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威廉斯是新会市水果试管苗试验开发基地1985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试管苗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加速繁殖而成的香蕉新品种。在广东、海南、福建等省蕉区试种示范,均表现丰产性好,品质优良.于是种植面不断扩大,1992年春约达1万公顷,亩(1/15公顷)产2000—3000公斤。1994年春通过广东省  相似文献   

2.
银桦(Grevilled robusta A Cunn)系山龙眼科的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径达1米,原产澳大利亚。解放前,我国仅有少量引种,解放后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云南、福建、江西等省相继推广发展。我所于1964年从厦门引入试种,经多年观察在浙南气候条件下,生长适应性较强,除秋播小苗露地越冬略有寒害外,幼树和成林后几度霜雪不受冻害,抗寒力最低温能耐-5.3℃。  相似文献   

3.
愈斑瓜天牛(Apomecyna saltator neveos parsa Fairmire)是我国南方葫芦科植物的害虫,我国过去很少报导。嘉理思(Gressitt,1940)根据采集自海南岛的标本误定为凹顶瓜天牛(A.cantator excavaticeps Pic)的雌虫。它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以及国外的缅甸、越南、老挝。寄主有南瓜、冬瓜、黄瓜、西瓜、苦瓜、丝瓜、葫芦瓜、准人瓜、蛇瓜。在福建的建阳、建瓯、崇安、浦城、三明以及闽西的上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产于福建沿岸的爬管藻属的一个新变种即赫伦伯爬管藻裸节片变种Herposiphonia hollenbergii var.interrupta var.nov.和一个中国新纪录即柔细爬管藻H.delicatula Hollenberg.  相似文献   

5.
福建金门岛淡水藻类的调查,经鉴定有50属155种21变种1变型(不包括硅藻门),隶属于5个门.它们分别是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黄藻门,绿藻门种类最多,有107种16变种1变型.其中,绿藻门栅藻属的伪瑞士栅藻Scenedesmus pseudohelveticus Kirjakov.和普通栅藻Scenedesum communis Hegew.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建设农场高级农艺师刘悦义台农3号番茄是福建漳州市农垦局于1987年从台湾引进的。在福建省建设农场经过3年多的试种观察,表现为高产、结果多,每穗结果5~10个,最多达21个,单果重40~50克,亩植2000株,亩产4000~5000公斤,  相似文献   

7.
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研究六元瓜环和八元瓜环与苯胺盐酸盐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构特征。从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可以看出苯胺的苯环进入了六元瓜环空腔,形成1:1包结配合物,两分子苯胺以相反的方向平行地进入八元瓜环空腔,形成了2:1包结配合物;表明苯胺与两种瓜环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10,19(11):52-52
最近。由茂名市水果学会等单位开展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枇杷引进试种与安全优质早熟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组从2003年开始分别从广西、福建引种7大五星、长红、早钟6号枇杷。在高州市长坡镇双城村委会进行适应性种植和安全优质早熟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植后第3年投产。5—6年进入丰产期。比引种地早熟1—2个月.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联苯胺和对吡啶甲醛为原料合成了1种联苯胺衍生物盐酸盐(客体).利用1H NMR和MASS方法进行标定,并利用1H NMR分析方法考察了客体盐酸盐分别与六、七、八元瓜环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考察结果显示客体与六元瓜环形成1∶2的哑铃型包结物,与七元瓜环形成1∶1的棒锤型包结物,八元瓜环形成1∶1的类轮烷型包结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与抗癌药物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LD)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瓜环对LD溶解度及溶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7],Q[8]两种瓜环均可与LD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其作用平衡常数分别为:2.43×105L·mol~(-1),1.02×106L·mol~(-1)两种瓜环的加入对LD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且对LD的溶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该实验结果为瓜环促进难溶药物溶解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裸鲤的起源和花斑裸鲤的种群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探讨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起源关系及其进化模式.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支持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3个mtDNA谱系的划分.形态上具有高鳃耙变异的个体未形成特有的进化枝,证明了第一鳃弓外鳃耙变异并不具有系统发育意义.对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进化枝扩散模式的网络分析表明,黄河独有的单倍型A1是一个创立者单倍型,全部青海湖裸鲤的样品来自于它的辐射,而青海湖裸鲤可能仅仅起源于黄河花斑裸鲤两个主要支系中的一个.Fs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暗示了青海湖裸鲤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青海湖裸鲤谱系多样化发生在大约0.2734Ma前,并且在约0.0658Ma前发生了一次局部的种群扩张,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可能在约0.0693Ma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瓶颈效应”.我们还发现种群扩张存在于主要由青海湖裸鲤组成的亚枝A1和由黄河花斑裸鲤独有的亚枝A21中,估算的最近共同祖先年龄(TMRCA)分别为(0.2308±0.01)Ma和(0.1319±0.015)Ma,这一估算与青海湖和黄河分离的“共和运动”地质年代大致相符.这些结果说明了晚更新世末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青海湖、黄河和柴达木盆地鱼类多样性演化及其生物地理学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温室黄瓜化瓜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温室黄瓜进入结瓜期往往会有许多小瓜纽长不成商品瓜而化掉.出现少量的(约1/3)化瓜是植株自我调整的正常规律.但大量的化瓜则羼异常。究其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凤尾菇(学名Pleurotus sajor—caju)原是生长于喜马拉雅山森林中的野生真菌,经澳大利亚微生物工作者驯化为食用菌种。1980年引进我国,1982年在江苏省吴江县试种成功,随后大面积推广栽种。根据吴江县微生物实验中心经验:如选择适当条件,播种后20天左右即能出菇,平均每平方市尺可产鲜菇4—5市斤,合每斤培养料(主要成分为棉子壳)产菇一市斤左  相似文献   

14.
“化瓜”现象是黄瓜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如若管理不善,化瓜率可达50%以上.下面介绍引起化瓜的原因以及降低黄瓜化瓜率的措施:1.品种结实能力差引起的化瓜.通过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可使化瓜率下降70%左右.另外,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应选用不同品种,如温室栽培的长春密刺、北京小刺等,化瓜率就很低.  相似文献   

15.
1.化瓜的原因 化瓜是黄瓜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产值,特别是前期更为突出,如果管理不当,化瓜率可高达50%~60%,甚至更高。出现化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本文中对山西省的裸藻属植物作一初步报道,计有16种,1变种。全部为山西省新记录。其中钝顶裸藻Euglena obtusa Schmitz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瓜环与香料吲哚的分子包结.实验表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吲哚分子进入瓜环的空腔,形成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分子胶囊;热力学研究表明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与瓜环空腔的疏水作用引起的焓变、熵变有关;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不同的瓜环增大客体或瓜环的初始浓度对体系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翟崑 《世界知识》2008,(6):64-64
4月上旬,陆克文将作为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华。届时,中国可能再掀“陆克文热”。最近读罗伯特·麦克林著的《陆克文传》中译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有些感悟。现从书中抽取10条“陆克文日”,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9.
长瓜杂交制种技术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15 0mg·kg-1的乙烯利在长瓜幼苗具 2片和 5片真叶时分别喷 1次 ,能明显增加长瓜早期雌花数 .上午 7∶0 0、8∶0 0进行人工授粉 ,用 5A保险丝扎花 ,生产的长瓜种子产量和质量都较理想 .第 2雌花或第 3雌花子蔓节位的种瓜留种较好 ,单株选留 1~ 2根瓜较为适宜 .长瓜授粉后 45~ 5 0d采收 ,并再经过 5~ 10d的后熟 ,这样种子质量好 ,产量高 .在长瓜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0 .2 %的硼砂或 0 .2 %磷酸二氢钾 +0 .2 %硼砂可明显提高受精结实率 ,从而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乙酰苯胺(g1)、乙酰乙酰苯胺(g2)稳定的pH范围内,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七、八瓜环与乙酰苯胺、乙酰乙酰苯胺的分子包结,实验表明七元瓜环与乙酰苯胺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八元瓜环与乙酰乙酰苯胺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并考察了体系pH值的影响.热力学研究表明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与瓜环空腔的疏水作用引起的熵变、焓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