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成胶质瘤细胞MO59K和MO59J两种细胞分别给予1Gy,2Gy,4Gy和8Gy的6MV-X线照射,并分别于0.5h、1h、2h、4h、8h、12h、24h收集细胞,检测rH2AX核内斑点时间及剂量效应特点.结果发现,MO59K细胞和MO59J细胞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rH2AX核内斑点数量增加;并且MO59K细胞接受8Gy照射后rH2AX斑点在24h内能够恢复到放疗前的水平,而MO59J细胞内rH2AX斑点不能恢复到照射前水平.提示MO59J细胞较MO59K细胞敏感,照射后rH2AX核内斑点更难恢复到未照射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在BiOBr表面原位生长BiPO_4制备BiOBr/BiPO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以及瞬态光电流等手段对所得BiOBr/BiPO_4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MO)为降解目标,在模拟太阳光下评价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模拟太阳光下,相较于纯的BiOBr和BiPO_4,BiOBr/BiPO_4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优越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当BiOBr与BiPO_4摩尔比为9:3时,对MO的降解速率达到最大。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提升可能是由于在BiOBr表面原位生成BiPO_4后形成p-n异质结,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对BiOBr/BiPO_4复合光催化剂中形成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水热反应体系中的不同温度下合成可见光催化剂Ag_3PO_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进行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Ag_3PO_4的粒径逐渐增大,形貌趋于规则;当温度为110℃时,光催化剂Ag_3PO_4表面出现少量Ag_3PO_4基元,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基元增多;Ag_3PO_4降解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hB)高于降解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的效率;合成的180-APO在光照20min时降解率最大,MO和RhB的降解率分别达96.45%和99.73%;空穴正离子h+与超氧基负离子·O-2为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锌和硝酸镓为前驱物,以氨基乙酸为燃料,采用自蔓延燃烧法成功地合成出ZnGa2O4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吸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TEM)表征了ZnGa2O4纳米晶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和晶粒大小.考察了其在紫外光下对液相中甲基橙(M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法合成的ZnGa2O4是具有大孔结构的纳米材料,颗粒小和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MO的性能;通过调控硝酸根离子与氨基乙酸的摩尔比,可实现对ZnGa2O4的晶粒大小及比表面积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转基因斑马鱼(EGFP标记多巴胺神经细胞)进行胚胎显微注射lmo4b MO,研究lmo4b抑制对其脑以及内耳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lmo4b抑制会对斑马鱼脑部发育的大小产生显著影响,但其调控脑部大小的作用与多巴胺神经细胞数量无显著相关;此外,lmo4b抑制对斑马鱼内耳发育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ZnFe_2O_4@C为内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氟氮共掺杂的磁性纳米复合光催化剂ZnFe_2O_4@C@TiO_2-F,N(ZCT-FN)。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FE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紫外-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MO)探究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元复合催化剂ZCT-FN具有核壳结构,粒径为1.1μm左右;中间碳层厚度为5~10nm,有效地避免了光溶解现象的发生;外壳层TiO_2为锐钛矿相,厚度为200~450nm。当氟钛摩尔比为0.1、焙烧时间为5h时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在紫外光下照射210min、可见光下照射90min对MO的降解率均能达到100%。F、N共掺杂导致ZCT-FN的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5次循环使用后,在紫外-可见光下ZCT-FN对MO的降解率仍保持有90%。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剂热法、快速沉淀法和慢沉淀法3种方法制备ZIF-67,采用XRD,FT-IR,SEM和BET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MO).结果显示不同合成方法的ZIF-67可见光光降解MO性能不同,其中溶剂热法的效果最佳,室温下,可见光光照4 h, MO降解率达到74.1%.  相似文献   

8.
在pH2.56,4.10和5.72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甲基橙(MO)分别呈红色(λmax=510nm)、橙色(λmax=470nm)和黄色(λmax=460nm).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甲基橙在510,470和460nm处吸收峰降低,这是由于形成CTAB—MO缔合物分子并可聚集形成(CTAB—MO)。缔合微粒将吸光分子MO包裹所致.(CTAB—MO)。在pH2.56,4.10和5.72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在470和570,370和530,370和540nm处各有2个共振散射峰.当[CTAB]≤[MO]时,该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在pH2.56的介质中,当[CTAB]≥2[MO]时;及在pH4.10和5.72Britton-Robinson介质中,[CTAB]≥1.5[MO]时,体系的吸收峰首先紫移到356nm再红移到425nm且逐渐增强,经过一系列颜色变化,最终都变黄绿色.共振散射光谱、扫描电镜、透析和乙醇浓度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CTAB—MO)。缔合有机微粒是产生其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及共振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CTAB—MO)n]nucleus[CTABm]shell有机微粒形成和界面反应导致该微粒体系的变色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简单分子轨道(MO)理论和自洽场MO理论的计算公式和求解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简单MO理论。  相似文献   

10.
借助润湿热、接触角的测定及工外吸收光谱分析手段,对加入MO浮选促进剂的柴油与煤样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MO药剂在煤表面的吸收模型,阐释了浮选促进剂能显著改善浮选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C2H4与TiCl4络合体系的CNDO/2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NDO/2法计算乙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主体(TiCl4)上的络合反应机理.计算结果为:乙烯和四氯化钛单体处于优化构型时的能量分别为-17.0732a.u.和-68.8540a.u.,乙烯C=C双键的Muliken键级为1.173;络合体系处于优化构型时的能量为-86.0146a.u.,与吸附前单体乙烯和四氯化钛的能值相比,乙烯在四氯化钛上的吸附热为-229.3kJ/mol,乙烯C=C双键的Mul-liken键级为1.095,与络合前相比受到了削弱.通过计算所得的分子轨道能级、轨道特征以及Muliken约化重叠集居等数据,分析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硝酸银和钨酸钠为起始原料,成功制备了Ag2WO4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XRD)、紫外光谱(uV—Vi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相组成和吸收特性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Ag2WO4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研究了光照时间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聚体的Ag2WO4,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n2n,且样品的纯度较高。吸收光谱表明在200nm~400nm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A勘WO。对甲基橙溶液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且光源对活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掺杂不同碳管含量的Ag3PO4/MWCNTs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样品进行XRD、SEM、FT-IR、UV-vis等表征。以300 W氙灯模拟太阳光,通过光催化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来评价光催化材料对印染废水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PVP的存在使得制备的Ag3PO4颗粒表面光滑、结晶性好、尺寸较小(200~300 nm);经过混酸改性后增加了大量的带有羧基基团的碳管,均匀地分布在Ag3PO4颗粒表面,与其形成了很好的复合;合成的复合材料较纯Ag3PO4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当碳管质量分数为3.6%时催化效果最好。最后,对所制备材料的光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化学沉淀的方法来制备光催化剂Ag3VO4,用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还原Cr6+和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效率来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Ag3VO4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在过量银条件下制备的Ag3VO4有较好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和光催化还原活性,且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较大程度的红移,提高了对光的利用率.实验同时还研究了在过量银条件下制备出的Ag3VO4的稳定性和循环次数.同时对影响Ag3VO4的光催化活性的机理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对氯的含氧酸 HOCl、HClO_2、HClO_3、HClO_4的 CNDO/2计算结果,提出了从电子结构解释氯的含氧酸氧化性递变规律的机理.同时,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用分子轨道理论的离域键观点对酸性递变规律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呲啶吸附FT-IR、NH3-TPD、低温N2吸附等表征了所合成的MCM-22分子筛的酸性和孔结构,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及重复利用次数等对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M-22分子筛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浓度为1×10-4mol·L-1...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磷钨酸/g-C_3N_4(PWCN)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IR及UV-Vis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紫外光和太阳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并对其重复使用性、降解动力学及光催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响应与PW相比发生红移,且吸光值增大.在接受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2h条件下,该复合物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降解率分别达到96.81%和80.24%,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PW对g-C_3N_4光生电子的捕获是提高复合物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合成出具有不同摩尔比的Cu2O/Ag(x)复合型催化剂,采用XRD、SEM、UV-Vis-NIR漫反射(DRS)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金属Ag的存在,使得Cu2O/Ag(x)样品对光的吸收扩展到了整个可见和近红外区,且随样品中Ag含量的增加,该区域的吸收逐渐增强,证明Cu2O/Ag(x)复合催化剂对太阳光具有高的光吸收能力。以甲基橙(MO)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催化剂在黑暗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2O/Ag(0.0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降解能力,在120 min内黑暗条件下MO (30 mg?L-1) 降解率达到89.2%。同时对Cu2O/Ag(x)复合催化剂的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半经验的MINDO/3方法研究了N_2O_3分子的五种可能结构,结果表明,构型(Ⅰ)最稳定,构型(Ⅱ)次之,其余构型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