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儒家传统文化之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传承至今 ,既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精华 ,也有已经过时或腐化的糟粕。因此 ,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 ,对其进行分辨、取舍、继承和创新 ,使其发挥作用 ,与时俱进。本文拟从思维方式之价值、人生观之价值、人际关系论之价值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儒家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研究一国的教育必须研究该国的文化传统。教育有选择、传播、发现、创造文化的功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 ,又互相依存。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用民族性、时代性两个标准对民族文化传统加以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创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民族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对于教育本身的旧传统、旧观念也需要改造和转变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思潮的解构性和虚无性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当下的中国必须对青少年进行主流道德思想的教育,宏扬我国传统文化,帮助提升青少年人生境界和建立正确价值观。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弃其糟粕;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刻而全面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现代文明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借助历史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利用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受到人文教育;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深刻理会与体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批判继承旧传统、旧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值得人们深思。尼采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对旧世纪、旧道德、旧文明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对现代文明的缺陷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从人生学的角度评述了尼采的基本人生思想,着重挖掘其积极进取、奋斗开拓、勇于创造、不断超越的思想精华,以求给予现代人生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加以继承、发扬,对糟粕加以摈弃、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苗朋朋 《科技信息》2013,(19):172-172
<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继承发扬,使它在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显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传统是指具有世代相传特点的一种社会因素。如风俗传统、艺术传统、教育传统等。某些道德原则和规范,经过长期社会舆论、教育的作用,在人们的内心成为相对稳定和习以为常的内容就是道德传统。  相似文献   

7.
传统孝观念在当代农村依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它的精华都能有所继承。对于糟粕一般也都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并且他们在长期的孝道实践过程中赋予封建孝道以时代的内涵,形成了体现时代特色的新的孝道观念。传统孝道在当代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但是要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必须实现传统孝文化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确保新的孝道模式在全社会的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对其作出封建糟粕和民族精华的区分,需要有现代精神和理性态度.据此,对先秦儒家忠孝观的基本内容做出考察、分析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对先秦儒家忠孝观做全面的、整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要了解中国教育传统,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就不可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文化有丰富的优秀的内核,也有封建的糟粕,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区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今天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五行与术数     
五行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其身影于中国文化无处不在,而它在术数中的运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有必要厘清五行与术数二者之间繁复驳杂的关系,科学界定其精华与糟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认识儒学教育观 孔于是从事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之一,研究教育,对孔子开创的儒学教育观,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批判地继承儒学教育观的精华。开创于封建社会起始期的儒学,有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意识形态的糟粕,是不足为怪的。儒学有些内容是明显的糟粕,如听天由命,维护统治秩序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轻视体力劳动,称请教“学稼”、“学圃”的樊迟为“小人”,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史记》的具体内容,从三个方面反驳了谢文否定《史记》的人民性,从而也否定了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据,认为《史记》的精华正在于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不能在批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将《史记》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精华一起抛弃。  相似文献   

13.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运动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集体的智慧,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藏族宗教、生产、生活等文化的彰显,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虽属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藏区或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藏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薛宝钗的典型服饰分析,从现代审美角度出发,揭示中国服饰文化艺术注重“师法自然”、“中庸节俭”、“天人合一”思想和精神本质。倡导人们取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时尚审美的精华,摒弃糟粕,从而提高自身的形象、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荣辱观,是对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重构现代道德规范。在高校大学生中树立科学荣辱观就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对儒家思想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对周边一些国家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时代里我们要对儒家思想中的糟粕部分予以批判 ,对精华部分予以发扬 ,这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儒家是中国文化乡土情结的培植者,他们非常重视宗族乡党对自己的评价。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以及“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刻下深深的痕迹。宗教的“报本反始”则集中体现了国人的亲土观念。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其品格的优劣紧密交织。一方面,可以提升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其中的消极成分,警惕并克服其流弊。弃糟粕,取精华,是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其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吸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当前社会与世界状况进行综合创新,发挥其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中的积级作用,以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就是那些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包装设计元素也应该涉及到传统文化思想。包装不仅要给产品创造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媒介,通过包装设计影像承载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包装设计的文化核心。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深底气越足,其设计也越有厚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20.
儒家是中国文化乡土情结的培植者,他们非常重视宗族乡党对自己的评价.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以及“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刻下深深的痕迹.宗教的“报本反始“则集中体现了国人的亲土观念.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其品格的优劣紧密交织.一方面,可以提升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其中的消极成分,警惕并克服其流弊.弃糟粕,取精华,是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