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二叉分形树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宽带特性的新型微带单极子天线.为获得宽带特性,综合应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全波电磁场仿真、网络并行计算和遗传算法的天线自动设计技术对该分形微带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加工制作了天线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同仿真计算吻合良好,并表明该天线的S11<-10 dB阻抗带宽达到了42.8%(从2.45 GHz~3.80 GHz).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叉分形树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宽带特性的新型微带单极子天线。为获得宽带特性,综合应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全波电磁场仿真、网络并行计算和遗传算法的天线自动设计技术对该分形微带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加工制作了天线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同仿真计算吻合良好,并表明该天线的 <-10dB阻抗带宽达到了42.8%(从2.45GHz到3.80GHz)。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Minkowski分形边界的小型化宽频蝶形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nkowski分形边界结构,设计了一款面向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的宽频带蝶形天线.通过对不同迭代次数的分形天线进行仿真对比,选取2次迭代的分形结构设计了工作于GPS波段的蝶形天线,加工制作出该天线并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方形贴片天线相比,该天线面积缩减了约28.7;,这说明分形结构的空间填充性可以用来增加天线辐射单元的有效电长度,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而且分形结构的引入对天线的方向图特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移动通信系统广泛使用的多辐射单元集成天线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双频带偶极子单体天线。设计中,利用天线臂赋形扩展了主谐振点处带宽、天线臂局部延展并折弯实现了双频点、电容加载实现了频点飘移,使该天线工作频段能够覆盖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通信技术的全部制式。在1.8~3.0 GHz频段内,天线的仿真和实测反射系数(S11)曲线吻合较好,对应TD-LTE制式所有业务频段的S11低于-10 d B;两个谐振点处的仿真和实测方向图吻合,符合偶极子天线的辐射特性;在工作频段内增益稳定。  相似文献   

5.
文章设计了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小型平面超宽带天线.天线由树形辐射单元和共面波导构成,体积小,在工作带宽内具有稳定的方向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影响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得到了天线的理想尺寸.对优化后的超宽带天线进行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天线的工作带宽为3~11 GHz.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从而证明利用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天线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采有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天线可以有效的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克服共信道干扰等日益严惩的问题.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站系统普遍采用的是圆形阵列的接收天线,所以本文从实际需要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基于ESPRIT的DOA估计和波束赋形算法并根据该算法在衰落信道模型中的性能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单极子天线顸部加载印制Peano分形结构和短路探针的方法,缩小了单极子天线的尺寸,展宽了阻抗带宽.印制Peano分形单极子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和无需额外的阻抗匹配网络等优点.在分析研究分形曲线迭代阶数、地板尺寸、微带线宽、探针尺寸以及天线高度对天线生能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UHF频段的印制Peano分形单极子天线.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天线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相对阻抗带宽达到了14.1%,而其电尺寸仪为λmax/14.  相似文献   

8.
Koch分形在圆极化微带天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形应用于微带天线设计中,方形微带贴片边界为Koch分形曲线形式,同时用探针在贴片对角线上的适当位置馈电,从而实现微带天线的圆极化特性。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对天线进行了设计,得到了可以工作于GPS系统1228MHz频段的一次和二次分形的圆极化微带天线结构参数。根据设计结果制作了天线样机,并在微波暗室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一次分形和二次分形天线均谐振于1228MHz,相对阻抗带宽、轴比及增益分别为1.5%和1.4%、2.5dB和1.4dB、2.7dB和2.4dB。二次分形天线与一次分形天线相比,轴比特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小标签天线的尺寸,增大射频识别的距离,设计了基于折合振子的弯折天线结构,调节天线的结构参数使得其满足高Q的指标来提高芯片输入口的电压,增大作用距离.通过调整微带宽度和弯折结构的间距,使芯片输入阻抗和天线的输入阻抗达到共轭匹配.通过软件HFSS仿真分析天线的性能,得到67 mm×33 mm的弯折天线结构,制作在厚度为3 mm的FR-4 PCB介质基板上并进行了测试,反射系数小于-25 dB,电压驻波比小于1.2,工作带宽达到了28 MHz以上.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天线性能达到了较好的结果,能够满足标签天线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设计了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小型平面超宽带天线。天线由树形辐射单元和共面波导构成,体积小,在工作带宽内具有稳定的方向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影响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得到了天线的理想尺寸。对优化后的超宽带天线进行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天线的工作带宽为3~11GHz。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从而证明利用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天线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天线可以有效的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 ,克服共信道干扰等日益严重的问题。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站系统普遍采用的是圆形阵列的接收天线 ,所以本文从实际需要出发 ,给出了相应的基于 ESPRIT的 DOA估计和波束赋形算法并根据该算法在衰落信道模型中的性能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共用口径L/C双波段双极化单层开孔式结构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这种新型结构旨在提高L/C双波段双极化共口径SAR天线中L波段的天线带宽.对天线进行仿真、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L波段的反射系数不大于-10 dB的相对带宽达到13.7%,C波段相对带宽达到17.0%.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斗”天线小型化的考虑,利用高介陶瓷基板(εr=16)来设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采用切角结构,同轴线馈电方式,工作在“北斗”一代的S频段(2 492 ± 5 MHz,右旋圆极化)。采用Ansoft公司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S11<-10 dB的阻抗带宽为62 MHz,3 dB极化轴比带宽为15 MHz;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天线实物进行性能测定,实测结果表明,S11<-10 dB的阻抗带宽为66 MHz,3 dB圆极化轴比带宽为12 MHz,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天线性能良好,满足“北斗”接收天线设计要求。该天线在满足北斗接收天线的性能的同时,由于采用高介陶瓷作为基板,使得其与传统天线相比,尺寸缩减了75%,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设计了一款可用于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宽带偶极子天线。利用寄生微带线的阻抗加载,实现不平衡-平衡转换的巴伦;设计天线臂与巴伦之间的传输线,使其在阻抗匹配的同时能延展天线臂中辐射电流径程,产生新的谐振点,实现带宽扩展。2~3 GHz频带内仿真和实测回波损耗(S11)吻合较好,小于-10 d B频带覆盖4G的6个业务频段,频带内仿真和实测方向图也显著体现了偶极子天线良好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了一种使用超材料表面(Metasurface,MS)作为反射器的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两对分别印制在介质基板上下两面的扇形偶极子构成,利用金属贴片阵列实现的超材料表面放置在天线正下方用于改善天线的带宽和圆极化性能、减小天线的后向辐射.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26~2.74GHz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在2.45GHz的中心频点相对带宽为19.6%,在2.4~2.65GHz实现了圆极化性能,相对带宽为10.2%,阻抗带宽内天线的最大增益均大于5dBic,剖面高度仅为0.04λ_0,整体尺寸为113mm×109.6mm×5mm.该天线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和良好的圆极化和辐射特性,性能良好且结构简单,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LAN和WiMAX的双频微带天线,天线采用共面波导馈电,由2个伞形偶极子贴片产生2个带宽,该天线印刷在尺寸为20 mm×30 mm×1.6 mm、介电常数为2.65的聚四氟乙烯介质基板上.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所设计的天线进行仿真和分析,通过对影响天线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天线进行优化,得出该天线的具体尺寸.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的-10 dB的阻抗带宽分别为1 700 MHz(2.3~4 GHz)和1 000 MHz(5~6 GHz),能够满足WLAN(2.4~2.484 GHz/5.15~5.35 GHz/5.725~5.825 GHz)和WiMAX(2.5~2.69 GHz/3.4~3.69 GHz/5.25~5.850 GHz)的通信需求以及低端UWB通信需求.该天线结构简单,体积小,在工作带宽内有很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和较高的增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通信业务范围和业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把目光越来越投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而智能天线就是4G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就SA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类作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阵列天线是如何实现波达方向估计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微带天线带宽性能和减小天线尺寸,提出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带宽展宽和小型化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垂直正交的I型超材料单元与4个寄生开口谐振环相结合的结构置于贴片和地板间,并在地板嵌入一个缺陷结构.与原始天线相比,设计的天线辐射贴片面积减少了45.4%,阻抗带宽展宽了46%,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增益.实物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平行双缝微带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平行双缝的双频微带天线,并利用仿真软件HFSS 10.0对天线的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天线驻波比VSWR≤2.0时,该天线工作的频段分别为1.77~2.17GHz和2.71~2.94 GHz.且天线的相对带宽分别达到20.31%和8.12%,天线的整体辐射性能良好,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设计的天线可以作为双频宽带天线,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提出并设计一款使用相互垂直解耦结构的紧凑型超宽带MIMO天线.天线由4个耳朵型的平面单极子天线单元组成.在地板上延伸出的带有平行金属带的倒L型枝节,能够拓展天线的带宽,同时改善天线端口间的隔离度.仿真和测试的结果表明天线在3.1~10.6GHz的带宽内隔离度在-20dB以下.同时给出了天线的增益、效率、辐射方向图和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