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扭摆法测量飞行体转动惯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扭摆法测量转动惯量原理,研制了基于气浮转台的大型转动惯量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可展开式测量臂结构,利用任意轴定理,实现了一次工装就可以测量出飞行体对三个轴的转动惯量和惯性积,从而有效降低了多次安装带来的定位误差,系统采用了气浮转台,消除了扭摆过程中机械摩擦力对扭摆周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动惯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07%.由于采用了展开式测量臂结构,测量效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将一垂直扭杆安装于双面立式动平衡机主轴内 ,用于测量转子的转动惯量的方法 ,并结合动平衡机所测出的转子偶不平衡量 ,给出转子主惯性轴与参考轴 (旋转轴 )之间的夹角 .全部测量计算由工控机完成 ,结构紧凑 ,适用于飞行物体的惯性检测 .着重分析了提高转动惯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杆簧设计的具体参数  相似文献   

3.
质量特性参数(质量、质心、转动惯量、惯性矩)是飞行器重要飞行技术参数,传统的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分别采用质心台和扭摆台测量,一次只能获取安装方向上的质心和转动惯量。由于飞行器结构上的原因,要求物体在一次装夹下高精度获取所有物理参数。为解决这一问题,将质心台和扭摆台合并为一质量特性参数综合试验台,并在台面上安装了可旋转和水平倾斜的斜台,将试件在斜台一次装夹下,测量试件在不同状态下的转动惯量,利用坐标转换法计算出物体三轴转动惯量和惯性矩等质量特性参数方法。阐述了一次装夹下物体质量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原理,讨论了产生测量误差主要原因,分析了斜台倾角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今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构件(离合器)的转动惯量测试方法,分析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对于复杂的构件转动惯量使用计算机进行测量的方法.并且设计了一套汽车离合器转动惯量的测试系统,指出该方法用于复杂汽车构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四旋翼飞行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器,用MPU-6050检测飞行姿态和加速度,nRF24L01实现无线通信,USB串口上位机进行监控,完成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以惯性测量模块采集实时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姿态算解,运用PID算法以PWM方式驱动飞行电机。通过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完成了飞行器实物的制作和飞行测试。测试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转子主惯性轴倾角与不平衡量综合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将一垂直扭杆安装于双面立式动平衡机主轴内,用于测量转子的转动惯量的方法,并结合动平衡机所测出的转子偶不平稳量,给出转子性轴与参考轴(旋转轴)之间的夹角,全部测量计算由工控机完成,结构紧凑,适用于飞行物体的惯性检测,着重分析了提高转动惯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杆簧设计的具体参数。  相似文献   

7.
单轴气浮平台用于测量航天器在微重力情况下的转动惯量、角速度等物理参数,转动惯量的高精度测量对于航天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单轴气浮平台的机械结构,以及对应的转动惯量测量方法,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ADAMS)仿真和实验验证,完成了单轴气浮平台调平精度、弹簧刚度、系统阻尼大小等因素对转动惯量测量影响的分析,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结论对高精度转动惯量的实验测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倩  侯文  李鹏  赵亮  张喆 《科技信息》2012,(6):20-20
相平面复摆法是应用于大型弹箭测量转动惯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转动惯量测量归结为复摆动力学系统的辨识问题,摩擦阻力、空气阻力的特性参数及转动惯量本身则看作待辨识的系统参数,提高了测量精度。文章对其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电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角位移传感器以及PCI数据采集卡的应用,提出了系统所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的关键部分——离合器惯性快速脱开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设计制造了一台惯性控制器模拟装置,并对其作了数字仿真和大量测试.证明了此种控制器的可靠性;确定了脱开时间与各种参数,如主螺杆角加速度、惯性块转动惯量等的关系和控制气压对脱开时刻的调节作用,为惯性控制器的实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线摆方法。该方法无需角度测量即可同时测定复杂刚体或结构的10个惯性参数,包括1个质量、3个质心坐标、6个转动惯量与惯性积参数。介绍运用三线摆测定惯性参数的原理、基本关系式与关键步骤,包括利用配重辅助姿态调整、测定距离以确定空间点坐标以及计算坐标变换矩阵。说明了测试误差的构成,并提出误差评价指标。测试实例显示,该方法具有足够精度,且因避免了角度测量而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单轴气浮平台模拟动量守恒系统,对转动部件角动量进行耦合测量,可对转动部件输出力学特性进行评估。通过对系统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测量,得到转动部件的角动量大小及变化曲线,给出了试验结果及其误差分析。与直接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准确度好,尤其对于多自由度转动部件耦合效果的测量而言,中间环节少,物理仿真度高,可作为转动系统力学仿真试验平台及评估系统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惯性矩(积)的转轴公式的图解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确定主惯性矩和主惯性轴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转动惯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获得汽车悬挂质量绕其质心的转动惯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道路制动试验,通过对试验过程中所采集到的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的频谱特征分析,得到了其角振动固有频率,最后建立车身振动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其转动惯量;并以SY622B轻型客车为例,对其计算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其误差仅为1%,充分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和精确性·同时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车型的转动惯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三线摆是研究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的重要仪器之一。在测量中使用传统方法用三线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时误差往往过大。而用补充法将两物体分别置于三线摆下摆盘的上下,使两物体的整体重心在下摆盘上,从而大大降低误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锕系偶偶核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转动谱,计算了锕系偶偶核基带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基态的转动惯量。结果表明,转动惯量存在系统的奇偶差。讨论了这种奇偶差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计算锕系偶偶核两准粒子和四准粒子激发带的转动惯量比值Rexp,详细分析了造成准粒子激发带转动惯量之间关系R的实验值与理论预言值不符的原因,并探讨了有关物理机制,进而揭示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及BCS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在非简谐振子模型中引入可变转动惯量和势能项,提出了一个4参量的广义可变转动惯量模型,GVMI可用于R4=1.59至10/3之间的偶偶核,对近190种偶偶核的基态谱进行了计算,理论谱与实验谱符合良好,模型参量随质量数和R4值的变化有明显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证明了刚体对具有公共坐标原点的任意正交坐标系的转动惯量之和是一个不变量.这表明,刚体虽然对不同正交轴的转动惯量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周期,在转动惯量测试仪上加了角度范围为0°~180°的尺子,学生能够直接读出初始摆角;每次测量的摆角不变,弹簧扭转系数也不发生变化,使得实验测量容易而又精确。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测量和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和误差的数据处理过程,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