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盐水示踪、微机采样来研究垂直管道浸取器回弯头内单相流的流动模型。选用扩散模型。将回弯头分解为直管段和回弯两部分。在设备的进口和出口同时检测应答,用矩阵法转换成理想脉冲的应答,求取回弯的混合扩散参数,并作关联。  相似文献   

2.
降低脉冲法停留时间分布实验误差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用脉冲法注入示踪剂时示踪剂的分布、时间与应答信号的测量,以及模型参数的回归等方面的种种误差。推荐在被测系统进口的上游适当距离处输入脉冲信号,在系统的进口和出口两个测点上用微机采集应答信号,然后用非线性回归确定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英砂体系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法和动态法测定不同温度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三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属无饱和吸附量的S形、可以用作者提出的非均匀表面两阶段吸附模型描述。阶跃法 吸附量明显低于静态法的结果,但和脉冲-应答法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流体阻力测定实验中,确定直管摩系数时,对不同的实验装置,将流速与压差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法求得经验公式,以便用孔板流量计两端的压差读数R直接计算出流体的流速μ,可以简化实验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管式反应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ICPECVD)制备氮化硅薄膜,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氮化硅薄膜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氮化硅薄膜中不仅存在Si—N键,而且由于杂质氢的存在而含有Si—H键和N—H键.用朗缪尔单探针测试了直管式反应室中的等离子体参数,得到离子密度Ni在反应室内轴向以及径向位置的变化规律,弄清了离子密度Ni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分析了离子密度Ni分布的均匀性对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和薄膜制备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波纹管扭转固有频率的分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方法将波纹管考虑成一个具有相同扭转刚度和质量的等效直管,取波纹管平均半径为直管半径,采用旋转壳的分段积分法计算波纹管的扭转刚度,分析该直管的扭转振动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波纹管的特征值分析,并用其得到的波纹管扭转固有频率结果来验证上述分析计算方法,结果证明了该分析计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对流体流过非圆形直管的流动分析,得到影响非圆形直管摩擦系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矩形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采用脉冲应答技术,考察了挡板结构、气液流量、固体浓度对床层液体混合行为的影响.分别用多釜串联模型与轴向扩散模型描述挡板下方区域与挡板段的液体混合行为,应用矩量法及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表征液相返混程度的模型参数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利用压电陶瓷的阻抗测量法的概念,即用压电陶瓷作为驱动源产生动态阻抗信息.测试系统由阻抗分析仪、计算机、压电陶瓷片、铝梁组成.实验将铝梁作为测试对象,在其上粘贴压电陶瓷,通过对阻抗应答、振动模型和压电陶瓷片的粘贴位置的分析,研究梁的阻抗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阻抗法,容易得到构造物的频率响应特性,应答分析也简单.  相似文献   

10.
以实现CPU的温度控制、提高微流体的流动速度为目标,对电渗流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应用无网格算法对Laplace方程、Poisson-Boltzmann方程、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的数值仿真结果与解析近似解吻合较好.对微直管内的微流体的流动进行了仿真,再现了微流体流动的驱动过程,并讨论了微流体的流动速度与外加垂直电场的电势和ζ电势的相关性.本文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仿真几何形状简单的微直管内微流体的驱动过程,也可仿真几何形状复杂、ζ电势较大条件下的微直管内微流体的流动,为电渗流微泵的设计提供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倒U型管垂直段的两端内分别放置一个整流环,来消除入口弯头对垂直段流动的影响,通过对单相流体在倒U型管内的流动进行数值计算,以及对整流作用下倒U型管内气液流动的稳定性和流型的分布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整流环的整流作用可以增强管道内流动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倒U型管垂直上升段内的间歇性流动(弹状流和块状流)区域减小,环状流区域增大,流动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考虑非均匀流场的刚性直管声场传递矩阵,通过将刚性直管沿轴向等分成N个微段,并假定每个微段内温度、气流马赫数和声速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利用各微段间声压和体积速度的连续性条件.推导了刚性直管声场传递矩阵和扩张式消声器的插入损失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声学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压力下水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 6.0 CFD商业软件,对螺旋管内超临界压力下水在发展段的层流混合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细致地分析了螺旋管螺距、入口流动Grashof数和Dean数等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压力下,水物性参数的剧烈变化在垂直流动方向引起了很强的二次流动,同时由螺旋管引起的向心力也造成了很强的二次流,与相同尺寸直管道相比,螺旋管内二次流的存在大大强化了流动换热,但是也相应地增加了流动阻力,因此螺旋管入口De数越小,则二次流越大,摩擦阻力越小。同时,流动换热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制冷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随毛细管的改变而变化,其工作特性对整个系统而言显得十分重要的。因此对毛细管的流动过程建立了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特性方程,以熵最大原则建立了临界流状态下毛细管出口临界状态的参数关联式,分析计算了进口压力和毛细管内径对出口临界参数的影响,并与标准试验毛细管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与实际状况吻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其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扁管孔数、扁管内孔高宽比、流程布置、各流程间扁管数分配方式等参数对平行流冷凝器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扁管孔数的增多,换热量逐渐增大,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减小,空气侧压降逐渐增大;随着扁管内孔高宽比的增大,换热量与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减小,空气侧压降不变;随着流程数的增多,换热量与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增大;当流程数一定时,各流程间扁管数的分配宜从第1流程向后依次递减,其递减速率逐渐减小,且过冷区的扁管数不宜过少.  相似文献   

16.
电站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流量分布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同屏支管根数、屏的节距和三通引入管对管组的流量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提出和实际结构相一致的离散模型计算方法 ,预测管组中的流量分布 .对进口三通涡流区对集箱静压分布的影响 ,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以一台发生过超温爆管的锅炉再热器为例 ,分别应用离散模型计算方法和常用的连续模型计算方法 ,对管组的流量分布和炉内管壁温度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离散模型计算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一致 ,改进了连续模型计算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两级串联节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以两级毛细管的同何尺寸(内径和管长)为变化参数,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对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可以指导房间空调器中串联毛细管设计的两点结论:高压连接管只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就能起到辅助节流的作用;热泵工况下辅毛细管的内径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顺应开展制冷工质替代研究的趋势 ,对 R2 2的替代工质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 R40 7C在毛细管中的绝热流动进行了分析计算 ,分别建立了能量、质量方程和压降计算公式 ,并分别就过冷区和两相区作了理论求解 .将 R40 7C与 R2 2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应比较分析 ,该计算模型将对R40 7C空调系统的优化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部件性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使用竖直细小传热管内高速空气-过冷水环状两相流用于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高效冷却的方法.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在细小管内壁上过冷水形成非常薄的液膜,壁面热流密度可以分为液膜吸热、液膜蒸发和湿蒸汽吸热。各种因素影响这3部分热量的耦合匹配,使得管内两相流的传热传质特性十分复杂.在管内的前段部分,液膜升温吸收大部分壁面热量。而在大部分区域内,对流蒸发耦合换热是支配性的传热方式。即使在十分高的热流密度条件下,壁温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运行温度以下.探讨了各种流动条件、加热管几何尺寸、壁面热负荷等系统参数对两相流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