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互助县近50年气象灾害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气象灾害为冰雹、洪灾、连阴雨、干旱和霜冻等,发生机率依次为43%、26%、15.2%、13%和2.8%;80年代以后灾害发生趋势明显上升,干旱、冰雹、霜冻、洪灾及连阴雨发生次数分别是70年代以前的2.9、2.4、2.2和1.8倍,成灾率由80年代的76.3%上升至90年代的83.4%。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承德市冬季日光温室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利用承德市1971~2017年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极大风速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承德市冬季气温、日照时数、低温日数、寡照日数的变化和主要日光温室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来承德市冬季有变暖的趋势,2017年低温日数与最长低温持续天数分别较1971年减少了49.2%和52.9%;冬季日光温室主要灾害以低温冷害为主,近47年来发生次数逐渐减少;轻度连阴天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减少,同时中、重度连阴天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增加;低温寡照灾害以轻度灾害发生为主,近年来发生次数呈增加的趋势;大风气象灾害发生次数逐渐增多,2011~2017年年均发生轻、中度灾害分别是1971~1980年的2.0倍和3.7倍。  相似文献   

3.
中小河流地区山洪灾害预警一直是山洪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洪涝灾害致人死亡的主要灾种。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汛期新疆范围内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汛期主要山洪灾害的统计进行分析,对巴音沟河流域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汛期山洪灾害进行分析比对,提出提高对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认识的建议和提出加强省级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热带气旋(台风、热带风暴)、暴雨、干旱、冰雹、大雾、高温、低温冷害、雪灾,寒潮,沙尘暴、雷电、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每年交替发生。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突发性气象灾害问题变得更为显著。本文以气象科普的观点阐述气象预警信号的种类、等级、发布流程及常见气象灾害应急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气象安全保障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核心.该文系统阐述了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确定和管理.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管理包括单位责任主体落实、人员管理和气象安全保障措施三方面.其中,气象安全保障措施涵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和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该文收集了南郑县近50年气象灾害记录信息244条,按灾害严重程度,依次对暴雨地质灾害、干旱高温、连阴雨、农业病虫害、低温冻害、大风冰雹、寒潮暴雪等气象灾害情况进行了分述,并根据南郑县地形、气候和行政区划特点,对灾害分5个分布统计。  相似文献   

9.
宝鸡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雾日、冰雹、暴雨、干旱.采用宝鸡地区10个县站1961~2000年气象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宝鸡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宝鸡气象灾害分为多灾区、中灾区和轻灾区等3个区,对各个灾害区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为宝鸡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1~2001年大理州的气象资料,对近10年重大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发现:九十年代大理州多旱洪少低温,气象灾害以干旱为主,洪涝次之,低温冷害、秋季连阴雨相对较少。同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气象服务在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山西省气象灾害形势,提出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气象短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信息在健全防灾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指导公众有序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简述了广东气象短信的发展,探讨了完善广东气象灾害预警防御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49~2010年发生在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在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中,风暴潮灾害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直接危及到国家财产、沿海人民生命生活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赤潮灾害和海水入侵灾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引发这些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的致灾程度加剧,海岸侵蚀、岸线变迁、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加重;人类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使潮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赤潮危害加重、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应采取工程与生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提高海岸自然抗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及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加强林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林业气象服务质量,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开展了全国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和现场勘察等方法,广西共收集到196个风险点相关信息。【结果】数据显示:火灾、病虫害及风灾风险是广西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知:在灾害风险点附近属于林业部门的监测站共77个,主要是监测火险灾害,其他灾害还没有布设监测点;预警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干旱、大风及强降水,主要致灾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及降雨量;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造林抚育等对气象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并希望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及预警系统获取林业气象服务产品。专家对广西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给出了客观评价,全区林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8.41%,按照2016年广西林业总产值为314.784亿元的规模测算,2016年广西林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已达到26.47亿元。【结论】加强林业气象监测、技术开发和应急联动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林业气象服务,有效地减轻林业灾害损失是目前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气象灾害尤甚.据中国气象局资料统计,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损失大约占到70%以上.本文在对中国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4—2013年的气象灾害数据及次年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各省(市)次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为度量的气象灾害,短期内,会对各省第二年GDP增长率产生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这种正面影响受到城市化率、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气象灾害变化的趋势,论述了气象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重要作用,探讨了气象可持续发展为防灾减灾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能力约束下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调度优化.首先,针对应急救援时医院能同时救治伤员的容量以及从灾害点到医院运输伤员的能力有限的问题,分别从单灾害点多医院和多灾害点多医院两方面来建立调度优化模型,模拟伤员运输;其次,考虑救援期间伤员的流动所导致的医院救治能力的动态性,重新规划调度优化模型,用最短的时间救治更多的伤员;最后,通过一个算例的计算分析对模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吉志红 《河南科学》2014,(5):741-745
为了探索气象条件对寺河山苹果品质和生长的影响,利用寺河山区域新建气象站资料,通过与适宜生长、原产地和红富士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气象指标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提升和生长要求;对于不利的气象条件,可采取适宜的生产措施弥补.针对日益明显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综合防御措施,以保障寺河山种植区苹果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2002年江西省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例,总结分析了自然灾害间的连锁效应及其特点。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气象灾害为源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灾害链的成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柳州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存在数据恢复慢、不可逆向操作、无法实现同步复制等问题,设计一套医院数据异地容灾建设方案。该方案在保留医院信息系统原有备份和数据复制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连续数据保护技术(CDP)的数据容灾存储设备。数据迁移演练后,发现该容灾建设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