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线度空间内,从唯象度度,且在线性近似条件下,建立了超微粒密度的线度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场方程.进而对溅射具体情况分析了场方程的具体解.最后,利用所求得的具体解模拟了实测的溅射俘获凝聚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一种制备金属超微粒的新物理方法——溅射法.介绍了该方法的装置并阐明了其基本物理原理.通过Ag、Au超微粒的制备及其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表明,用此法可制备纳米量级的球形金属结晶超徽粒.  相似文献   

4.
5.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的长期观察发现,在自然环境下,Ag/Ag2O与还原形成的Ag两类微粒相继开始硫化演变。两类微粒均经过Ag2SO4中间过程逐渐变成了Ag2S2O7微粒,同时粒径也进一步变大,出现 大微粒“吞噬”小微粒的现象。观察结果还表明,在碳膜基底上还原形成的Ag超微粒较Ag/Ag2O超微粒稳定。粒径变化也较慢。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由溅射法制备的Ag超微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与溅射收集角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是:在给定的溅射条件下,不同的溅射收集角,可以得到不同分散度的超微粒,这对制备具有确定分散度的超微粒而言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作者用溅射法制作了银薄膜,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银薄的电子显微像和电子衍射图样,银薄膜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fcc)晶格。我们以银溅射膜作为标准样品确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相机常数。  相似文献   

9.
以银超微粒为例提出了一个描述超微粒自发演化的“扩散-俘获-反应-获聚”的模型,建立了它的化动力学方程,同时求得了经动力学方程的孤立波解,并对解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氩气中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最初为内部是Ag、表层是Ag_2O的Ag/Ag_2O超微粒。对存放于自然环境中的样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21天时物相结构未变,微粒仅出现团聚生长。在40天时,一部份微粒的Ag_2O表层被还原,形成了纯金属Ag超微粒,一部份微粒仍为Ag/Ag_2O超微粒。这两种微粒出现分离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Al2O3 基板上制备的YSZ薄膜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清洁的基板上制备的YSZ薄膜经600℃以上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完全可以作为固体电解质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讨论搅拌在疏水絮凝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通过试验发现,石英或菱锰矿微细矿粒的最大絮凝度仅在搅拌转速为800—1000rpm处出现,且与矿粒的原始粒度无关。文中提出的絮凝动力学总模型考虑了絮团形成及絮团破裂两个分过程。模型揭示了疏水絮凝及凝聚的重要的动力学差异。同时考察了非极性油对疏水絮凝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控反应溅射法在PET基底上制备了纳米TiO2 抗菌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得的溅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 ,发现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在基底上得到一层致密均匀的由纳米粒子组成的薄膜。采用光 -氧抗菌实验方法 ,研究了溅射薄膜的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溅射后的薄膜比未溅射样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氧化铝吸附溶液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所制备的氧化铝为γ型纳米氧化铝,颗粒直径在7~10nm,比表面积为117.986m2/g.以纳米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溶液中的Cr(Ⅵ)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的投加量为2g/L, 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初始pH2时吸附效果最好,在4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达96.1%.纳米氧化铝对溶液中的Cr(Ⅵ)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达0.945以上.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相关系数接近1.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在低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纳米氧化铝吸附溶液中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16.
荧光假单胞菌噬铁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荧光假单胞菌P32产生的噬铁素的特性.噬铁素在紫外光下发出黄绿色荧光,与Fe3+有高度亲和性,在230nm和400nm附近各有一吸收峰,氨基酸组成为苏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2:4:4:4:1:1,生物合成需较低浓度Fe3+为条件,与Fe3+的复合物无荧光,但可用连二亚硫酸钠,8-羟基喹啉和抗坏血酸粉末恢复荧光.  相似文献   

17.
对中能核反应中的三体碎裂数据的处理中对整体形变的真的三重碎裂与三体事件进行鉴别;这时对它们的质量谱,发射平面方向分布作了比较,再次证明了整体形变三重碎裂的确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