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很早以前有一户渔民,在海边养殖牡蛎、扇贝等各种贝类,但海里的海星常常把贝类的肉吃掉。渔民为了惩罚这些为非作歹的家伙,于是在海滩上一遇到海星,就把它们撕成两半或几段,扔进大海里。然而过了些日子,海滩上的海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渔民  相似文献   

2.
<正>巧克力海星其实是瘤海星科至少24种海星的总称。科学家对它们所知甚少,但知道把它们当宠物养不好,因为它们不会像在野生状态下那样进食。瘤海星都全副武装,它们身上的"巧克力棒"实际上是用来阻挡捕食者的刺。科学家对海星为什么色彩斑斓也不清楚,但已知一种海星的幼子比成年海星色彩单调得多,这或许能让幼海星与自己藏身的  相似文献   

3.
长得像一个五角星,其体外附着一层坚硬的石灰甲,并带有美丽色彩的海洋棘皮动物海星,是以贝壳类小动物为食物的。进餐时,海星先将贝类包住,然后从口中翻出胃来,再从胃里分泌出一种液体,使贝类麻醉而张开贝壳,最后。就可吃掉贝类的肉。因此,养殖贝类的渔民们往往想方设法消灭海星。起初,他们以为只要把海星撕碎就可以消灭它,没想到这样做却适得其反,海星繁殖得更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对澳大利亚海星的研究发现,其闪电般的演化过程仅需要短短的6000年。“在多数生物体中,海星的演变之快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加州大学生物进化与生态学教授里克·格罗斯伯格与合作者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硬珊瑚大堡礁有大约360种硬珊瑚,包括鹿角珊瑚、蘑菇珊瑚、脑状珊瑚和针状珊瑚等。硬珊瑚主要聚集在热带浅水域,是构成珊瑚礁的骨架,珊瑚虫以土丘状、盘状和枝条状等多种形态聚居在一起,新的珊瑚在前代珊瑚的石灰石骨骼上生长起来,一代代累积形成美丽壮观的珊瑚礁海星和海参大堡礁有600种左右的棘皮动物,包括海星和海参,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维护珊瑚礁整体生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中  相似文献   

6.
海马是鱼 海马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它的脑袋酷似马头,其实它只是一种浅海鱼类,属于海龙目海马属。 同普通的鱼一样,海马用鳃呼吸,靠背鳍的摆动来游泳。海马是个大家族,在全球都有分布,尤以热带居多。它通常附着在漂浮物上随波逐流,出没于沿海海藻丛生或岸礁多的海域。海马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通过吸管状的嘴将  相似文献   

7.
近15年西沙群岛长棘海星暴发周期及暴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19年对西沙群岛主要岛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长棘海星暴发周期大约为15年.这15年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中长棘海星破坏期为5年左右,珊瑚恢复期为10年左右. 2006~2010年是长棘海星的破坏期,珊瑚覆盖率从60%多降低到不足5%. 2011~2019年是珊瑚的恢复期,珊瑚覆盖率逐步增多到15%左右,同时珊瑚补充量和珊瑚礁鱼类都有所增多.进一步分析表明,西沙群岛海域长棘海星的暴发主要与台风天气、珊瑚礁鱼类减少、全球升温、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台风过境带来大量的营养盐,致使浮游生物增多,从而导致长棘海星的幼虫成活率提高.全球升温和珊瑚礁鱼类的减少会使长棘海星的精卵细胞更大比例地孵化和存活.通过对15年的监控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西沙群岛海域正进入下一个长棘海星暴发周期,为了避免珊瑚礁生态系统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现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末次冰期冰楔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研究中,冰楔假形(ice-wedge casts)因具有定量的古环境意义而倍受人们注意.自1957年裴文中在哈尔滨首次发现晚更新世古冰缘现象以来,在我国中纬度地带的华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西北地区发现了许多寒冷气候作用的冰楔假形证据.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在地处我国东西部过渡地区的腾格里沙漠发育冰楔假形的报道.近两年,我们在贺兰山地区考察时,发现了末次冰期发育的冰楔假形(图1),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和航空航天制造业而言,寻找轻质且坚固的材料非常必要。日前,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多节海星骨骼样本进行研究,首次发现,海星的骨骼均由一个个单独的微晶格结构构成,这种微晶格结构非常均匀,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它通过节点连接分支组成,类似于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他们还发现,微晶格结构的均匀性本质是原子水平的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海马     
本文说的海马不是哺乳类的海马,而是鱼类的海马。海马的学名是 SOSNORSE,又名"龙落子",属鱼纲,海龙科。它身长一般10厘米左右,淡褐色,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首,且生活在海中,故得此名。又由于其形状与普通鱼类差异较大,因此容易被误认为不是鱼。的确,海马的长相很奇特。它的肚子挺得老大,披着一身铠甲,颇有几分武士风度。它身体呈侧扁形,有环状骨板;吻呈管状,鳃孔裂缝状;尾细长,能卷曲,常缠附在海藻或漂浮物上,扇动背鳍,作直立游泳。海马生活在近陆或浅海中,多见于沿岸海草丛生或岩礁多的海区。主要以捕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时,眼睛盯住猎物,熟视一秒钟后,把管  相似文献   

11.
一天早上,一位顾客走进金银珠宝店,从怀里拿出了一尊黄澄澄的佛像要卖。老板接过佛像看了看说,要检测是不是真货后再淡。假黄金制品大多采用表面镀金或用掺人铜的方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1):6-6
美国科学家最近制作了一个新颖的机器人,其外形像海星.但本质上它更像是一个人类新生儿.因为这个身为“可复原机器人”雏形的四脚机器不仅能识别自己所受的损伤.而且能据此调整自己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海马又称木马、龙落子,《动物大辞典》称它为马头鱼,为海龙科海马属海栖动物。 海马非马,也非庞然大物,它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小得多。海马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鱼类,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它有一个与马相似的头,又生活在海里的缘故。《本草纲目》中说:“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暴干煸之,以备产患。”这说明古人对海马早有研究了。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8,(5):10-11
假脚趾2005年,考古学家在底比斯出土的一具木乃伊的脚趾上发现了一个假脚趾,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假体。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使用的卫生纸中间都有一个硬纸制的卷芯,如果不设法利用,白白扔掉太可惜了。那么,用它能做什么呢? 一天,在旅游景点处卖的纸蛇上受到了启发。许多游人买了那种纸蛇后,用手拿着它的尾巴,把有许多关节的纸蛇忽左忽右地来回晃动着,看上去仿佛是一条真的蛇在扭动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用卷卫生纸的卷芯作一个活灵活现的纸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初,曾有人在北京街头卖一种小型的有绿叶的草。卖草者将这种草画在一张白纸上,草上开了两朵大花,一红一黄,十分漂亮。此招果然令他生意不错。适笔者路过见之,发现那草就是一种属于蕨类植物的还魂草,用孢子繁殖,根本就不能开花。原来这是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的基督徒都在奔走相告,原来,教会用高科技澄清了一个历史大悬案,这就是关于耶稣裹尸布的真伪鉴定,鉴定证明了那块使人崇敬了多年的裹尸布是假的,它的原料纤维是13世纪才种出来的,而此时耶稣已被钉在十字架上12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4,(4):5-5
正海马不是马,而是一种样子奇异的鱼。海马的口鼻部很长,身体一圈圈的,行动缓慢(因为只有两副小小的鱼鳍来推动身体),这一切让人感觉海马是进化过程的废品。与它们的近亲——尖嘴鱼和海龙一样,海马也以小小的甲壳纲动物——桡足动物为食物。它们的捕食方法是:潜到一只桡足动物上方,接着,在猎物逃逸之前迅速出击。这种行为很像一个人拿苍蝇拍打苍蝇,但和人不同,海马只有在足够靠近猎物的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国第一辆载人磁悬浮列车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磁悬浮技术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也使我国又多了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又称电磁列车,即这种列车可以悬浮在一个看不见的磁垫上,沿着铁路高速前进,所以有人称其为"会飞的火车"。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列车悬浮起来,再用电动机推动前进。目前,磁悬浮列车用的轨道有两种形式,一为"T"形,一为"U"形。  相似文献   

20.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4,39(8):768-768
海马伞-穹窿是海马与其它脑区连接的重要神经通路,将其切断后海马内的胆碱能末梢即变性,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工作报道神经节苷脂可促进脑损伤后的修复.本工作企图在切断海马伞-穹窿造成的学习能力低下的小鼠模型上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损伤后的学习能力的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