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利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之间的关系,两者谁先谁后,是任何社会结构都不可回避的首要价值问题。先秦儒家特别看重义利问题,凡讨论义利关系者,都只有重义轻利的思想,没有不要利的说法。如果拂去蒙在其上的时代烟尘及偏见误解,那么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值得借鉴的理论光彩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道德道德理论中,义利关系问题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义利关系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首先,指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次,因为“义”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利”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要求,所以义利关系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仍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城市民族问题产生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发展既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民族问题,也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且,为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和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一样,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有它自己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不会消亡,而且还是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时期。我国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四化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革命,它将为我国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开辟更加光辉灿烂的前  相似文献   

5.
我国今天平等、团结、互相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但民族问题也将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关系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升级过程。我们应把握这一规律,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要建构完善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德育观离不开对传统的反思和扬弃,孔子义利观具有以义统利、义利并重的思想特质,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心态和精神面貌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探讨孔子义利思想,树立既符合民族精神又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德育观,确立青少年义利关重的道德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份,也是当今人们十分关注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少国家为它感到困扰。我国是一个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提出并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政策,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使我国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平等、团结和友好合作的大家庭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携手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论题。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一方面推进,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影响民族关系的新问题,借助外部的扶助和市场的拖动,增强各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内在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现今民族关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上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社会主义契约伦理作为伦理道德建设的要求,其形成具有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但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在理论上的努力构建来进行引导。对社会主义契约伦理的义利观的研究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关注的核心内容,义利观的构建需要从前人的义利之辨中汲取合理成分,还需要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利关系的变化,总结出社会主义契约伦理义利观的必然性、建构性、原则性,并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会注意到它的民族性、单一性和社会依赖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思考它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独立性。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中体现得十分强烈,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辩证性,处理好他们的对立统一关系,才更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对义利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以义为重”论;以管仲、商鞅为代表的“以利为重”论。“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都是价值取向的失衡,阻碍社会进步。同时也有一些思想家如墨子、荀子等主张义利统一,提出“义利并重”论。历史发展到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义利观,选择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将成为当今中国人要逐步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讨论媒体环境实质上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传播业做出的一种新的审视,它的用意和价值在于促使人们以整体的、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考个媒体各要素之间、特别是不同媒体之间以及整个新闻业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弥补我们以往注重媒体实体、忽视媒体关系,注重传播本身、忽视环境影响的研究缺陷与不足。目的在于使媒体和整个新闻传播业获得良性发展的思路,使新闻传播业与社会系统处于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运行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中非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先后同十几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提出和制订了一系列重要的对非政策和原则,为中非关系的继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对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的研究.对推动今后中国向非洲国家在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增强中国同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友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相似文献   

14.
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改变了宏观与微观的经济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认识,进而以科技知识为主线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关系、内容及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正>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民族文化形成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资源利用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是生态学和民族学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两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民族生态学.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体是民族,其环境包括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相似文献   

16.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通过对易洛魁社会的描述,无论在社会分期上,还是对民族产生,民族和家庭的关系,人类婚姻形式的发展等问题上都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原始社会文提供了决定性的材料,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确立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西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既有向平等、团结、互助方向发展的趋向,又有产生民族问题。影响民族关系的趋向,这次导致了解放40多年来,广西民族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马鞍型。有过大曲折,但民族关系的主流始终是向平等、团结、互助的方向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利益的态度和看法受到社会历史条件、阶级斗争、社会分工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观"。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重义轻利论、义利合一论、重利轻义论和义利皆弃论几个发展阶段。西方功利主义利益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是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道德哲学,它的提出和发展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约束作用,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指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利益问题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已进行了十多年,随着改革的深化,仍有许多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十四大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并把它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是要取代原来单纯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集中计划经济体系.资源配置,包括社会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置在当今世界应是在整…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以“义”为核心,围绕义利之辩展开,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通过分析儒家的义利观,我们看到建立在“义利合一”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对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建立道德回报的有效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