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VEN数据库中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介绍了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专利申请在各国的分布情况,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以及对OLED显示技术的重要技术分支做出了分析,说明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空间极大,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2.
印刷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是现代印刷制程与OLED显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利于柔性化和大面积器件生产等优点。其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的产业战略制高点。简单介绍了OLED的市场规模、印刷OLED显示技术以及关键材料,并对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存在问题与该项研究能够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潘书山  王树宏  汪峰 《科技信息》2011,(31):I0019-I0020
头盔显示器采用微显示器作为信息输出元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步向高分辨率、高画质、高集成度以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在消费类领域和特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目前常见的头盔微显示技术主要有硅基OLED、高温多晶硅LCD和透射式硅基LCD三种.本文对这三种微显示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因其在显示领域内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OLED所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的专利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OLED的洗碗机显示模块设计,通过分析比较OLED与现行通用LCD之间的区别,并结合洗碗机工作环境状况,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分别给出该系统软硬件设计,并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规模专用OSDC芯片的数字视频混合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讨论了基于大规模OSDC(0n Screen Display Control)集成电路的数字视频混合器(Video Digital Mixer)的设计原理.数字视频混合器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治安卡口、十字路口等交通管理领域,对于自动化和智能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普遍使用的数字视频混合器存在功能单一、无法显示彩色字符、采用低速的串行通信接口、字库容量小、没有时间日期显示、字符显示和视频信号无法同步等问题.所述的数字视频混合器实现了在输入的视频信号上叠加可自定义的字符或图符,通过PC机的PCI接口实现对字符显示的位置、字符的大小、字符的颜色等的控制.内置的时间、日期控制器可以协同控制单元实现平滑、无闪烁的时间和日期显示.采用带看门狗功能中央处理期能够保证系统的高度稳定,独特的双端口总线实现了对闪存的单向写入和双向读出。对所用到的主要集成芯片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说明.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数字视频混合器和以前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数字视频混合器进行了对比。得到了非常显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是21世纪全球新兴的高新技术之一,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有机发光电致显示技术(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激光显示技术(LPD)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3D)以及特种显示技术等。对安徽省内平板显示产业申请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全省该产业的发展形势、格局及各企业的技术特点,促进全省该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卢一鑫 《科技信息》2011,(17):I0042-I0042,I0041
基于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 elctro-1uminescence)原理所研发出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在过去多年中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器件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使得白光OLED最有希望成为替代传统的白炽光源成为新一代绿色光源。文章阐述了近年OLED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以及主要技术瓶颈,对OLED技术在照明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比较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王英志  韩太林  李洋  王冲 《科技信息》2012,(29):145-146
设计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的驱动控制电路,实现320×240×RGB像素点全彩色视频图像显示。本文采用AL320C视频解码与显示控制芯片,在获得视频信号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控制信号,简化了OLED显示屏的驱动控制难度。本设计电路简单、成本低,实验表明显示效果良好,为各种便携式系统显示前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电子科技大学显示器件驱动技术课程的全彩OLED显示模块的应用实验。实验系统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接口电路控制OLED显示模块,达到显示目的。通过实验可使学生掌握SSD1338的应用电路,提高驱动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是21世纪全球新兴的高新技术之一,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有机发光电致显示技术(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激光显示技术(LPD)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3D)以及特种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阐述基于数字视频后期制作技术的多通道超宽视景再现系统开发的技术原理以及完整的研究工作过程,论述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领域,多通道超宽视景再现系统从数字视频的制作合成、多通道播放控制软件平台及播放硬件的构建等,整合应用了摄录像技术、数字视频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在通用设备平台上,利用软件技术实现了昂贵特种设备才能实现的效果,将信息传递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欣 《科技信息》2011,(12):I0177-I0177
LED与OLED是当今发光与显示领域最热门的材料与技术,就本质来说,两者都是半导体发光器件,LED采用了无机材料,而OLED采用了有机材料,这造成了他们在发光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差别,因而也造成其面向的显示领域的巨大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能效、功耗、数字化、模块化等方面较传统显示(CRT,LCD,等离子)的巨大优势以及在制造工艺与成本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将来极有可能取代LCD.OLED的驱动电路也成为研究热点.在已有有源阵列OLED(AM-OLED)驱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基于亚阈值技术的栅压控制OLED有源驱动电路,经过HSPICE仿真,该电路较好解决了工作于饱和区的有源驱动电路所引起的发光亮度非线性...  相似文献   

15.
张宗平  张咏 《甘肃科技》2007,23(9):24-26
文章介绍了实现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流媒体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网络传送技术等。在分析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利用原有网络资源,应用"网络视频服务器"这一核心设备,将监控信息完全数字化,实现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6.
数字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视频处理,通讯,网络和存储显示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也包括能处理各种报警传感信号的报警系统。本文对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对数字监控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包括数字视频硬盘录像、数字视频控制、数字视频服务器三个部分,最后对计算机报警系统进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是21世纪全球新兴的高新技术之一,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有机发光电致显示技术(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激光显示技术(LPD)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3D)以及特种显示技术等。一、安徽省平板显示领域各主要技术分布情况表1主要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支持并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96×64无源OLED(PM-OLED)的显示控制与驱动芯片。该芯片可以实现6.5万彩色显示和256级对比度调节,驱动方法采用了脉冲幅度调制(PAM)。芯片不但集成了数字和模拟电路,而且兼容高电压和低电压同时工作。测试结果表明:在低压电源为3V、高压电源为12V的情况下,当列驱动单元输出电流为100μA时,驱动电路和显示屏的整体模块功耗约为770mW,所设计的控制与驱动芯片能够正确显示彩色图像。  相似文献   

19.
FPGA实现全彩色OLED动态视频显示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显示方法和灰度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分场的数字灰度方案.介绍了如何采用FPGA实现OLED视频显示控制电路的方法,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仿真和电路测试结果.采用无间隔显示法实现16级灰度显示,使用FPGA由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设计了控制电路,从DVI接口获取动态图像,并将LCD的驱动IC用于驱动AM-OLED,最后成功获得了能实时动态显示的5.1cm(2英寸)120×(160×3)全彩色AM-DLED显示屏显示,图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支持并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设计一种适用于96×64无源OLED(PM-OLED)的显示控制与驱动芯片。该芯片可以实现6.5万彩色显示和256级对比度调节,驱动方法采用了脉冲幅度调制(PAM)。芯片不但集成了数字和模拟电路,而且兼容高电压和低电压同时工作。测试结果表明:在低压电源为3 V、高压电源为12 V的情况下,当列驱动单元输出电流为100μA时,驱动电路和显示屏的整体模块功耗约为770 mW,所设计的控制与驱动芯片能够正确显示彩色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