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自杀大学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家人和周边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对社会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对学生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心理分析,并据此提出学校在预防、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杀心理研究与危机干预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根据自杀发展进程与动机,对大学生自杀的心理类型进行了分类;2、从自杀发展趋势、自杀原因、性别与年龄差异、精神因素和自杀方式等角度,对目前大学生自杀的特点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3、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统计大学生自杀的最新数据,以该社会现象入手,从心理原因层面剖析大学生自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几年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阐述了现代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几种主要的应用模式和策略,且进一步的预测了未来更有效的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策略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高校频频传来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消息,文章从生理、性格等内部环境和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他因素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解决大学生自杀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曲 《科技信息》2007,(32):58-59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的比率日益增高,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心理特征,并就此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常丽丽 《科技信息》2009,(26):349-349,348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研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探讨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完整,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有关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及文献,探讨人格特征及家庭功能对于识别高自杀意念大学生群体的作用,以及人格特征与家庭功能这两个因素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作用时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能最佳预测大学生自杀企图的因素,以及负性情绪在自杀意念产生中的作用,以期对干预及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自杀心理及其干预和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究其原因,主要由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性格及一些精神病引起。干预及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措施可分为以下三点:(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关注自杀高危人群;(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自杀的心理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差异。既往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群体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高校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病的事例也时有报道。本文主要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就研究生的自杀心理,提出了对策思路,为研究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如何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从自杀病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阐释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邢玉玲 《甘肃科技》2013,29(2):74-75,96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探索、求知、竞争的人生旅程中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认清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生命价值。通过对大学生漠视生命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自杀、他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一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我觉得我们完全有必要去对大学生现象的发生进行深入分析,试探究出大学生自杀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4.
王刚 《科技信息》2012,(24):72-72
本文研究引起大学生自杀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自杀的保护性因素。对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认识可以为防范自杀提供重要的启示。减少和防止大学生自杀现象发生应当把重点放在探究引起自杀的风险因素、防范自杀的保护性因素上。  相似文献   

15.
付晗 《科技信息》2009,(30):42-42
大学生自杀已然成为一种具有特殊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了。在青少年自杀行为上,我们能够看到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家庭问题以及青少年自身的问题。因此,社会对青少年自杀问题,对自杀率的上升,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和预防青少年自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杀危机的社会支持干预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自杀行为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类型,其发生的首要原因就是社会支持系统失当.笔者在对心理危机及大学生自杀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构建一个三级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系统,各级体系依据发生危机的个体需要,为其提供社会支持,从而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自杀现象是民国前期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李大钊作为当时传播新思想的重要学者,敏锐地认识到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极端反映,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忧世情怀对自杀现象给予持续关注。通过研究李大钊关于自杀现象的思想,有助于再现民国初期自杀现象研究概况,为现实的自杀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磊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225-22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学生为什么走上自杀的绝路?如何才能预防或减少大学生自杀?本文对可能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艳兰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241-241,24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追根究底挫折教育的缺失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高校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化解挫折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剧增,这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轻易结束自己生命,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无奈?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因素综合分析,试图为我们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