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防止触电 ,除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外 ,还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与大地零电位点之间存在对地电压。在短路接地回路上 ,人体接触电气设备带电外壳的点与站立点之间存在接触电压。而在距接地体 2 0m范围内 ,人的两只脚之间存在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较高时 ,人体就会触电。该文对保护接地、接触电压、跨步电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变电所接地电阻值、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等基本概念,并从工程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方式出发,结合对降低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压具体的做法,提出变电所阶段电阻值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冰冻季节对发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冰冻季节形成的地表高阻层对地网安全性能的影响。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随高阻层的厚度或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当高阻层的厚度小于地网埋深时 ,基本上对地网的安全性能无影响 ;而当高阻层厚度超过地网的埋深时 ,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大幅度增加 ,导致地网安全性能下降。因此应合理地估计变电站所在地的高阻层厚度 ,将地网埋在高阻层之下 ,确保地网的安全性能基本上不受季节影响。分析结果将为电力部门提供设计依据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导致电缆外护套发生故障的原因,其次阐述了传统的用于电缆故障定位的电桥法和跨步电压法,并利用电桥法首先对舒汇线110kV电缆故障点实行了预定位,然后利用跨步电压法对故障点实行了精确定位.实际测量结果证明,预定位的电压降法结合精确定点的跨步电压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110kV电缆外护套的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5.
沈欢胜  陆强  颜加仁  曾林 《科技资讯》2014,(30):104-105
利用Arduino标准化单片机集成模块,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了一种跨步电压检测报警装置,该装置通过导线将安装在绝缘靴底部的金属棒接到电压检测报警装置,引入两脚之间的电压量,再经过降压和AC/DC转换电路,利用Arduino集成电路内部的AD转换功能实现电压量的检测,在检测电压高于特定数值时发出告警声音,并可通过LED数码管显示测量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雨季对地网安全性能的影响。地网接地电阻随地表低阻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受影响的地表层的厚度从小于地网埋深变化到大于地网的埋深时 ,接地电阻的减小有一个跃变 ,接触电压将急剧减小 ,低于正常情况时的对应值。地表低阻层的厚度小于地网埋深时 ,将导致接触电压高于正常情况时的对应值 ,低阻层的电阻率越小 ,影响的程度也越大。低阻层将导致地表跨步电压小于正常情况时地网的跨步电压 ,有利于人身安全。但雨季形成的地表低阻层有可能导致接触电压的增加 ,必须综合考虑雨季对地网安全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将为电力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电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确保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是电力部门关心的问题 ,将接地系统向纵深方向发展是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及城区地网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等的影响。分析表明 ,增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减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减小发变电站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减小季节因素对地网安全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地网面积范围内布置过多的垂直接地极时 ,垂直接地极的效果将趋于饱和。分析结果能为电力设计及运行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项目电缆运行中外护套的故障为例,提出外护套故障存在的严重性。对用跨步电压法查找电缆外护套故障过程中,在交叉互联箱处加电压时,互连箱地网电位升高导致故障点的不确定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牵引变电所回流原理及跨步电压形成理论,对牵引变电所运行中发生的因站区暖气管道布置不合理而引发的地网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故障形成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故障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A:如果导线两头同时插进插座的话,马上就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由于导线的电阻相对于人体对地的电阻而言相当小,那么根据并联电路的原理,绝大部分电流会通过导线。当经过人体的电流小到低于摆脱电流(约10毫安)时,是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同时,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线路中的保护器件,包括熔断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等会迅速工作,导致停电。在断电前,人体可能会有被电到的感觉,接触导线的部位由于大电流的发热效应可能被烫伤。笔者在工  相似文献   

11.
<正>低压配电系统存在一个接地故障的问题,即相线对地或与地相关联的导电体之间由于短路所引发的电气故障。当低压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某处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故障存续的时间内与发生故障相关联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会出现故障电压。此电压可能会使人遭受电击,也可能因接地  相似文献   

12.
确保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发麦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是电力部门关心的问题,将接地系统向纵深方向发展是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及城区地网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增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减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减小发变电站的接触电压和踌步电压、减小季节因素对地网安全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地网面积范围内布置过多的垂直接地极时,垂直接地极的效果将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1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触电保安器或简称保护器(保安器),它是有效防止低压触电、漏电事故发生的重要保护电器。笔者在此着重对剩余电流动作作保护器的维护及运行谈几点看法。1正确选用分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中,末级保护为居民住宅、企业生产车间、服务场所,作为防止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胡晓君  张鲁殷 《江西科学》2005,23(5):684-685,688
着重介绍了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的运用,并就故障时重复接地在降低零线对地电压、减少触电危险减轻设备损害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400 kV开关站地网接地电阻和安全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CDEGS软件和IEEE Std 80-2013进行计算,分析比较2种方法在土壤电阻率的数据整理分析、地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CDEGS软件和IEEE Std 80-2013两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徐春园  张思成 《甘肃科技》2005,21(6):99-99,108
本文介绍了铜合金导线的电接触滑动摩擦磨损研究现状,认为电接触摩擦磨损受到载荷、速度、电流、电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通电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过程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故障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线路可能发生的各种短路故障类型,并进行了故障特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的暂态电压和暂态电流夹角的余弦值相同;当直流输电线路区外(整流侧或逆变侧)发生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的暂态电压和暂态电流夹角的余弦值相反。根据该故障特征,可实现区内、外故障的识别。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暂态电压、电流分量。另外,故障极的暂态电压和电流的积的变化量远远大于正常极。根据此特征,进行故障选极。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电压不对称的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直流输电线路设置不同故障进行仿真,利用MATLAB进行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该保护新原理的正确性及故障选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企业中,低压供电系统在运行中有时发生漏电、感应或故障接地等事故,容易引起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等事故.电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在运行、维护、检修时或在发生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就应进行保护性接地。所以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电气故障对综合布线的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损坏,也是避免终端设备或器件的损坏和不必要的生产事故,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预防电缆火灾事故,采用差值-均方根(D-RMS)算法来识别电缆接头松动时产生的火花放电现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实验平台,开展了5种回路电流、4种松动状态下的电连接松动故障实验,获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采用差值-均方根算法统计出每一种运行状态下接触电压波形的变异比、变异区间和变异区间长度等特征参数,作为故障识别的基准参数.将待测接触电压波形的变异比与4种运行状态下接触电压波形的变异区间进行比对,可以判断出待测接触电压波形所表征的运行状态,进而区分出栓接电缆接头是否存在火花放电故障.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用于识别电缆接头松动时产生的火花放电故障.  相似文献   

20.
正A:试电笔是判断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检验低压电气设备是否漏电的常用而又方便的工具。典型的试电笔构造如图所示。氖管中充有稀薄的氖气,两端是两个金属电极。当电极间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氖气电离导电,产生辉光反应,发出红光。使用时,手指按住试电笔末端的金属笔卡或金属帽,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如果氖管发光,即说明被测导线为火线,或被测设备带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