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戚安吉 《科技信息》2011,(17):I0366-I0367
煤柱高应力区及复合顶板、天然焦火成岩顶板巷道,采用锚网梁支护可以增大巷道使用断面,并且采用主动力,增加巷道围岩强度,减少巷道变形量,减少巷道修护工程量。但是锚网梁支护的效果隐避性大,当巷道围岩塑性圈超出锚杆锚固区(或锚固区附近存在节理面)时,锚网梁的支护效果显著降低,巷道极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采用锚网梁支护配合架连锁棚复合支护,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预防锚网支护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减少巷道修护量,提高锚网梁支护巷道的安全性,提高掘进单进水平。为安全施工可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煤矿巷道支护中,锚杆锚索支护是最常见的支护构件,然而由于锚索延伸率过低,通常在巷道围岩产生离层时破断失效,有的直接整根锚索脱落,导致巷道支护强度降低,极易发生冒顶事故,特别是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巷道更为突出。文中以接长锚杆代替锚索为研究内容,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从巷道冒顶机理的角度分析接长锚杆和锚索的各自优缺点,进而阐述接长锚杆的优越性能。结果表明:接长锚杆的力学性与锚索对比有很大优势,能够较好地与煤岩体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其自身长度远大于理论计算的巷道冒顶高度,且允许围岩发生较大变形,有利于巷道围岩形成楔形拱,增加了围岩的自承能力;节约钻孔和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进而节约巷道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矿巷道顶板局部块体典型冒顶实例,分析了局部块体冒顶事故的损毁后果、危害程度、破坏体特征、冒顶区几何形态以及冒顶成因,采用关键块体理论和空间赤平投影法,阐述了六面体危险岩块运动稳定性,建立了六面块体极限平衡力学模型,获得了巷道顶板岩块临界稳定高度与岩体环境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全面分析了煤层巷道局部块体坠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巷道冒顶的影响程度,找出了引发巷道顶板局部块体失稳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普通锚杆和金属网控制横向顶板局部小块体坠落,以普通锚杆、锚索和棚子控制纵向顶板局部大块体坠落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凯 《科技信息》2009,(28):312-312
本文对锚网支护巷道冒顶情况、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祁东煤矿7130风巷地质情况和巷道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冒顶事故的发生经过,冒落位置及范围、冒顶事故处理情况、冒顶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本人对这次冒顶事故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矿山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对引发矿山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确定了导致锚杆支护失效的关键因素,为矿山企业优化巷道锚杆支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泽阳 《科技信息》2013,(23):350-351
针对曹跃煤矿2005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下巷区段顶板砂岩富水、断层裂隙发育造成支护困难,冒顶事故频发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材在巷道迎头掘进面预先打设钻孔注浆加固破碎岩体的方案。详细阐述了注浆钻孔的布置形式、注浆工艺流程、特征参数以及施工过程,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采大跨度回采巷道顶板难以控制的现场实际,在分析了单层岩层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运用UDEC3.0数值模拟软件深入研究了由单层岩层组合而成的回采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通过合理布置锚索的位置,达到锚杆—锚索协同支护的减跨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锚杆的组合梁(拱)及悬吊作用以控制大跨度回采巷道冒顶事故的新的支护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大跨度回采巷道,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缓倾斜层状岩体巷道断面形状与支护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比希铜矿主矿体西区矿岩稳固性差,采动压力大,沿脉进路塌方冒顶严重.针对缓倾斜层状围岩条件,分析了进路冒顶的原因和冒顶后巷道表层压力的变化,得出冒顶后的巷道断面是自适应岩体结构而趋于稳定的巷道断面的结论,据此提出用直立三角形巷道断面取代现用的1/4三心拱巷道断面以及着眼于结构稳定的锚杆支护措施.这一方案实施后,沿脉进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掘进巷道断面形式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地质预报和井下实际的地质构造对煤矿巷道掘进中断面优化的作用;提出适合特殊地质条件下,掘进巷道合理断面形式、断面设计参数及正确的井巷支护;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预防煤矿巷道掘进中的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冒顶事故实例对锚网梁索支护煤巷冒顶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类似冒顶事故的措施,这对同类顶板支护条件下的煤巷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116-116
棚式支护属于被动支护,没有初撑力,支架稳定性靠背帮背顶而获得,稳定性差,因此,采用防倒装置能使之联成一个整体,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放炮倒棚和冒顶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炮掘工作面梯形架棚巷道迎头10m内加固金属拉杆机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显著提高了放炮掘进迎头10m范围内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大兴矿二分层掘进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仲英 《科技信息》2012,(3):529-529,522
在处理巷道大面积冒顶区时,葛泉矿巷修队大胆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代替传统的木垛充填下棚式支护技术,成功处理了两处大面积的冒顶区,结果显示:不仅支护成本低、巷道抗动压效果明显,而且杜绝了巷道的后期返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煤巷综掘临时支护技术的现状,研制了一种新型煤巷综掘临时支护装置,该装置利用永久支护顶板锚杆为悬吊载体,安装在煤巷掘进面空顶区域,提高掘进迎头空顶区顶板支护强度。通过前探梁、吊梁环和护顶金属网等主要构件,实现掘进面临时支护的防滑限位、角度可调、前探支护与护顶挂网同步等功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井下装拆灵活方便,节省了临时支护时间,提高了支护效率,为综掘巷道迎头空顶区域支护安全和快速掘进提供了设备保障。  相似文献   

15.
徐斌 《科技信息》2009,(36):248-248
从三起煤巷锚杆支护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入手,总结了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实际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巷道冒顶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治虎 《甘肃科技》2004,20(8):99-99,96
通过对巷道变形和破坏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预防冒顶事故的管理措施 ,介绍了处理冒顶事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锚杆支护对围岩稳定作用的弹塑性力学计算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弹塑性力学计算出发,用锚杆两端对围岩体内锚固区施加的两组夹紧力来考虑锚杆支护对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改变的影响;而描述锚固围岩体力学性质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并未改变,建立了锚杆支护对围岩稳定作用的弹塑性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锚杆支护强度和锚固区半径下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锚杆支护巷道的围岩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变化趋势。并在井下巷道的锚杆支护参数选定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锚杆支护弹塑性力学计算的解析解在理论上为锚杆麦护的董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深井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采深不断加大的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安全问题,运用岩体力学、材料力学、地质学理论方法研究了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机理和巷道掘进迎面墙锚杆布置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圆形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部位随其断面垂向尺寸的渐变而变化,其垂向尺寸最大的条带区是最需加固的部位。该成果对现场掘进迎头的片帮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颖  任灏 《安徽科技》2012,(4):53-54
正一、概述顶板离层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锚杆支护巷道来说,顶板离层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当顶板离层超过一定范围,即表明顶板处于非稳定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便会发生冒顶等恶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新强煤矿急倾斜煤层巷帮变形失稳,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急倾斜松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合理支护方式与支护参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急倾斜松软煤层两端区是破坏的集中区域,下端头破坏更为剧烈,急倾斜松软煤层巷道的变形与破坏具有非对称性;急倾斜煤层巷道无支护时,巷道冒顶、底鼓、上帮破坏比较严重,而采用锚杆支护后,底鼓是影响上帮稳定性的关键,巷道上帮底角是控制的关键部位.通过数值模拟优化,确定了最终的支护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