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建造与改造的形成及其成矿作用受自然规律及其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以及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该文结合自然界发展演化特征以及地球内部结构、地壳演化规律等相关内容,作者从多方面总结探讨了地质建造与改造形成及其成矿作用有关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因而对人们进一步认识、研究地壳演化历史及其规律与成矿以及地质找矿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化源于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源于物质能量的转化和物质能量的守恒.具体而言与天地生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主要是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产生的能量(热能、风能、水能)转化、守恒变化的结果.该文从多方面论述了能量、转化、守恒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对地质找矿及其思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太阳大气中最剧烈的大尺度爆发性磁活动,日冕物质抛射是引发近地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首要驱动源.时至今日,在爆发过程中,日冕物质抛射内部轴向磁通量的详细演化特征尚不明确.近期,国内太阳物理学者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识别方法,成功提取并研究了日冕物质抛射主体磁绳结构在太阳表面的足迹及其完整变化信息,发现爆发磁绳的轴向磁通具有先快速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的演化特征,且与伴生耀斑的能量释放过程具有很好的时间对应性.这一研究定量地给出了日冕物质抛射爆发过程中内部磁场参量的变化规律,对理解日冕物质抛射的三维爆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时间不占有物质维的概念,将时序性自动信息转换为结构信息。结果显示自动信息的非规则可用于降水的细化预测,也为更广泛的演化非规则信息提供了可应用的方法,充分地说明了气象问题是演化科学的问题,或者说将其理解为牛顿的惯性系领域的分支科学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多维空间特征及其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小城镇特色景观形象的基础在于城镇的空间组合,而这一空间应该具有多维性,即物质构成空间、时间空间以及人们的行为空间三者有机组合形成的多维空间.从物质空间构成、小城镇的时空演化以及人的行为空间的分类着手,进行了多维空间生成及其整合研究,寻求小城镇原生态空间的关系及其形成规律,从而促进小城镇规划设计中时空的可持续性与和谐空间的形成.通过实例对小城镇多维空间整合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6.
根据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给出了物质“存在”的数学模型.指出空间非空性和时间非负是物质存在的充要条件.探讨了在时间进程中时态演化的规律,引入异位点集合和同位点集后,推导了地物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论证了制图区域的动态特点和演化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正> 据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结果,地球自形成以来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地质演化、地壳运动一直在进行着。这种演化和运动的动力是什么?机制如何?地球上的运动构造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这些都是地学中带根本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地质演化和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能。现把自己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整理出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较系统的讨论,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8.
胶东矿集区形成的构造体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系统总结胶东矿集区构造体制及其相关的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研究进展,提出了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认为胶东金矿尽管矿化类型、产出空间、地质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是中生代一次或几次统一的重大地质事件的结果;目前对该地质事件的时间演化和空间迁移序列、尤其是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缺乏必要研究.定量表述各构造体制的作用方式和时空结构,区分其相对成矿贡献,仍然是胶东矿集区成矿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认为基于区域构造解析和构造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及矿化网络的全时空观测-探测,以多学科资料、现象的综合分析为约束,合理构建地质-物理-化学模型,进行构造-热-流体-化学反应全耦合成矿动力学仿真,是深入剖析胶东矿集区构造体制时空演化轨迹和深刻理解大规模成矿作用本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宇宙学是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和理论的快速发展,宇宙学参数已经得到非常精确的测定,宇宙学研究进入了黄金时代。宇宙大尺度结构是宇宙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主要是通过多波段巡天测绘不同时期宇宙的物质结构来研究宇宙结构形成和时间演化,从而揭示宇宙的物质组成成分以及宇宙演化物理过程、暗物质、暗能量本质等宇宙学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协同学是研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是怎样合作以产生宏观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即所谓自组织)的一门横断学科。本文研究协同学原理在工业工程中的一种应用。文中包含四部分,即:(1)现代工业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关系,文中说明工业工程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2)将协同学原理用于工业工程问题,叙述了协同学对大系统的描述方法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3)讨论了工业工程系统的自组织现象、产生自组织的途径及其特征。(4)研究工业工程的投资理论,宏观经济的演化及投资模型的建立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例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地质景观三维建模和成因动态模拟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常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模拟软件用于定性地质建模和模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3DS MAX多种建模和动态模拟工具,以定性、半定量、定量地质资料和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地质景观三维建模和成因动态模拟。以吉林省伊通国家火山地质公园为例,介绍了火山地质景观自身及其地质背景的时、空信息组织和耦合方法;阐述了火山地质景观三维建模过程中空间尺度上的大、中、小层次结构及动态模拟过程中时间段的划分方法,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空间三维可视化和时间动态模型。剖析了基于3DS MAX的火山地质景观定性-半定量模型和地质演化动态模拟的可靠性、精确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光子分为左旋光子、右旋光子是互为正反粒子,导出静物质的形成。进而导出原子胚、天体胚的形成。并以宇宙天体与空间演化是静态物质与动态物质的互相转换描述宇宙演化进程。并揭示了宇宙物质的质、能互相转换只是表面现象给出的错觉,质与能互换不是物质演化的本质。并初步计算了核子的静子数及其结构,最终说明光子是宇宙物质最基本粒子,也对正在运行的日内瓦大型强子对撞机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从序列到演化方法是天体演化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天体演化学领域研究天体演化问题,而且可以移植、推广到地质演化学、生物进化论等领域研究地质演化、生物进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成矿时空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成矿时空结构是将成矿的构造体系、流体系统及矿床定位结合,从时间演化的角度来考察矿床(体)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储控矿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构关系.对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构造演化规律、铜多金属成矿带-锡铅锌铜矿带-铅锌铜矿带的空间展布格局、由燕山早期向中晚期演化的成矿时序结构、二叠系基底岩系和燕山期岩浆岩组成的"二元物质结构"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这四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地质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就地质学研究中的若干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地球演化进程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地质时间之矢;地质历史中随机事件的作用及意义;地球组成的非均一性;非平衡系统放开放系统等。认为:在整个地球演化历史中不存在的唯一的“普适定律“,板块构造是地球演化到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和它仅在有限的区域内具有极大的真理性和普性;地质时间是一矢量;地质历史中的重大随机事件可以影响和强迫整个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沉积过程动力学演化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沉积矿产预测,提出待定线性组合时变Logistic映射模型及其识别和提取方法,对8个实际地质变量时间序列进行识别和提取,并与一般的非时变Logistic映射模型比较,其拟合系数有较大幅度提高,对地质变量时间序列所含的Logistic映射模型的信号特征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化学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编中学化学大纲中指出:“使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习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或对物质变化现象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正确的化学概念,对于完成化学教学的教育和教养任务具有极大的作用。正确的概念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使他们更完全地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学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8,(1)
中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学爱好者在其新近出版的论著中提出一种新的时空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此间专家认为,这是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概念的新发展,打破了人们多年来对时间和空间的狭隘理解,发展了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速度之间的联系的时空观。36岁的张辉,198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吉林省吉林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工作。十几年来,他经过潜心研究,在物理学领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固有时间原理和固有空间原理,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19.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性的范畴。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论文对列宁关于物质范畴及其定义的宣传和研究非常之多,而关于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贡献却探讨较少。这不仅不利于理解物质范畴本身的演变发展,而且对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的物质观来说,也不能不是个缺陷。我们认为研究和阐发恩格斯的物质范畴,将有助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科学认识,也能消除某些对列宁物质定义的片面理解和非难。  相似文献   

20.
南翼山地区油田水大含水层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及第三纪地层中油田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及埋深资料的分析表明,古气象、水文条件是南翼山油田水大含水层及其物源形成的先前条件。燕山及喜玛拉雅山区域性构造运动一方面为油田水大含水层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堆积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油田水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