间,青藏高原草地经历了退化-恢复-退化的过程: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草地质量变化不明显,且呈现好转的趋势;南部和东部地区普遍出现草地退化现象,其中局部地区退化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建植的放牧型扁穗牛鞭草混播草地在超载条件下连续4年的植被调查分析,探讨了该草地的放牧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扁穗牛鞭草+狗牙根.+百喜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组合,可建立扁穗牛鞭草+狗牙根-百喜草-白三叶型草地,该草地超载利用多年,植物群落稳定,生产力高,耐牧性好,可作为我国温暖湿润气候区放牧型人工草地的适宜类型.  相似文献   

19.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重点牧区,也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源区。天然草地面积272.3万hm2,但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研究如何完善生产经营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是甘南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以草定畜,综合治理,科学合理利用是改善草地生态系统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平衡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间的关系,是有效发挥草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延安市人工草地建设现状,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草)20年来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总产值中的占比变化,1990―2020年间延安农林草土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构成变化等分析,提出延安市草地建设应重点围绕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