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07年四川省1500名参加体育专业测试的考生及50名带考体育教练进行了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高考加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而造成体育高考加试失败.建议加强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并对提高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克服考试中影响考生的不良状态和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生的行为有着精细的选择,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极极性与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体育活动是否感兴趣已成为它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本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地调查了汕头大学、吉首大学等普通专业的学生266人,通过问卷法、行为观察的及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手段,得到了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高师大学生体育行为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六所不同地区的高师非体育专业不同专业和各年级师范类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师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增进身心健康;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调查显示当前高师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并不很理想,只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占调查者的四分之一多;大学生最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缺少;高师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体育能力是科学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非体育类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己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者较少,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时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形成习惯,尤其是女生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而且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土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现代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控制论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内在“激素”。诱导和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活跃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区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探讨普通师范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特点和教师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选择与改进教学方法,为教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16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 000名大学生从体质状况、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上是乐观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好于城市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为促进宁夏大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21所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就有关安徽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目前安徽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及其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以扬州大学1650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大学生对健康、体育健身作用的认识,并对达学生参加体育动机、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认识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认知的总体情况良好,不同学科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所不同。应从参加体育运动的价值观、动机、兴趣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文献查阅以及走访学生等方法。对平顶山学院2003、2004级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的搞好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吉林市老工业基地知识分子参加体育锻炼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向知识要效益的体育意识物化理念。倡导通过体育功能教育,使健康观转化为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技能教育最终使体育意识物化为体育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锻炼行为状况及其对锻炼坚持心理的影响,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的学生锻炼自信心及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锻炼频率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持续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坚持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为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三组,A组采用等张练习,B组采用等长练习,C组采用等长练习+等张练习。观察运动训练16周后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所有受试者运动训练后血压降低(P<0.05)、血脂水平得以改善,其中以C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相结合的全面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是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成年居民体育锻炼人群与非体育锻炼人群之间的血压差异.在山西省人群中随机征集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642个,对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应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男女性中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S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男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锻炼是影响血压的有效指标,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23-12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7年和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经常性体育锻炼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我国城乡居民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策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造成不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或促进经常性锻炼都是多重因子叠加作用结果,改善我国城乡居民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从促进经常性锻炼行为的因子出发,实现经常性体育锻炼正向发展因子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和运动+热敏灸组,采用14 d递增大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运动+热敏灸组大鼠疲劳相关症状显著改善,跑台力竭时间显著高于运动+普通悬灸组和单纯运动组。运动+热敏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高于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心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A含量低于单纯运动组和运动+普通悬灸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足三里穴具有明显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理与热敏灸降低过度运动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锁阳多糖(Cynomrium songaricum Rupr polysaccharide,CSRP)对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为CSRP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运动+CSRP组大鼠血清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和尿液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尿液白蛋白(albumin,Alb)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C)含量等相关生物化学指标;跑台法测定运动训练组和运动+CSRP组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结果表明:运动+CSRP组血清SDH、CK、LDH活性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ALT、AST活性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TP、Alb和β2-MC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运动+锁阳多糖组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表明CSRP可以降低血清SDH、CK、LDH、ALT、AST活性和TP、Alb和β2-MC含量,保护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心、肝、肾等不同组织细胞和线粒体的结构,维持其正常功能,可延长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间,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因为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氧化代谢规律和青年小鼠是相同的。为了便于采集骨骼肌细胞將青年小鼠作为研究対象,选用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小鼠30只,随机将其划分成安静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每组10只洧氧运动方式为游泳。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体重、体重变化和体重变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各体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GT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MEF2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适宜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但过度有氧运动会使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耐力性运动处方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通过比较锻炼前后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身体成分、身高、体重、基础代谢率变化,探讨应用耐力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心肺耐力和身体成分的影响,为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身体成分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可致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基础代谢率显著增强(P 0.01),体脂率下降(P 0.05),可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心肺耐力并改善体成分,但体重变化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饲喂8周构建的营养性肥胖小鼠为实验对象,将成功构建的肥胖小鼠分为肥胖模型组、运动组、奥利司他组和运动联合奥利司他组(联合组).以同批次小鼠饲喂普通饮食作为空白对照组;运动组及联合组进行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其他组不做运动;奥利司他组及联合组灌胃奥利司他,其他组灌胃奥利司他药物溶剂.8周后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湿质量、脂肪细胞形态和大小以及小鼠力竭运动时间,研究运动训练联合奥利司他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以及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和奥利司他均能明显减轻肥胖小鼠体质量、减小Lee's指数、减轻脂肪湿质量和减小脂肪细胞大小;运动能有效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而仅用奥利司他则没有明显效果;运动和奥利司他联合处理具有更好效果,基本可使肥胖小鼠恢复至正常小鼠的状态,尤其是在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有氧运动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高脂血症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方法.方法:将62名50~70岁高血脂症患者分为运动组(42名)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以30%~45%F.C.为运动强度,健步走40~60min/次,4~5次/周.测试处方实施前、实施8周和12周血清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结果:与处方实施前相比,运动组血清TC,TG,LDL-C和ApoB明显降低(P0.05),HDL-C,ApoA1和ApoA1/ApoB明显升高(P0.05),而且这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坚持规律性运动是影响运动改善血脂代谢的重要因素,对于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按30%~45%F.C.的强度进行有氧运动可有效地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