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李刚 《甘肃科技》2013,29(14):118-119
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是当前各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它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论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结合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并举办了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问题学术研讨会”。人大校领导在致词中表示:该中心的成立宗旨,就是要为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学术研究、政府决策和能源企业运作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来自在京的国际关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委和能源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石油企业界人士三十余人与会,并就下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控制中东石油市场以及世界主要能源运输通道,以此控制盟国及亚太等地区的国家。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能源问题,提出由区域能源开发消费安全、合理能源结构和消费布局、能源安全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研究内容组成的能源安全工程研究体系,通过分层次研究和循环促进,开展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技术、能源生态关系、能源安全经济的系统研究,为科学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4.
刊中刊     
1.《新科学家杂志》2011年9月激光聚变研究三人组,发展清洁能源在过去,激光聚变研究集中在核武器试验。近日,在哈威尔的奥尔德玛斯顿和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无论在英国及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表示,他们将合作开发激光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5.
廉鹰全  廉红全 《科技信息》2012,(32):I0013-I0013
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是当前的时髦话题,也是当前各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它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对这一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对环境景观的主要要素提出了低碳设计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特别是北方的景观设计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为此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战略层面加强了能源领域研究,围绕“工业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及“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5个优选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科技项目。7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优选主题落实情况良好。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对能源领域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需进一步强化科学统筹与优化部署。  相似文献   

7.
美国市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能源和环境部电化学组的学术领导人斯莱尼瓦桑(Srinivasan,S.)博士,应邀于九月来校作《燃料电地和氧电极反应》、《氢能源规范及美国电池现况》的学术报告,并参观了化学系实验室,受到我校领导和师生的热烈欢迎。斯莱尼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中、蒙、俄3国共同组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带。以中、蒙、俄能源效率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2000-2014年3国能源和环境数据,考察3国能源利用和环境状况,运用结合窗口模型的超效率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测算包含碳排放约束的三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均大于俄罗斯和蒙古国;中、蒙两国能源消费与CO2排放关系密切;2004-2009年俄罗斯的单要素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均高于中国和蒙古国,而2010-2014年中国的单要素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均高于俄罗斯和蒙古国。造成能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发展、能源贸易增加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煤炭等高耗能能源的投入及工业在产业中占比的增加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8年,于199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属国家开放性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教授,实验室主任徐明厚教授。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国家能源建设与环境保护需求,致力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和以生物质为代表的绿色燃料的燃烧和转化过程及其污染物生成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先进的高效率低污染能源利用技术和装备的开发,服务国家经济、环  相似文献   

10.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一带一路"国家覆盖欧亚大陆的世界能源经济核心地带,连接着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市场,在实现全球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经济地理格局及空间特征分析,对于助推沿线国家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地理、能源消费、能源进出口、能源获取等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区域能源生产消费强度不均衡,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及合作互补性;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为主,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应该持续加强能源公平性等方面研究和政策制定,进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672-7207,CN 43-1426/N)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刊登矿物、冶金、化学、材料、机械、信息、地质、采矿、土木、能源、交通、环境等专业学科论文的科技期刊,自2011年起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一贯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坚持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并重的原则,逐渐在高校学报界脱颖而出,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如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672-7207,CN 43-1426/N)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刊登矿物、冶金、化学、材料、机械、信息、地质、采矿、土木、能源、交通、环境等专业学科论文的科技期刊,自2011年起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一贯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坚持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并重的原则,逐渐在高校学报界脱颖而出,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如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状况,进而分析我国分行业一次化石能源消费状况,结合我国中短期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规划目标,应用灰色神经网络-投入产出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2011年我国分行业一次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据预测结果和分析,提出分部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机构合作研究项目公布,我校能源学院教授、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姚洪负责的“烟气再热循环富氧燃烧方式下CO2与燃煤多样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获得资助立项,成为5个获资助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传染病等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通过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合作才能完成,而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保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学术带头人的重要途径.更是分享专业成果和研究资源、开拓科技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微藻能源是生物能源研究的热点前沿技术,本文基于微藻能源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利计量的方法分析了国际微藻能源研究的时序分布、主要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国际合作情况等,以期了解全球微藻能源竞争态势,为我国微藻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17年9月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Mark Z Jacobson研究团队在《Joule》上发布了一份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图谱,报告称到2050年,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100%满足139个国家的用电需求。2015年,该组研究人员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就曾发文称,2050年美国的能源供给可以100%依赖可再生能源。此次报告内容的辐射范围更广,涉及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是2015版本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家庭能源消费格局研究已成为全球能源地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从空间特征、影响要素以及环境效应等视角开展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综合评述,发现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空间区位差异,但在环境-经济地理特征相似区域呈现趋同性;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包含家庭属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以及能源可得性和能源价格等;家庭能源消费模式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目前研究以单一要素为主而相对缺乏集成和综合性分析,未来需要开展区域家庭能源结构、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和效应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探索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社会格局特征及其时空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家铁路能源消耗问题,依据1990-2011年统计数据,选择影响铁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和铁路运输单耗的指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铁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和铁路运输单耗模型,利用2012-2014年中国铁路运输能耗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国家铁路运输能源消耗量计算模型,并与实际能源消耗值进行比较,深入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铁路能源消耗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铁路能耗计算模型能够反映中国铁路能源消耗的变化规律和趋势,GDP与牵引机车数量对铁路运输能耗变化有不同的影响,电力机车数量是影响国家铁路运输能耗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项目的推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全面准确地分析中国能源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的影响,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六大板块,并在每个板块中各选出一个代表国家,然后运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 Output Model,MRIO)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投资对东道国各部门的总产出完全拉动量、增加值拉动量、二氧化碳排放拉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相较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言,能源投资给沿线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可观,且经济和环境的成本收益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其中,对俄罗斯的能源投资效率较高,而印度尼西亚的成本收益值则较小.本研究可以为客观地评估我国能源投资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成本,促进能源投资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