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平台的开发,重点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系统集成技术、动力系统平台试验技术、动力系统的优化匹配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应用及快速更换技术、辅助功率单元(APU)技术、电一电混合技术、驱动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辅助系统电动化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完成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用于复杂基因组组装的技术方案。课题研究内容包括:①基于对复杂基因组各类情况的理论模拟分析和实际数据检验;②编写实现解决高重高杂合基因组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9):17-18
经过5年的努力,课题组较好完成了功能食品评价技术课题各项目标,推进了我国保健食品技术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进程.源于多种成分和不同机制等,功能性食品评价标准化方法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技术难题.本课题以食品功能评价共性技术为目标,杨月欣教授课题组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研究建立体外评价方法和指标、开创了功能筛查方法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由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5计划“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编号:2002AA601140)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技术突破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课题形成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先进实用、高效经济的集成化组合技术和优化工艺,为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提升我国供水行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8):32-33
该研究属“十一五”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之一,本课题将在“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流域污染控制理念指导下,从环境管理的两大技术支撑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人手,围绕当前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研究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与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为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从环境标准管理向环境风险管理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甘薯高效低能耗贮存技术与高效燃料乙醇转化技术研究”课题(2004BA411801),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攻关,课题取得了重大进展,于2006年7月通过了验收。课题通过对甘薯腐烂的原因的研究,开发出了高效低能耗的甘薯淀粉储藏技术,减少甘薯的腐烂,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经济稳定供给提供技术保证;通过对已有的酵母菌株的选育与改造,获得高浓度乙醇发酵酵母菌株,并通过代谢控制研究开发出高浓度乙醇发酵技术。课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4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9):24-25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长江上游区油菜产业发展目标,分析长江上游油菜区域生产问题,探寻不同生态区域油菜丰产高效栽培对策及技术需求,积极开展油菜丰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具体包括:基地建设、适宜品种筛选或引进,油菜丰产关键技术及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油菜籽高效加工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规模化生产技术”是国家“十五”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后续能源技术主题创新课题成果。课题目标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用于规模化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太阳电池技术——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技术,提高现有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60-60
电子科技大学抗干扰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无线移动自组织互联网技术及实验系统”(2001AA123032),在课题负责人毛玉明教授、郭伟教授主持下,课题结合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组网技术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提出了一种由无线路由器(WR,Wireless Router)通过自组织组网实现多区域无线覆盖、为用户无线主机(Wireless Host)提供移动接人和越区切换功能的无线自组织互联网的组网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20-20
1课题简介该课题研究目标为:对我国现有相关监测体系的采样布设、数据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和服务的内容、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生态系统科学、“3S”技术、群团抽样等现代技术与地面调查等传统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瞄准制造业实际生产面临的技术难题,将多学科领域先进技术应用于数控制造装备和数控制造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将流程装备工艺的过程控制思想引入离散工艺装备的数控制造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在线测控技术,通过数控制造过程一体化信息处理方法,实现包括零件加工、测量、补偿在内的全数控工艺制造。课题研究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化、实用化的全数控工艺制造技术,而且为数控制遣企业提供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编程技术。课题已经为多种数控制造装备开发了工件测控系统、模具自修复控制系统、误差补偿系统等,课题技术开发成果为整体提升制遣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2-52
由山东省淄博市孝妇河综合治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做技术负责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中“淄博市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课题(编号:2003AA601080)于2006年9月15日顺利通过了验收。课题主要参加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课题负责人:丁守森,课题技术负责人:胡洪营;子项课题负责人:刘翔、杜鹏飞、何苗、施国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9-30
该课题针对我国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和相关应用行业缺乏合适的替代材料等突出与紧迫问题,采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制备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包括非金属矿物基复合白色颜料和高性能复合导电材料两类。课题系统研究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中非金属矿物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8-29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构建古建筑保护技术知识库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古建筑保护技术知识检索,古建筑保护技术多媒体知识检索和分布式检索。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专题的计划探索导向类课题,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人员共同承担和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4-15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集成,使生活垃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管理的社会效益,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23-24
随着各个国家积极开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多系统和高性能导航接收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逐渐提升,兼容性问题不断出现。本课题开展高性能实时GNSS软件接收机研究,突破多系统兼容、高性能和多平台软件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并研制基于通用平台的相关样机。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56-56
本课题是我国首次启动的关于“海岸带生境修复”的国家863计划课题(2002AA648010)。课题针对渤海湾的主要海岸带类型——淤泥质海岸带,选择不同的海岸带生境类型,运用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在技术研究层面、技术应用示范层面、管理协调技术层面3层面上构建海岸带生境修复技术体现的框架,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0):18-18
1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对项目在认证方面针对组织层面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国际上组织层面碳排放核查标准的研究,针对我国试点工业企业(汽车、纺织印染、电力及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拟解决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实施碳排放核查的共性技术问题和特定行业的特定技术问题,制定我国工业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的指南和技术规范,提出对碳排量核查的流程和方法的要求,并在上述4个行业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示范。课题的预期成果将为项目研究内容的顺利完成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开展企业自愿碳减排行动,以及自愿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上海大郡电动汽车项目团队在此前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的基础上,又一次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用永磁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与以往相比,本轮项目的实施重点将更侧重于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开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系统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