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为遗传,产生的子代都与亲代相似; 由于变异,产生的子代与亲代发生差异。所以,自然界中的生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似。造成遗传和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基因。基因中蕴藏着生物遗传的信息,信息不变,子代就与亲代相似,这就是遗传;如果信息发生改变,子代就与亲代不一样了,这就是变异。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课题就是改造基因,创造有利于人类的新品种,为人们造福。  相似文献   

2.
鲻科鱼类是世界性分布的经济种类,它是咸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发展鲻科鱼类养殖的研究,已列入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的研究项目,受到了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组织的支持和鼓励。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视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对鲻科鱼类的繁殖生物学、仔幼鱼生长、发育以及摄食生态学等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加速了鲻科鱼类人工繁殖的进展。本文拟从繁殖生物学观点出发,对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是鱼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它对鱼类的分类、进化、遗传、变异以及杂交育种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鱼类的染色体一般是数目较多而且个体极小,颇难进行核型分析。据1980年统计,被研究过染色体组型的鱼类约有1100多种,占地球上鱼类总数的5%。至今我国也有138多种鱼类被研究过,但主要偏重于鲤形总目中的一些淡水鱼类。海水性鱼类被研究得很少。为此,笔者进行了梭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以增加这方面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获得了许多鱼类增产的好方法,其中控制鱼类性别法不矢为是提高鱼产量之妙法。鱼类是低等的脊椎动物,其遗传控制作用很原始,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其性别很容易发生变化,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鱼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性激素分两种,睾丸分泌的为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为雌性激素。鱼类的原始生殖上皮组织,同时具有决定向雌性发育和向雄性发育的髓质部的两个组成部分,在雌性激素作甩下皮质部会分化为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马克思誉为与能量守恒定律和细胞学说并驾齐驱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学说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不利的变异,保存有利的变异,由此产生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1]。尔后,随着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原生动物草履虫具有分布广泛,易采集、培养,大小适合在显微镜下操作和观察,适宜作为生物科学研究材料及高校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活体观察材料,从而对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实验探究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水系的一种特有鱼类,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产量极高的经济鱼类,在西北的鱼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二十余年来,我国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生物学研究,不仅在分类、生态、区系以及个体发育等方面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发表,而且形态解剖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有人正在进行。关于青海湖裸鲤肌间骨的研究尚属空白,我们对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解剖观察。兹将工作方法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所选用的材料为采自青海湖的,经10%甲醛液固定的七尾青海湖裸鲤[Gymnocyoris  相似文献   

8.
我省江河纵横,水域广阔,鱼类资源丰富,蕴藏着许多有发展前途的经济鱼类.江河鱼类资源调查的任务之一,是为内塘、溪河养殖寻找新的品种,研究其生物学,为移养驯化提供科学依据.在嘉陵江鱼类资源调查中,根据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我省特有的宜宾鲴,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对象.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性成熟早,肉质肥嫩的特点.以藻类和植物碎屑为食,不与“家鱼”争夺饵料,且能起到充分利用水体.充分利用饵料,又可高密度混养的增产效果.因此,作为在溪河、塘堰、水库中的移养驯化对象,是值得宣传推广的.这里对宜宾鲴的生物学性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和产量的间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福寿螺的10个近交系作增广NCⅡ交配试验,对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进行发育阶段性观测。根据遗传率,遗传相关和相关遗传率及其通径分析结果。了提高腹足产量的间接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会议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和复旦一耶鲁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办。大会以小鼠遗传和人类疾病学研究为主题,又称为“小鼠遗传学及人类疾病学研讨会和小鼠遗传技术发展应用讲习班”。由于许多疾病研究不能够在人体上直接进行,模式生物尤其是和人类最相似的小鼠已成为研究人类多种疾病分子机制不可替代的工具。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中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模式生物,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放养食蚊鱼灭蚊效果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生物(鱼类)灭蚊研究的第二部分.作者之一(潘炯华教授),三年前(1978年)曾研究食蚊鱼、胡子鲇、叉尾斗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胚胎发育.有关资料曾发表在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第1期117—138页.食蚊鱼灭蚊试验在大面积(2平方公里)孳生地中进行.经过两年的研究,肯定食蚊鱼是一种较好的灭蚊鱼类,它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但更嗜食蚊幼虫.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尾食蚊鱼,可使蚊类幼虫密度明显下降,其相关密度指数为0~29.2%(月平均).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了许多研究资料,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研究热点进行了综合评述,生物多样性是 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按照空间尺度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水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分子标记技术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育种领域,应用该技术来开展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对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鱼类遗传育种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同时就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6,(2):F0005-F0005
生物学中有许多值得琢磨的事,比如说染色体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都有这种棒状的染色体,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它跟遗传有关系。生物个体都是生生死死,寿命大都极其短暂,但都可以繁殖后代,以至于又生生不息,染色体保证了物种的相对不变性。但是,总有些东西让人琢磨不透。  相似文献   

15.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性优化算法。它模仿了自然界生物进化的机制,利用数学方法模拟生物的遗传、变异、选择等生物学规律,创造出了一种优化计算方法。遗传算法特别适合于复杂体系的优化,并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生物数学模型是揭示复杂生物体系(或生物催化体系)内在规律的有力工具。较为复杂的生物数学模型参数的求取较为困难。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原理以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生物数学模型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择投资型繁殖策略的雌性动物提高繁殖能力的关键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彩礼,增加对后代的投资,提高抚育子代的成活率。生物学理论认为雌性动物在交配行为的选择时,多次交配不具有进化优势,只有尽可能少的交配次数才是雌性动物的合理选择。从经济学角度看,雌性动物的多次交配和尽可能少的交配次数的交配行为都是符合其投资型繁殖策略的经济选择的,都能提高彩礼的获得量而提高繁育子代的遗传收益。  相似文献   

17.
斑马鱼是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经典材料,其形态发生过程及分子调控机制是发育生物学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作以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水系的一种特有鱼类,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产量极高的经济鱼类,在西北的鱼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二十余年来,我国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生物学研究,不仅在分类、生态、区系以及个体发育等方面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发表,而且形态解剖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有人正在进行。关于青海湖裸鲤肌间骨的研究尚属空白,我们对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解剖观察。兹将工作方法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用海洋发光细菌快速测定生物医用材料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种新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临床之前需作多达几十项生物试验,以确定是否可能存在有损于使用者的健康的潜在威协,工作量大而且耗费时间。本文报道采用发光细菌的发光作为指标,检测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毒性,以求简化常规的检测手段。设计了两种测试方法,并与常规检测中的细胞毒性试验作平行对比。结果表明,被试验的十种医用高分子材料中有两种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余八种无毒性反应,与细胞毒性试验的结果吻合。由此认为,将本文设计的检测方法作为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否可能用于临床的一系列生物试验前的首选试验,即作为初步筛选的试验手段是十分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种新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临床之前需作多达几十项生物试验,以确定是否可能存在有损于使用者的健康的潜在威协,工作量大而且耗费时间。本文报道采用发光细菌的发光作为指标,检测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毒性,以求简化常规的检测手段。设计了两种测试方法,并与常规检测中的细胞毒性试验作平行对比。结果表明,被试验的十种医用高分子材料中有两种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余八种无毒性反应,与细胞毒性试验的结果吻合。由此认为,将本文设计的检测方法作为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否可能用于临床的一系列生物试验前的首选试验,即作为初步筛选的试验手段是十分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