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冠豸山风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和经济环境承载力,确定出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制约因子——空间环境容量。研究表明,该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利用强度偏低,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提出的旅游营销对策可为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以实现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估算与旅游规模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环境容量和旅游规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两者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以某风景区为例,给出了环境容量的一般估算方法和旅游规模的预测方式。  相似文献   

3.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已被普遍认为存在较多问题,尤其在容量计量方法和用人数表示容量值上,高水平的管理、调控工作可有效解决容量问题,并提高旅游环境容量.本文回顾了西方国家的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理论及国内相关研究,认为我国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也必定要经历向容量管理、调控的转变,进而初步分析了我国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以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容量状况及相应的调控思路、措施等作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南京东郊风景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从旅游者的特质、旅游吸引、旅游者的空间和时间消费行为、影响旅游行为的因素等不同的角度对东郊风景区旅游者的出游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旅游者出游行为的深层原因,并对旅游者年龄和职业与旅游偏好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对南京东郊风景区旅游者出游行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东郊风景区产品结构的优化、市场的开拓、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与旅游环境容量测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不可避免要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环境问题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都需要从源头上去预防和处理,特别是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的测度.然而,旅游环境容量简单地理解成数字问题或数学计算的话,在实践中往往得到失败的结果.因为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数字来讲,变量太多,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本研究提出运用系统动力学处理上述问题,借助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有限的数据及一定的结构进行推算分析,解决在旅游环境容量测度中常常遇到数据不足或某些指标数据难于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万盛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万盛风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淇县古灵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指标体系、公式,得出该景区的日旅游环境容量为3 714人次,同时提出了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万盛风景风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万盛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旅游环境容量的新概念体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在总结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关于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旅游容量新的概念体系。本文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其自然旅游环境容量和人文旅游环境容量所组成,为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与量测提供了基础,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彭州市九峰山—银厂沟风景区深度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峰山-银厂沟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设施初具规模,为四川省省级风景区。本文对该风景区旅游资源作了较详实的评价,并提出了深度开发,改善风景区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以及旅游带动彭州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特征,使旅游者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人们对丹霞山环境保护的重视;分析丹霞山景区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该项研究成果有利于丹霞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旅游的创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栽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测算.结果表明,规划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4148人,合理年游客容量为75万人次/a.甘泉湖风景区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应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大游客的实际接待量,促使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品牌优势突出,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强,但目前沿线景区传统解说体系单一、陈旧、呆板,既不能发挥文化遗产在公众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又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针对丝绸之路的线形文化特征,景区解说系统应以遗产宣传展示、愉悦游客心理、文化生态环境教育为目标,依据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的个性,构建由人员、非人员讲解系统和支持体系组成的“三位一体”景区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将综合性旅游景区内部景点作为研究对象,以门票定价影响因素为指标,尝试建立综合性旅游景区门票定制聚类分析体系,并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查阅文献和资料,调查游客景区门票支付意愿,计算景区环境容量的基础 上,得到了聚类指标的原始值,最终将钟山风景区内部景点分为“市场定价区”、“免费开放区”,“合理定价区”,提出“局部免费开放”策略、“N”点票制和“生态补偿费用”的新型门票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旅游承载力的一般理论,对厦门市集美区主要景点的旅游承载力提出了测算的数学模型,并且根据实际测量的参数对各景点可容纳的最大游客容量作了测算。此外,利用人口出生率测算了居民心理承载力对于游客容量的影响,从而克服了常数因子k难以计算的困难。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集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北坡风景区游客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长白山北坡风景区历年游人数量资料和景区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旅客流量的时空特征、景区压力、旅客的季节分布特征,提出了旅游景区管理对策,并初步分析了长白山景区承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重大意义、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开发的低碳旅游景区的成功措施和经验,从旅游者、旅游景区、地方政府及当地社区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旅游景区。对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著名的5A级景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运用模糊评价法测评游客满意度,并做人口统计学特征满意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不高;不同月收入、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游客对部分因子的满意度以及总体印象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