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的角度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长期低钠饮食和多次放腹水.不同程度低钠血症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密切注意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各项相关因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加强治疗中用药观察和护理,预防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39例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经验.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30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脑外伤合并脑梗塞应早期诊断,积极预防,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39例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经验.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30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脑外伤合并脑梗塞应早期诊断,积极预防,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住的2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有发热、头痛、视物模糊、精神行为异常及肢体无力。2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MRI可见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高信号病灶。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分别于发病10天、15天时完善头颅MRI可见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消失;分别于发病15天、20天时患者临床的症状完全缓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非特异性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发病原因不明,核磁是其诊断关键,诊断明确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12例外伤性张力性气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伤性张力性气颅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12例外伤性张力性气颅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手术治疗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张力性气颅发生后病情较重,应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白塞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记录15例活动期白塞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入院时、出院时临床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血糖水平,作历史对照;并随访3月,记录疾病控制情况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口腔溃疡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00 0),每月复发次数,较入院前明显下降(P=0.000 1).患者治疗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和Ig A明显下降(P0.05).患者出院时,未发现二甲双胍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影响,未发现对肝肾功能及血糖影响.同时发现患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治疗后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6例(40%)患者出现腹泻,4例(2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2例(13.3%)患者出现乏力,尚可耐受.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白塞病皮肤黏膜病变复发率,降低活动期血沉、C-反应蛋白,可能是白塞病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疗用药现状,并探讨其中的药学监护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升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考察,并探讨其中的药学监护点.结果:共有241例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占同期新冠肺炎患者的80.60%,治愈出院比例94.19%.初始治疗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单药治疗为主,29.88%的患者需进行治疗方案调整.本研究期间,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比例逐渐下降,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用药比例先后上升.共71例(29.46%)患者出现了抗病毒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以抗病毒单药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后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逐渐被优选.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应加强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39例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经验。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30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脑外伤合并脑梗塞应早期诊断,积极预防,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3例病例中,1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本病发病多与感染有关,病情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治疗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因治疗,针对性的抗感染结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有机磷中毒患者个体化应用阿托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4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7例患者中120例痊愈出院,7例抢救无效死亡,20例自动出院。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的应用在早期、足量、足疗程基础上,通过护士对病情观察采用个体化维持量治疗是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年4月至2007年5月收治大理地区1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Nevin Ⅰ期1例,Ⅱ期2例,Ⅳ期2例,Ⅴ期7例.1例Ⅰ期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存活期超过三年;2例Ⅱ期行根治性切除术,存活期超过3年;2例Ⅳ期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存活期低于3年,1例正在随访(<1年).在7例Ⅴ期患者中,3例放弃治疗,1例仅行对症治疗,1例行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仅行探查 腹腔灌注化疗药(顺铂 5-FU),1例行胆囊、胆总管切除;其中5例存活期均未超过15个月,另外2例正在随访(<1年).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应有效提高其术前确诊率和根据病理分期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颅脑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CSWS诊断金标准,患者于术后4~10 d血清钠均低于130 mmol/L,24 h尿钠均大于80 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70 mmol/L.经治疗,48例患者恢复正常,2例患者入院后病情危重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于低钠血症,1例死于术后出血性脑梗死,2例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性盐耗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中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和鞍区、下丘脑病变患者手术后常并发此症,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补钠、补液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临床治疗经验,认识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外伤性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治疗29例,死亡7例,有2例患者呈植物人状态生存.保守治疗25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及时正确的处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惊厥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及带教经验,提出儿童惊厥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结果: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有口头语言教育,文字、图片教育,视频教育,行为教育,出院后电话咨询和定期门诊随访.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解释病情、急救措施、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和出院指导.结论:做好较大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对减少脑损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整体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VE)预后的效果.方法:在2013~2014年间,选取我院儿科住院部VE患儿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期间就诊住院患儿列为研究组,2013年住院期间患儿列为对照组,每组为22例.研究组在早期也就是急性发病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最后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预后情况、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等.结果:经过1周的整体护理实施之后,2014年住院期间的患儿即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95.45%,2013年住院期间的患儿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72.72%.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第2次评定(患儿入院d 10))FMA值均较第1次提高(P0.05).结论:在患儿出院时进行GOS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预后较对照组好,其实施整体护理后的并发症仅为4.54%比对照组护理后的并发症36.36%低很多,说明了实施整体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30例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了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提出了小儿偏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的血渗透压改变情况进行分析,诊断患儿是否伴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并对输液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以2010年3月—2011年3月治疗的24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血糖、电解质及尿素氮等,并计算出患儿的血渗透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输液方法.结果研究对象中伴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患儿22例,占9.17%;患儿经提高液体张力和控制输液量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是小儿肺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根据患儿血渗透压情况采取适当方式的输液治疗可以治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探讨基层医院急性AMI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1996-2005年期间住院的26例AMI诊治状况.结果好转出院16例,合并症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 AMI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急诊,人人都要意识到AMI的危害性,及时到医院住院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的48例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甲亢中甲癌发生率为5. 62%(48/854),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5年(1个月~10年),术后1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1例术后2年甲亢复发,1例术后4年死亡。结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术前诊断困难,主要靠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率低、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某院近九年内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SSS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九年期间共收治35名SSSS患儿,男14例,女21例,年龄22 d~14岁之间,0~6岁22例(62.8%),其中,新生儿1例(2.8%);1岁以内婴儿3例(8.6%);1~3岁幼儿8例(22.8%);3~6岁学龄前儿童10例(28.6%).而6~14岁儿童13例(37.2%).结论:SSSS的早期诊断,及时、足量、敏感、联合的抗生素治疗是本病的最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