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内耗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相变内耗测量法,研究了CuAlNiMnTi多晶合金在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时内耗峰与外界变量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发现,测量频率较低时,内耗峰分解成双峰,随不完全相变温度ts的降低,双峰逐渐合并;高温内耗峰呈现出明显的反常振幅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完全马氏体相变法在0.01~10Hz范围内对CuAlNiMnTi多晶合金原位测量了内耗(IF)和相对动力学模量(RDM)。首次发现在完全马氏体相变中产生的单一相变内耗峰实质上是由两个不同的相变内耗峰叠加而成的,其中高温内耗峰(PH)对应于RDM的快速上升处(拐点),而低温内耗峰(PL)对应于RDM的最小值,峰位均与频率无关,因此属于相变内耗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高温淬火的CuZnAl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内耗;提出了新的内耗表达式: 认为马氏体相变内耗与整体模量 G 相对于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局部区域的模量G′的 比值有关,淬火缺陷影响局部模量软化;并研究了不完全转变对正、逆马氏体相变内 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音频内耗仪测试了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热诱发马氏体、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和热-机械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热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在400~500K完成;经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与热诱发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相近,但高于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开始温度;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低于热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随应变量的增加,As降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音频内耗仪测试了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热诱发马氏体、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和热-机械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热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在400~500K完成;经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与热诱发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相近,但高于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开始温度;一般应力诱发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低于热马氏体的逆相变温度,随应变量的增加,A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Cu-Al-Ni-Mn-Ti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弛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母相的本征内耗随振动频率的降低而衰减,在某一临界频率下出现内耗峰.随着等温测量温度的降低,内耗峰的峰高增加,峰位降低,这说明马氏体相变前母相内部已经发生了预相变,该弛豫应归结为滞弹性弛豫.当升温速率为0.25~3.80℃/min时,滞弹...  相似文献   

7.
8.
文章研究了Cu-Al-Ni-Mn-Ti多晶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弛豫特性。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该合金的耗散模量和模量弛豫量的关系为M2=0.316δM,半峰宽Δlgωτ=1.735,与Debye弛豫峰对比,铜基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频率弛豫峰出现一定程度的宽化,仍属于滞弹性弛豫范畴。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Cu-Al-Ni-Mn-Ti多晶形状记忆合金的异常相变内耗。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合金的高温相变内耗峰在测量频率较低、马氏体片较多及升温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分解为一个正峰和一个倒峰,这种现象是由于2种正、负耗散弹性模量的马氏体变体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具有负弹性模量的形状记忆合金能够稳定存在的条件,是需要从环境吸收热量引起熵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朗道理论 ,通过引进两个序参量 ,即马氏体转变百分数Φ和平均应变ε,将自由能密度函数按Φ和ε展开 ,讨论了外应力对初始相变温度TC、马氏体转变百分数和马氏体转变性质的影响。研究了Φ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 ,所得结论易与实验结果直接比较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研究了Cu-12Al-5Ni-1.6Mn-1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逆相变时弛豫时间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逆转变时,弛豫时间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开始迅速衰减,当升温速率较大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马氏体逆转变量越少,弛豫时间越短,分布参数越大,并逐渐趋近于Debye滞弹性弛豫.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不完全相变内耗(IF)测量法研究了Cu-Al-Ni-Mn-Ti多晶形状记忆合金在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时内耗峰与外界变量(频率、升温速率及不完全相变开始测量温度Ts)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测量频率小于0.045Hz时,内耗峰分解成双峰(低温PL峰和高温PH峰),随Ts的降低,双峰逐渐合并;PL峰值与频率对数呈现峰形函数关系,随升温速率的增加,PL峰向高频方向移动,相变弛豫时间减小;PH峰值与频率倒数成线性关系,随升温速率的增加,线性斜率变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红外发散模型计论多晶体内的热弹性弛豫过程。在用热力学理论和热传导定律处理固体热弹性弛豫的基础上,考虑了由界面内无序的多休相互作用导致的红外发散响应,修正了熵产生的速率方程,导得热弹性内耗峰公式。此公式得到实验的证实,由此解释多晶体内热流引起的内耗峰的增宽和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用低频扭摆法在多功能内耗仪上测量了自掺杂巨磁电阻材料La0.85MnO3的温度内耗谱.结果表明内耗峰位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但峰高和频率成反比且对应的内耗峰处模量有明显变化,这说明对应的内耗峰处的变化是由某种相变引起的.内耗、电阻及磁化率曲线的对应关系,说明该材料出现了顺磁-铁磁转变和半导体-金属转变,所伴随的结构变化导致了内耗峰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Al-Zr合金中的竹节晶界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频倒摆测量了Al-0.073%Zr(质量分数)合金的高温内耗,实验中观察到两种类型的内耗峰,即传统的晶界峰和竹节峰.对竹节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当竹节晶粒与细晶粒共存时,竹节峰的峰温为690K(f_p=0.29Hz),相应的激活能为3.20eV;在完整的竹节结构的试样中,竹节峰的峰温为635K,相应的激活能为2.74eV.结合晶界内第二相粒子的电镜观察认为,竹节峰起源于荷粒子晶界的应力弛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