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霞 《科技信息》2010,(34):I0372-I0372
交叉口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交叉口设计原则、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设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设计方法及改善措施,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对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因素及我国在设计交叉口时的误区,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设计交叉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白雪松 《科技资讯》2012,(9):237-237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交通流最为汇集的地段,不仅是道路交通系统的节点,而且城市道路交叉口经常是发生交通问题最为严峻的地方,与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是否可行合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科学的交叉口设计对于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缺陷、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完善设计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带来一些实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信号控制交叉口群左转交通协调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拥挤交叉口和非拥挤交叉口构成的交叉口群左转交通组合协调设计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允许左转和禁止左转交通对交叉口最优信号周期、车均延误和饱和度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禁左后左转交通流的可替代路径,重点分析了利用交叉口群内次要交叉口形成U-turn完成左转的情形,研究了交叉口群左转相位的协调设计方法和相应的空间协调设计方法.基于此,以交叉口群总延误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交叉口群左转相位组合优化模型,在模型中还考虑了公交车流为直行的条件下,禁止拥挤交叉口左转车流带来的公交优先效益.最后应用一个有两个交叉口且有路中型公交专用道的实际路网,采用车均延误和饱和度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两个交叉口均允许左转和按照本文方法协调设计完成左转两种情形.案例分析表明,相邻交叉口左转交通的协调设计不但能够改善交叉口机动车的服务水平,而且能够显著降低直行公交车辆的延误,同时,该协调设计方法对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针对拉萨市交叉口渠化问题,总结阐述了平面交叉口在渠化设计中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设计方法,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对比分析交通渠化前后相关交通运行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渠化设计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优化交叉口内部各方向机动车流的行驶路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石家庄市裕华路和谈固大街交叉口为案例,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首先对交叉口的位置、地形、交通量等原始设计资料进行收集,然后通过Synchro仿真软件评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状况,并依据有关设计规范,在扰动最小的原则下进行了横断面和交叉口拓宽设计。改善设计后,总延误时间由原来的6.1 h缩短为2.7 h,对交叉口的拥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方法和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了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块功能,完整设计出了评价系统并对于无信号控制及环型交叉口均采用了合适的算法进行了评价模块的设计。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实例表明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影响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因素及我国在设计交叉口时的误区,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设计交叉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方法和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了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块功能,完整设计出了评价系统并对于无信号控制及环型交叉口均采用了合适的算法进行了评价模块的设计。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实例表明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方法和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了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块功能,完整设计出了评价系统并对于无信号控制及环型交叉口均采用了合适的算法进行了评价模块的设计。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实例表明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