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油层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钻井液漏入地层,钻遇漏失地层前需要向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将普通钻井液转化为随钻堵漏钻井液.本研究针对漏失地层非均质性强、漏失通道尺寸分布范围广且难以准确预知和常规复合随钻堵漏剂适应性差等特点,研制了自适应随钻堵漏剂和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该技术能在无须明确预知漏失地层孔喉直径的情况下,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漏失地层具有很好的封堵作用,封堵速度快,封堵层浅,承压能力强,渗透率恢复率高,适合油层和非油层堵漏.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证明,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封堵范围广,渗透率封堵率及渗透率恢复率达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堵漏及保护油层效果.  相似文献   

2.
 井漏和硫化氢腐蚀是裂缝性异常低压酸性气田钻井作业过程遇到的两大难题。有针对性地研制了随钻堵漏钻井液体系LCM,开展了相应的室内实验并应用于现场。LCM体系由硫化氢清除剂、抑制剂、缓蚀剂和堵漏体系组成,该体系性能稳定,悬浮性良好、不沉淀,配伍性良好。将该体系应用于现场施工3口井,钻井作业过程中能够有效防硫,并在不影响钻井进程的情况下,对长达110m的井漏失返井段进行快速人工造壁,实现有效封堵。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可有效防硫,同时随钻堵漏效果好,尾管固井顺利,不影响地质录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节省作业时间和钻井液材料,缩短钻井周期,有效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3.
井漏是目前钻井过程中常见且难以治理的井下复杂事故之一,是制约井下安全、影响钻井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复杂地层钻井过程中,常用堵漏材料存在对漏失地层适应性差、抗温性能不佳、承压能力和驻留能力差等问题,缺乏科学的堵漏对策,导致一次堵漏成功率低、堵漏方法难以复制.阐述了桥接堵漏材料、高失水堵漏材料、吸水/吸油聚合物堵漏材料、聚...  相似文献   

4.
条20井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形成严重井漏的地质概括,在条20井的施工中,通过多种堵漏技术和工艺的具体实践,一方面保证顺利施工,另一方面摸索最有效的工艺和方法,达到快速、优质钻进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选择合适粒径的桥塞剂是桥塞复合承压堵漏的关键;桥塞复合承压堵漏+高粘坂土随钻桥浆强钻能很好的解决该区块井漏的问题,达到了防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和减少漏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许肯 《科技信息》2013,(10):177-178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本文论及在实验室以20-40目砂子为砂床模拟高渗透性地层、以80-100目砂子模拟低渗透性地层,对多种堵漏材料进行了筛选,找到了一种适合延长油田渗透性漏失和裂缝性漏失的堵漏配方,即用FLO-3配合堵漏王对渗透漏失地层在不同的温度和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6.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最常见的井下复杂问题,是制约井下安全、影响钻井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钻井液漏失模型较少考虑裂缝临界宽度、裂缝壁面粗糙度以及综合因素对漏失的影响,从而导致漏失机制对现场堵漏指导性较差.针对此问题,基于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径向粗糙裂缝漏失模型,厘清裂缝临界宽度、裂缝粗糙度以及综合漏失因子等因素对漏失的影...  相似文献   

7.
钻探施工中堵漏材料堵漏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科技信息》2013,(16):352-352,346
本文立足于钻探施工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井漏问题设想。针对钻探施工过程中出现漏失地层这一特殊情况,通过对堵漏材料漏失原因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参照,解决钻井漏失问题,使钻井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常规固结堵漏浆体驻留性差、井筒留塞难。现场采用两级固结堵漏工艺,在固结堵漏浆体前向漏失层注入高黏稠浆体,以提高浆体驻留性。但对堵漏作业过程中井筒压力变化规律认识不清,井筒压力精细控制不足,工艺参数如排量、浆体体积等的确定缺乏理论指导,这些仍然是固结堵漏工艺优化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浆体在裂缝中一维径向流动模型,建立了多级固结堵漏动力学模型,提出临界压差和压差比两个参数表征浆体的驻留性。以高黏稠凝胶浆+水泥浆两级固结堵漏工艺为例,分析裂缝宽度、排量、浆体体积及比例对井筒压力的影响,厘清堵漏过程中与环空液面高度变化与井筒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裂缝宽度越小,堵漏过程中井筒与地层压差、临界压差越大,浆体更容易驻留。增加浆体体积和高黏稠浆体比例,有助于浆体驻留,但实际堵漏应综合考虑浆体驻留、漏层裂缝封固以及成本等多因素。浆体排量越大,压差比越大,不利于浆体驻留。环空液面高度变化可以判断漏失地层井筒压力变化,现场应加强环空液面高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机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方法的技术原理,建立物理模型,对利用射流的水力能量给漏失层井壁形成"人造井壁"的防漏堵漏机制进行分析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能够验证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的机制;确定的随钻防漏堵漏钻井液配方体系渗透率低、封堵能力强,并能在井壁上形成薄、韧的封堵层,有效封堵裂缝;封堵层的形成扩大了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而且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承压能力可达到6 MPa,达到了随钻防漏堵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防控制地下防水工程渗漏现象,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结合施工经验,提出了防渗漏措施及几种堵漏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蔡旭东 《广东科技》2007,(3):105-106
基坑渗漏是地下施工中常见现象,严重危害着工程的安全施工;因而,对深基坑渗漏的治理技术一直是施工中的研究重点,笔者从深基坑渗漏的特点来分析不同的治理方法,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重点介绍了素混凝土桩防渗注浆技术及注浆材料的选择在深基坑渗漏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深基坑渗漏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旭东 《广东科技》2007,(4):105-106
基坑渗漏是地下施工中常见现象,严重危害着工程的安全施工;因而,对深基坑渗漏的治理技术一直是施工中的研究重点,笔者从深基坑渗漏的特点来分析不同的治理方法,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重点介绍了素混凝土桩防渗注浆技术及注浆材料的选择在深基坑渗漏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深基坑渗漏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军 《甘肃科技》2007,23(6):167-168,119
兰州市天然气管道穿越黄河顶管工程,是穿越黄河河底的敷设两条天然气管道的重要工程项目。在顶管过程中由于勘探钻孔漏水引起管道、顶管设备被淹。文章在对穿越黄河顶管过程中发生的透水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河水流速较大、水头压力大、水中带压堵漏等特点,采用了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以及CS浆液对漏水处进行了封堵,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HD的各种钻井液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实验发现,该处理剂具有良好的降失水、悬浮、抑制、润滑、抗温、抗盐、抗钙等性能,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替代产品,对钻井液体系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涛 《科技信息》2010,(4):325-325
本文从防水堵漏材料的选择、防水堵漏的构造,详细说明了防水堵漏材料的施工。目前的防水堵漏材料主要有:灌浆止漏胶、无收缩水泥灌浆料、抗渗、抗渗密封胶、钢板止水带、快速堵漏剂、防水堵漏宝等。  相似文献   

16.
磁化钻井液在川东地区深探井——苟西2井的现场应用试验表明,钻井液经磁化处理后,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井壁稳定性增强,井径扩大率减小,钻井液维护处理周期延长,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孟志坤 《科技资讯》2007,(21):93-93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卫生间渗漏是质量通病,本文总结了现行常用的方法,供类似工地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钻井液不落地在环境脆弱区块已成为钻井的必要条件,钻井液与岩屑需要分开处理, 钻井液进行性能维护后直接回用, 或处理成清水后回用;这对钻井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固液分离率低、难于降解等问题,对钻井液处理剂及加量进行优选,最终形成了环保型可回收钻井液体系。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20℃/3.5MPa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是11ml, 24h沉降后上下层密度差仅为0.0113 g/cm3,岩屑回收率为96.87%,润滑系数为0.15。环保型可回收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较好, BOD、COD值较低,易生物降解,EC50≥36000mg/L,满足排放限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环保型可回收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稳定性、抗污染性、润滑性、抑制性和环保性能良好,可满足钻进需求及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带压堵漏技术在供水管道抢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政  梁汉严  刘洁 《科技资讯》2009,(35):32-32
介绍马鞍管卡的构造、特点及其使用,指出在带压堵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双液注浆在地墙接缝堵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兴 《科技资讯》2009,(12):96-96
双液注浆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施工方法已被广泛利用。本文以明珠国际广场为背景探讨双液注浆在地墙接缝止水堵漏中的应用。介绍上海明珠国际广场地墙接缝堵漏抢险方案、包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